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代码:03450(笔试) 2024年3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的一门选考课。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方法,涵盖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与环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资源配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展望等内容体系。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体现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考生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思想、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到第十四章,重点考核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不考核章节为第二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专业的选考课程,本课程与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调查研究、老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管理沟通等课程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演进过程,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与功能,熟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角色与责任,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能和守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的基本概念
识记:公共部门的含义与范围
理解: 人力资源的含义与一般特征、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演进
识记: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与功能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角色与责任
识记:直线职能部门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
应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与角色
(六)变革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能和守则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安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务员制度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了解公务员制度的目标和基本精神,掌握公务员制度的特征与内在运行机制,知悉公务员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调试与发展,了解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特征,了解公务员制度的立法、演进与完善、以及原则与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现代公务员制度的缘起与理论基础
识记: 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理解: 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石
(二)公务员制度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理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精神和运行机制
(三)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面对的挑战
理解: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公务员制度面对的挑战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识记: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目标及立法历程
第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环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的内涵,了解公共部门与公职人员法律关系,熟悉公职人员的宪法权利与相关的法律,了解公职人员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以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意义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构成
(二)公共部门与公职人员的法律关系
理解:公务员法律的主体,公职人员法律关系的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职务关系,公职人员的双重身份
(三)公职人员的宪法权利与相关的法律问题
识记:有关宪法规定的各种公民权问题
理解:有关宪法保护的个人权利保护问题,有关反歧视的公平就业机会问题
(四)公职人员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
识记: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责任、行为规范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
识记:公务员健康安全的保障,公职人员惩戒、申诉的仲裁与处理
应用:公平就业机会的促进和雇佣歧视性行为的防范
第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力资源战略问题与环境因素评价,掌握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力资源战略问题与环境因素评价
识记:影响人力资源战略的环境因素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
理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的发起
应用: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方法
(三)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应用:人力资源战略的可行性评估、实施、评价
第六章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历史沿革,掌握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含义、以及主要内容,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掌握职位评价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概述
识记: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含义
理解: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作用
(二)工作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
应用:工作分析的程序、内容、方法,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三)职位评价的方法
应用:排列法、分等法、评分法、因素比较法
第七章 公共部门职位管理与人员分类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部门职位管理演变的三个阶段,知悉人员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了解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的特征与优缺点,了解现代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内容和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部门职位管理的演变
识记:恩赐制度下的职位管理,公务员制度下的职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下的职位管理
(二)人员分类管理概述
识记: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的含义
理解:人员分类的意义与原则
(三)品位分类管理
识记:品位分类的特征与评价
(四)职位分类管理
识记:职位分类的程序、特征与评价
(五)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
识记: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制度
理解:中国公务员职务职级设置,中国公务员职级职数比例,中国公务员职级确定与升降
第八章 公共部门人员招募与甄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员招募计划的必要性和内容,了解公共部门人员考试录用的重要性与原则,了解我国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的条件和程序,掌握人员招募中需求、供给预测方案,掌握公共部门人员招募甄选的方式与程序、技术方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员招募计划
应用:人员需求预测,人员供给预测
(二)人员招募甄选
识记:人员招募甄选的意义
理解:招募的方式
应用:招募甄选的程序
(三)人员甄选方法与技术
应用:不同的人员甄选方法与技术,以及理论依据
(四)中国公务员的录用制度
识记:考试录用制度的历史沿革,考试录用的原则、条件、程序,公务员任用形式,
竞争上岗的程序
第九章 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了解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功能,掌握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基本流程,掌握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了解绩效考核的偏差控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含义与作用
理解:绩效与绩效管理系统,员工绩效考核的内涵,员工绩效考核功能
(二)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主体与内容
识记: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主体
理解: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内容及其变化,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内容构成
(三)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
应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四)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实施及其结果应用
识记:员工绩效考核中的偏差及其控制
应用:员工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程序、考核结果应用途径
第十章 公共部门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职业发展的内涵,了解职业发展管理的意义,了解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阶段,了解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了解通过哪些手段帮助员工促进职业发展,掌握与职业发展管理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管理的含义与意义
识记: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管理的含义,公共部门职业发展管理的意义,组织职业发展管理的角色和工作任务
(二)职业生涯规划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阶段,公共部门职业发展管理活动
应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职业倾向和职业锚的分析
(三)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与策略
理解:组织工作设计与再设计,晋升政策,人员交流调配和人才流动政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目标,掌握公共部门培训需求分析,掌握公共部门培训体系的构建,掌握公共部门培训与开发的技术方法,掌握公共部门培训项目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目标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类型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类型
应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方式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评估
理解: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评估的目标
应用:培训需求的确认,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要素,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方法,培训规划与设计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主管机构、教育机构、保障支持系统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技术方法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方法的类型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采用的方法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
识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和标准
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的方法
应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的类型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设计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薪酬及薪酬的功能,了解薪酬设计的原则,掌握薪酬的等级、形式,掌握激励薪酬制度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薪酬概述
理解:薪酬的含义、作用,薪酬确定的基本原则
(二)薪酬等级制度
理解:不同的薪酬等级制度的含义、形式、特点
(三)薪酬形式
理解:不同类型的薪酬形式的定义与类别
(四)激励薪酬
理解:激励薪酬的含义
应用:不同类型的激励薪酬的定义、以及应用方式
(五)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识记: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组成及理论依据,股票薪酬模式,我国和国外政府部门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
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福利与保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部门福利制度的意义和原则,掌握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部门津贴的必要性和内容,了解社会保险的种类,了解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福利的含义与意义
识记:福利的实施原则
理解:福利的含义和内容
(二)津贴制度
识记:津贴的特点与种类
(三)社会保险制度
识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定义与类别
第十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习型组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意义,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价值,了解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法的改进,知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团队建设的意义,团队建设和激励的主要措施,清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改进的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部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识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
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二)公共部门团队建设与发展
识记:工作团队与类型,工作团队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
(三)公共部门的质量管理,从全面质量管理到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识记: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法的改进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创新
识记:不同理念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改进方法与内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版)》,孙柏瑛、祁凡骅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导论 | 4 |
第三章 | 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安排 | 6 |
第四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环境 | 6 |
第五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 8 |
第六章 |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 10 |
第七章 | 公共部门职位管理与人员分类管理 | 10 |
第八章 | 公共部门人员招募与甄选 | 10 |
第九章 | 公共部门员工绩效考核 | 10 |
第十章 | 公共部门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 | 10 |
第十一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 10 |
第十二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设计与管理 | 10 |
第十三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福利与保险 | 10 |
第十四章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4 |
合 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40%,理解占40%,应用占2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非货币报酬通常是货币报酬的补充,属于边缘性报酬,也称作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评估
(三)单项选择题
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A.双因素 B.需求层次理论 C.帕累托二八法则 D.目标管理法
(四)多项选择题
目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津贴主要包括
A、地区附加津贴 B、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C、工龄津贴 D、岗位津贴
(五)简答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类型有哪些?
(六)论述题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途径有哪些?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