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64(笔试) 2024年3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考课。《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及其结果的经济学学科,兼具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双重属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与个人成长、经济发展等有直接的联系。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劳动经济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基本要求是了解劳动经济学导论中的内容,掌握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就业与失业、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歧视、工资与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工会与劳动力市场等章节中的内容。
本课程考核章节为第一到第十一章,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不考核的章节为第十一章第二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为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的必考课程,具有专业核心课程的作用。该课程以高等数学(经管类)、经济学原理(初级)、管理学原理(初级)为先导课程,这些先导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分析相关问题。劳动经济学是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初级)等课程的先导课程。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理论及其结果,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劳动的概念、动因及特征,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识记:劳动的概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
理解: 劳动的概念与动因,劳动的特征。
(二)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识记: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四阶段(重点是第三、第四阶段)
理解:劳动经济学科的建立阶段,劳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识记:劳动经济学的概念,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分类。
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五个组成部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及研究方法
识记: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的两个基本假设,稀缺性假设,理性假设,规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
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应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理解与掌握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与调控,理解与掌握劳动力市场均衡,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识记: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的三种解释、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理解:劳动力概念及其特性。劳动力市场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劳动力市场的类型。劳动力市场的特性。
应用: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设立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与调控
识记: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劳动法。
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宏观政策。调控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
应用:如何应对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2021年全国各地最新最低工资标准。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
识记: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凯恩斯失业均衡,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充分就业。
理解: 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应用: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需要关注的几个变化。
(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识记: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的四个阶段
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的第四阶段(重点理解第三、第四阶段)
应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与掌握个人劳动力供给,理解与掌握家庭劳动力供给,理解与掌握劳动力供给弹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劳动力供给,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理解: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假设。
应用:各国每天平均工作时间。
(二) 个人劳动力供给
识记:效用,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预算约束线,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理解:劳动者的偏好,预算约束线,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应用:关注“富不过三代”现象。美元与睡梦。
(三)家庭劳动力供给
识记:新增工人效应。气馁工人效应。
理解: 家庭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决策。
应用:全职妈妈or全职爸爸,“新古典家庭”的回归你接受吗?
(四)劳动力供给弹性
识记: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四种形态,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
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五种类型,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应用:我国未来十年劳动力供给特征及趋势预测。
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解劳动力需求弹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识记: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劳动力需求的类型,短期,长期,劳动力短期需求,劳动力长期需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派生需求。
理解: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宏观经济因素与微观企业因素。
应用:疫情或致全球经济损失8.8万亿美元,就业减少2.4亿。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二)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识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假设,关于生产的若干假设,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函数,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及其递减规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
理解: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策,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应用:通过科技进步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
识记:等产量线,等成本线,替代效应,规模效应。
理解:企业最佳生产方法的选择,生产规模扩大与劳动力需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应用:“十四五”时期机器人和AI不会对制造业带来“就业破坏”。
(四)劳动力需求弹性
识记: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概念、劳动生产力所生产产品的需求弹性的概念、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的概念。
理解: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应用:国际劳动组织称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比预期严重。2020年一季度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劳动力素质的构成及特征,理解人力资本投资,理解与掌握大学教育投资与在职培训投资的经济分析,理解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素质的构成及特征
识记:劳动力素质的含义及构成,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理解: 劳动力素质的界定;劳动力素质及其构成,劳动力素质的特征,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因素。
应用: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关于教育质量回报的实证研究
(二) 人力资本投资
识记: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理解: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重点是第三阶段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三)大学教育投资的经济分析
识记:上大学的总成本构成和总收益构成。
理解:大学教育投资的成本分析、收益分析以及决策模型。
应用:剑桥大学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可期。
(四)在职培训投资的经济分析
识记: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理解:在职培训的成本分析,在职培训的收益分析,在职培训的主要类型,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重点是一般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应用: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五)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识记:人力资本投资最为重要的两种形式。
理解:基本了解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重点理解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选择:教育投资方面、职业培训方面、健康保健方面。
