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文化 课程代码:03297(笔试) 2024年12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企业文化》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基本理论结合企业实践,从组织的角度研究人和工作、企业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学科。本课程以企业和企业的人为对象,主要研究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及其内在的关系,理解企业文化的地位和基本功能,培育文化自觉意识,掌握企业文化培养塑造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培养从事管理实践、企业沟通等应用型公共关系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目标是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企业或部门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掌握企业文化理论诞生、发展、要素构成以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是:第2 到第8章,其中重点章节是:第3章、第4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不考核章节为:第1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公共关系学(专升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核心课,它与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媒体与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案例》等课程之间有着相互联系作用,从而与其它课程形成完整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2章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熟悉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
识记: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
(二)企业文化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理解:企业文化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三)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脉络
识记:企业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四)企业文化的研究趋势展望
理解:企业文化研究的多领域并进的格局。
(五)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理解:
1.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3.中国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
第3章 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掌握企业价值观体系;熟悉企业精神;了解企业社会责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价值观
识记:企业价值观的概念。
理解:企业价值观的作用。企业价值排序。
应用:企业价值观体系。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
识记:企业核心价值观。
理解: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和企业信念及其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三)企业精神
识记:企业精神的概念。
理解: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关系。
应用:企业精神的特点。
(四)企业社会责任
识记: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理解:
1.西方两种企业社会责任观。
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3.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应用: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和成分。
第4章 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结构;在复习精神层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包括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熟悉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的内容。重点是要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和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结构的概述
识记:五要素结构、沙因的企业文化睡莲图。
理解:冰山图、同心圆结构的不同分类。
应用:企业文化的结构。
(二)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
识记:狭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行为层的关键主体。
理解:
1.企业文化制度层。
2.企业文化行为层。
3.企业文化物质层。
(三)企业文化与3个层面载体之间的关系
理解: 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物质层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应用: 结合实际,从多个层面来把握企业文化,并概括出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5章 企业文化的演变及规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文化的演变及其过程;掌握企业文化的产生、内容和特征。熟悉企业文化的传承和积累的规律,了解冲突和变革带给企业文化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雏形的生成
识记:企业文化生成的主导要素和重要要素。
理解:
1.企业文化生成的标志。
2.企业文化雏形的三个特征。
(二)企业文化的传承和积累
识记:企业文化传承和积累的概念。
理解:企业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的路径。
应用:企业文化积累的方式以及方向。
(三)企业文化的演化
理解:
1.企业文化的自然演化。
2.企业文化的发展周期。
(四)企业文化的冲突与变革
识记: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企业文化冲突的类型。
理解:
1.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
2.企业文化的变革。
第6章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了解企业历史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掌握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了解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掌握企业战略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了解企业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了解企业文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内部影响因素
识记:
1.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历史、企业领导者、企业员工、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战略、企业制度等。
2. 领导者对企业文化5个方面的能动作用。
理解:
1.企业历史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2.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3.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4.企业战略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5.企业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应用:分析某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并剖析其成因。
(二)企业文化的外部影响因素
识记: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民族文化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经济基础因素、行业文化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外来文化因素等。
理解:
1.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都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
2.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3.经济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4.法律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5.经济基础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6.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7.外来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应用:
1.分析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2.分析行业文化对某企业文化的影响。
第7章 企业文化的地位和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文化的地位,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功能。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的正向功能和作用,了解企业文化的负向功能和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
识记:企业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
理解: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思想保障。
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原动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5.企业文化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元素。
应用:
1.运用7S框架分析某企业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赋能企业活力。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应用:
1.企业文化积极功能。
2.企业文化消极功能。
第8章 企业文化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及角色;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启动时机,熟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和目标
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
应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理解: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企业中层管理者、企业员工、外聘专家等企业文化建设主体。
应用:企业文化处或企业文化部。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机
理解:企业文化系统演变的六个临界点是启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时机。
1.陷入危机时
2.战略转型时
3.管理变革时
4.并购重组时
5.领导更替时
6.环境突变时
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时机的把握。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
理解:1.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步骤。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着“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技能,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二、指定教材
《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王水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应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吃透每一个知识点,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把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3.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加以梳理,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这样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学习内容。
4.完成教材中大纲要求学习的各章后的考试复习题,这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
2.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考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勤于提问,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重考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6.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要启发引导,不可让考生死记硬背;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7.辅导时,协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层次,不可将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直接挂钩。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助学课时108学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时 |
第二章 |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10 |
第三章 | 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 20 |
第四章 | 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 | 14 |
第五章 | 企业文化的演变及规律 | 10 |
第六章 |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 14 |
第七章 | 企业文化的地位与功能 | 20 |
第八章 | 企业文化建设 | 20 |
合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试题内容不超纲。
2.试卷中试题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50%、应用占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家创业公司为了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定期举办公司文化活动,并通过榜样表彰机制激励员工。这种文化活动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的
A. 激励功能 B. 凝聚功能 C. 宣传功能 D. 导向功能
(二)填空题
企业文化理论最早由西方管理学者提出,强调企业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企业运作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题
企业文化理论
(四)简答题
简述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五)论述题
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背景,论述其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突破与发展,并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分析企业文化理论如何推动管理创新。
一家互联网公司在短短两年内从一个小型创业公司迅速扩展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行业巨头。由于企业文化没有随着扩展及时调整,导致公司内部出现管理混乱、创新能力下降、员工流动率上升的问题。请提出具体建议,帮助该公司重新塑造企业文化,确保文化传递的有效性,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