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代码:00207(笔试) 2024年12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高级财务管理》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管理(专升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考课。《高级财务管理》系统讲授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实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主要概念和原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财务管理专业技能人才的相关知识要求,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职能与目标,熟悉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和证券估值,掌握财务战略与预算、筹资方式与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与利润分配等内容。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到第十一章。重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无不考核章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财务管理(专升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与财务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企业信息系统、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之间相关性较强,是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先修课,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财务管理专业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管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掌握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职能、目标,理解财务管理的原则,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熟悉财务管理的环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财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财务管理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理解:财务管理的产生。
(二)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识记:财务管理的内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决策。
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职能和目标
识记:财务管理的职能。
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合理组合。
(四)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环境
识记:财务管理的方法。
理解: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
第二章 货币时间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复利终值和现值、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预付年金终值和现值、递延年金现值、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掌握连续复利终值和现值、贴现率和贴现期的计算;理解简单年利率和有效年利率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作用。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识记:单利、复利、年金、连续复利的概念。
理解:简单年利率和有效年利率的关系。
应用:终值和现值、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预付年金终值和现值、递延年金现值、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连续复利终值和现值、贴现率和贴现期的计算。
第三章 风险与报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风险的概念和种类、风险的一般衡量和风险报酬的一般计算;掌握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可分散风险的衡量、不可分散风险的衡量与计算;理解风险和报酬的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证券市场线;明确市场利率、投资者回避风险的程度和系数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线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风险与风险报酬
理解:风险的概念和种类。
应用:风险的一般衡量和风险报酬的一般计算。
(二)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
理解: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必要报酬率、有效投资组合与效率边界、资本市场线。
应用:可分散风险的衡量、不可分散风险的衡量与计算。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识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公式。
理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推导。
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
第四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务预测的原理、分类、程序与方法;明确财务计划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以及财务计划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理解固定资金投资计划、占用量计划和折旧计划、流动资金占用计划、来源计划和利用效果计划等指标计算和编制方法;掌握生产费用预算、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基本生产成本计划、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和利润计划等指标计算和编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财务预测与计划概述
识记:财务计划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理解: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概念。
(二)财务预测的方法
应用:财务预测的意义、目的、步骤、方法。
(三)财务预算与计划
应用:固定资金投资计划、占用量计划和折旧计划、流动资金占用计划、来源计划和利用效果计划等指标计算和编制方法。
第五章 筹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筹资的目的、原则,并掌握确定筹资规模的方法及筹资渠道等;掌握长期筹资的两大类方式——主权资本筹集方式和长期负债资金筹集方式,并掌握每种方式各自规定的程序、条件及优缺点;理解营运资金的内涵与要求;掌握营运资金管理的有关理论与财务决策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筹资管理概述
理解:企业筹资目的、影响因素、原则、筹资渠道和方式。
(二)长期筹资管理
理解:长期资金的特点,主权资本筹集和长期负债筹资方式。
(三)短期筹资与营运资本政策
识记:营运资金的内涵。
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目的、结构性管理。
应用:营运资金管理的综合决策。
第六章 资本成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熟悉资本成本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掌握如何计算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了解如何降低资本成本的途径与方法;理解财务风险的定义、分类与衡量;掌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
理解:资本成本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二)资本成本的计算
理解: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的概念。
应用:个别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和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
(三)杠杆系数与风险的衡量
识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概念;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计算方法;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规避措施。
理解:财务风险的定义、分类与衡量。
应用: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计算。
第七章 资本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熟悉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过程;理解资本结构调整的原因,掌握如何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掌握如何进行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资本结构理论
理解: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的调整
理解:资本结构调整的原因、弹性、方法。
(三)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理解:最佳资本结构的含义、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应用: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第八章 投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投资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分类;掌握各种项目评价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掌握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投资管理概述
理解:投资的概念、目的、种类、特点、考虑的因素、原则。
(二)投资规模与投资时机
理解:投资规模的含义、确定投资规模应考虑的因素、经济投资规模;投资机会的含义、选择投资机会应考虑的因素、投资机会的选择。
(三)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识记: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静态决策分析方法、动态决策分析方法。
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在投资方案评价中用现金流量作为计算基础的主要原因。
应用:现金流量的计算;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计算;所得税与折旧对投资的影响。
(四)风险投资的决策分析
理解:项目风险的概念、类别、处置方法。
应用:项目风险处置的一般方法。
(五)短期投资
理解:短期投资的概念、特点、与长期投资的区别。
第九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营运资金概念与内容;要全面掌握营运资金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能够将营运资金管理各种方法熟练运用到企业财务决策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货币资金的管理
理解: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要求、方法、策略。
应用: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
(二)应收账款管理
理解: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信用政策的确定、收账政策的确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客户信用分析。
(三)存货管理
理解:存货管理目标、存货成本的概念、存货控制方法。
应用:存货控制方法计算。
(四)流动负债管理
理解:自然性融资的概念,短期银行贷款形式、成本,抵押短期贷款的概念,商业汇票及商业汇票贴现的概念。
应用:银行贷款成本计算、商业票据贴息计算。
第十章 利润和利润分配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利润的概念和构成;重点掌握利润分配的原则、程序;理解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明确利润总额的计算、调整与抵扣;能够依法分配税后利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利润和利润分配管理概述
理解: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的作用、意义、原则、要求,利润分配的程序。
(二)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
理解:股份公司股利及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股利政策的选择、利润分配特点及顺序。
(三)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股票股利的特点与影响、股票回购的动机与影响。
第十一章 债券股票估价与企业价值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和对象与内容及其方法;了解债券和股票的有关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债券的估价模型与债券收益率的计算;理解不同类型股票的价值评估方法;明确股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债券估价
理解:债券的概念、估价模型。
应用:债券估价模型的计算。
(二)企业股票估价
理解:股票有关概念、价值模型、收益率计算方法。
应用:股票价值、收益率计算。
(三)企业价值评估
理解: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对象、方法。
应用:企业价值评估计算。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财务管理》,叶陈刚、郑建明、张健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绪论 | 2 |
第二章 | 货币时间价值 | 8 |
第三章 | 风险与报酬 | 6 |
第四章 | 财务预测与计划 | 12 |
第五章 | 筹资管理 | 12 |
第六章 | 资本成本 | 12 |
第七章 | 资本结构 | 12 |
第八章 | 投资管理 | 12 |
第九章 | 营运资金管理 | 12 |
第十章 | 利润和利润分配管理 | 10 |
第十一章 | 企业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 10 |
合 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40%,应用占3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考生可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六、题型示例
(一)名词解释题
货币时间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
A.总产值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每股盈余最大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
(三)多项选择题
按照支付的次数和支付的时间不同,年金可分为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递延年金 D.永续年金
(四)简答题
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五)计算题
某企业年销售净额为28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万元,固定成本为32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总额为200万元,债务比率40%,债务利率为12%。
要求分别计算该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六)论述题
论述现代财务管理的职能与目标。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