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 课程代码:00707 (非笔试) 2017年 3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北京市开考课程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讲述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以及建筑设计的原理方法。
二、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是考生能够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及设计基本原理、方法及实践过程。
三、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设计专业的一些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室内设计》等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建筑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点、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以及学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对建筑形成基本概念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重点)
理解:建筑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三)建筑空间(重点)
理解:建筑功能的集中表现
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四)建筑与环境(次重点)
理解:建筑与环境关系
有关环境各要素
有关学科发展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一般)
识记: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
第二章 建筑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历史、包括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及西方近代建筑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重点)
理解:西方古典建筑概述
西方古典建筑柱式及柱式组合
(三)西方现代建筑简介(重点)
理解:现代主义建筑产生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第三章 建筑设计表达技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基本设计表现技法。掌握建筑画的表现技法和模型制作。 掌握工具线条图、水墨和水彩渲染,钢笔徒手画的要领,了解模型制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条图(一般)
理解: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
应用:运笔方法和线条绘制,仿宋字的书写
(二)水墨渲染图(一般)
理解:工具的使用、裱纸的方法、渲染步骤
应用:渲染的运笔方法以及大面积渲染的方法,光影的变化及其渲染要领
(三)水彩渲染图(一般)
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颜料的特点
应用: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以及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
(四)钢笔徒手图(一般)
理解:钢笔画的特点,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
应用: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
(五)模型制作(一般)
理解:建筑模型的种类
应用:简单的模型的制作方法
第四章 形态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形态构成的相关内容,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基本方法,掌握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熟悉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熟悉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一般)
识记: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点、线、面、体,点的心理感受特征,线的心理感受特征,面的心理感受特征,体的心理感受特征
(二)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一般)
识记: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的种类:体、面、线,形与形的基本关系: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三)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一般)
识记:单元类,分割类,空间法,变形类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重点)
应用:形态的视知觉,形态的心理感受,形式美的法则
(五)学习方法和实例分析(一般)
理解:学习方法,实践步骤,形态构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实例分析
第五章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分析调研方法及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对建筑方案设计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掌握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构思和比较、调整和深入,熟悉方案设计的表达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建筑设计(一般)
识记:建筑设计包括的三大部分,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求,设计方法上建筑方案设计可以归纳的两大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二)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次重点)
应用:设计要求的分析,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三)方案的构思与选择(次重点)
应用:设计立意,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四)方案的调整与深入(一般)
识记:方案的调整,方案的深入,平面的调整与深入、立面的调整与深入、剖面的调整与深入
(五)方案设计的表达(一般)
识记:草图表现、草模表现,计算机模型表现,综合表现,绘制正式图前要有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图面构图方法
(六)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般)
理解:注意建筑修养的培养,注重正确工作作风和构思习惯的培养,通过观摩交流,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注意进度安排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第三部分 实践考核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实际应用是本课程最为显著的特征,在深入学习建筑设计基础的原理上,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给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
二、典型实践案例
题目一: 绘制铅笔线条图——中国古典窗式纹样、小家具立面
⑴、图框尺寸:210×297
⑵、形式:铅笔仪器图。
⑶、工具:铅笔2H、B、HB各一支,分规、丁字尺、三角板。
⑷、目的:熟悉中国古典建筑基本形式及各部比例关系,掌握铅笔线条图画法。
⑸、要求:建立中国古典建筑以斗口为度量单位的概念。熟悉几种典型的中国古典窗式纹样的名称及适用范围。各部分严格按尺寸量取,并连接光滑、准确。铅笔线条准确、光滑、均匀、交接到位。线条分类明确,由细线——深粗依次为纹样线,分面线(投影线),内轮廓线,外轮廓线。
题目二:墨线条图 西方古典建筑立面图绘制
⑴、图框尺寸:420×594
⑵、形式:针管笔仪器图。
⑶、工具:针管笔0.2、0.4、0.6各一支,分规、丁字尺、三角板。
⑷、目的:熟悉西洋古典建筑基本形式及各部比例关系,掌握墨线线条图画法。
⑸、要求:
a、建立西洋古典建筑以母度为度量单位的概念。
b、熟悉五种典型的西洋古典柱式的径高比、柱头形式及所表现的风格和性格。
c、掌握各种具体线脚的画法(馒形线,四分之一圆线脚混枭线,斯科茨线等)。
d、柱身严格接收分量取,并连接光滑。
e、各部尺寸严谨、准确。
f、墨线条准确、光滑、均匀、交接到位。
g、线条分类明确,由细线——深粗依次为纹样线,分面线(投影线),内轮廓线,外轮廓线。
题目三:水墨渲染图
⑴、图幅:360×510
⑵、目的和要求:
a、掌握水墨渲染运笔技法中的三种基本方法——水平运笔、垂直运笔、环形运笔。
b、理解色彩学中的明度概念即深浅关系。
c、图面要求,色相选择,退晕度变化均匀,靠线准确,图面不同的部分深浅协调统一。
题目四:模型制作——小别墅作品制作
⑴、比例:1:50
⑵、目的和要求:
a、掌握建筑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
b、了解建筑施工图纸的基本表达方法。
c、模型制作材料采用1mm厚的白色纸板制作。
第四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 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
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应用”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要求。
二、 指定教材
《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翻阅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基础概念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得多看一些参考书,并根据任务要求做一些基本绘图技能的练习,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制定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添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定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建议总课时不少于72课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建筑概论 | 16 |
2 | 建筑基本知识 | 20 |
3 | 表现技法初步 | 16 |
4 |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门 | 8 |
5 | 形态构成 | 12 |
合计 | 72 |
四、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实践考核以应用为主,考核内容为各章节的应用知识点。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30%。
4、实践考核为现场手绘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五、 题型示例
实践考核样题:
在150分钟之内根据给定的任务书,完成图形绘制和模型制作。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