应用:我国企业提升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劳动就业与失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就业与失业的界定,理解失业类型及其成因,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理解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状况与应对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识记:就业的定义,失业的定义,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中国对劳动力资源范畴的分类,失业、就业和非劳动力这三个范畴的关系,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自然失业率,配第-克拉克定理。
理解:衡量就业水平的三个指标;失业者的统计标准;失业率,年失业率;衡量失业的其他指标;就业量的决定因素及理论;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应用:2020年我国劳动就业数量变动状况。
(二) 失业类型及其成因
识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形失业。
理解:失业的类型、成因及应对措施。
应用:中国“新失业群体浮出水面”。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
识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滞涨。
理解: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原因,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原因,滞涨的劳动经济分析。
(四)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状况与应对措施
识记:刘易斯拐点,就业质量,灵活就业。
理解:了解中国劳动就业的基本状况(重点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理解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应用:从灵活就业最新报告中分析灵活用工发展空间。
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劳动力流动的概念与分类,理解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理解与掌握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与分类
识记:劳动力流动,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拉入型流动,推出型流动,水平流动,垂直流动。
理解: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劳动力流动的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
应用:(导入案例)中国人口流向逆转,农民工纷纷返乡。
(二)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识记:产业结构变动的概念。
理解: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三)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
识记: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劳动力流动的净收益。
理解:微观的劳动力流动决策,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经济意义。
应用:“用工荒”怎么破?深圳光明区建空闲劳动力库,鼓励劳动力有序流动。
(四)中国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识记:农村人口空心化
理解: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状况,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挑战,理解应对劳动力流动挑战的措施。
应用:十六大以来关于城乡就业政策的演变。
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概述,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理论解释,理解当局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政策和经验,理解中国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力市场歧视概述
识记:工资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身份歧视等概念。
理解: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类型,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
应用: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
(二)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理论解释
识记:雇主歧视,顾客歧视,雇员歧视,统计歧视,内部劳动力市场(及其三个基本特征),二元劳动力市场等概念。
理解:歧视偏好模型,统计歧视模式,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当局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政策和经验
识记:公平工资法。
理解:美国政府的政策和经验,日本政府的政策和经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策和经验。
应用:美国有关性别歧视的经典判例。日本的女性歧视与“必要之恶”。
(四)中国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
理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分析。
应用:已婚未孕等于职场被拒?
第九章 工资与收入分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资及其相关概念,理解西方工资决定理论,理解收入分配的测度与决定,理解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工资及其相关概念
识记:工资,薪水,薪酬,法定福利,企业福利,工资率,劳动报酬,收入,名义工资,实际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利润分享计划。
理解:工资及其相关概念,工资率、工资、劳动报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激励工资;工资确定的影响因素。
应用:顺丰快递的计件工资制。
(二) 西方工资决定理论
识记: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量,边际成本,效率工资,补偿性工资差别。
理解:了解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理论,理解现代工资决定理论。
应用:顺丰的启示:让员工拼命,从薪酬体系设计开始。
(三)收入分配的测定与决定
识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变异指标,变异系数,财政转移支付。
理解:收入分配的测度,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
(四)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理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问题形成的原因,调节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措施。
应用:京东集团首次就薪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展开协商。
第十章 劳动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劳动关系概述,了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演变,理解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构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劳动关系概述
识记:劳动关系,工会,劳动争议,集体协商,集体合同,三方协商机制。
理解: 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争议及其调整制度。
应用: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用人单位担何责任。
(二) 劳动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理解:西方工业国家劳动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三)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构建
理解: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现状,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构建。
应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美团骑手与公司形成劳动关系。
第十一章 工会与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会概述,理解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工会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工会概述
识记:工会的概念。
理解:西方工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工会的起源与发展,工会的概念,工会的组织形式,工会的积极作用。
应用:新兴行业工会---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会建会新挑战。
(二) 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工会作用
理解: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中国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应用:职工在哪里,健康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劳动经济学(第三版)》,沈琴琴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导论 | 8 |
第二章 | 劳动力市场概论 | 10 |
第三章 | 劳动力供给 | 11 |
第四章 | 劳动力需求 | 11 |
第五章 | 人力资本投资 | 11 |
第六章 | 劳动就业与失业 | 11 |
第七章 | 劳动力流动 | 11 |
第八章 | 劳动力市场歧视 | 11 |
第九章 | 工资与收入分配 | 10 |
第十章 | 劳动关系 | 7 |
第十一章 | 工会与劳动力市场 | 7 |
合 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40%,理解占45%,应用占15%。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一个社会所能利用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取决于人口因素、、工作时间以及劳动力素质。
(二)名词解释题
自然失业率
(三)单项选择题
劳动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时,追求的目标是
A.工作时间最大化 B.闲暇时间最大化 C.效用最大化 D.收入最大化
(四)多项选择题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五)简答题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六)论述题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论述调节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措施。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