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北京

北京自考09265公共安全管理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14:20:09 人看过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安全管理        课程代码:09265(笔试)          20249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公共安全管理》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事务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选考课。《公共安全管理》涵盖了公共安全基本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公共安全管理是一门研究安全问题、管理者及组织成员的安全作为、管理系统缺陷及其相关防控措施的专业学科,是对公共安全这一需求的维护与保障。本课程密切联系国内外公共安全实践,使学生熟悉公共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公共事务管理之中。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公共事务管理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对公共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有所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历史沿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系统、管理阶段以及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了解各种灾害与危险情形,政府与民间组织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制定具体有效且可行的灾害减除和应变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对公共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章至第十章,重点章节是:第二章至第十章,无不考核章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公共安全管理》课程在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专科)专业的教学阶段计划中被列为重要选设课程之一,本课程与管理学原理(初级)、公共管理导论、政治学概论、公共事务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初级)、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工作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导论、市政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相互促进,是管理学原理(初级)、公共管理导论、政治学概论、公共事务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初级)、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工作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导论、市政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重要补充与借鉴,本课程的学习为实现公共安全事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安全的基本含义,了解我国古代对于安全的认知和应对的视角,理解、掌握我国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责任、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理解: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公共安全的基本含义。

(二)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识记:我国古代政府的灾害管理措施、我国历代政府设置的灾害管理机构。

理解:我国古代救灾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救灾制度的变迁特点。

(三)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历程

识记: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阶段。

理解:民防的含义及任务。

应用:民防体系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区别、以美国为例的公共安全管理。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风险、突发事件的含义,掌握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信息性概念、应用CEM应急管理理论,应用紧急事态的生命周期理论,理解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对紧急事态的定义及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用以分析和认识公共安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识记: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级与类型。

理解:风险的含义与特性、风险社会的理解、风险管理的含义、致灾因子的含义、承灾体的含义、脆弱性的含义、风险形成的机理关系、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点。

应用:风险的分类、我国风险社会的现状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关概念内在联系。

(二)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识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名称。

理解:全面应急管理(CEM)的含义内容、美国紧急事态的5阶段理论内容、澳大利亚的PPRR理论、新西兰的应急管理含义、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理论内容。

应用: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内容。

(三)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8个基本原则

识记:美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公共安全权益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明确利益相关者,掌握权益相关者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定最优应急处置政策,具备从事公共安全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概念和由来

理解:权益及权益人的含义、公共安全权益人的理解、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二)公共安全权益人的分类

识记:公共安全权益人分类的原因、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理解:克拉克逊分类方法、查克汉姆分类内容、威勒分类的维度内容、米切尔分类核心和内容。

应用:公共安全利益者分类内容和相关性。

(三)公共安全权益人的权益和职责

识记:公共安全权益人的内容、职责。

理解:研究权益人权益和职责的目的。

(四)公共安全权益人权益和职责的实现

识记:公共安全政策制定的机制、一般政策制定内容、常态下公共安全管理政策制定内容、紧急事态政策制定要求。

理解:公共安全政策制定的路径、权益人参与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应用:影响公共安全权益人权益实现的因素、权益人参与应急预案制定内容。

(五)权益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识记:权益人分析的重要关键点和优缺点。

理解:进行权益人分析的原因、权益人进行分析的程序和步骤。

 

第四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运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考察国家关于公共安全管理的主要的机构和职能问题,明确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机制,探寻高效的国家应急管理的有效渠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管理组织运作的功能

识记: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的定义、特征及角色、单一制政体和联邦制政体的区别。

理解: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内容及特征、政府的责任构成、应急管理体制的内容、应急管理机制的含义内容、应急管理体制与应急管理机制的关系、政府应急管理的组织构成。

应用:政府职责转变与公共安全管理的转变过程、政府承担公共安全管理责任的必然性。

(二)单一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识记:事故灾难的定义、我国事故灾难的主要分类。

理解:单一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专职应急管理机构内容、应急管理部的目的和设定方案、兼职应急管理机构内容。

应用:我国原有和现行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应急管理部的设立与职能、应对事故灾难的管理机构职责和联系、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单一体制下责任主体发挥作用范围。

(三)联邦制国家的EM组织运作模式

识记:行政组织结构的内容。

理解:联邦制国家权力分布与运行、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组织结构、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区别、联邦制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的效力框架。

(四)EM中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

识记:国际红十字会的成立过程、我国红十字会组织成立过程、志愿者组织作用、美国志愿者组织理念、澳大利亚志愿者组织特点、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发展。

理解: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紧急状态的作用、应急管理作用。

 

第五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支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多角度分析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明细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支撑作用,促进应急管理目标有序运转,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概述

识记:管理系统的概念内容、美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构成及特点。

理解: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定义和构成。

(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理解:执行型应急指挥系统和决策型应急指挥系统内容、美国突发事件指挥系统部门构成、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模式、应急指挥系统的指挥方式、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特征。

(三)通信与信息系统

识记:通信和信息系统在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通信系统的分类、应急管理信息的分类。

理解:应急信息按所表达主体分类内容、按流向信息分类内容、按信息内容分类内容、按信息需求者分类内容。

(四)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识记:资源的分类、应急资源内容及其分类。

理解:人力资源在应急资源中的作用、应急资源的状态、应急资源的管理的含义和方式。

(五)后勤保障系统

识记:后勤保障的定义。

理解:后勤保障系统的内容、后勤保障系统中的特殊点、美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的组织内容。

 

第六章  公共行政与公共安全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公共安全管理,掌握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联系,能够系统的理解分析公共安全管理的地位,通过对比日本危机管理体制,促进公共安全管理本土化进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识记:中国行政的含义、西方行政的理解、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解、管理的含义、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对比。

理解:中国公共行政的含义、中国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的属性和特征、公共安全管理的含义、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二)日本概况及日本危机管理体制

识记:日本国情、日本危机类型及内容、日本危机管理体制发展阶段、防灾体制阶段内容、危机管理体制初建阶段内容。

理解: 综合性国家危机管理体制的原因和措施内容、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内容、日本危机管理应对流程内容、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特点。

应用:日本危机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第七章  公共安全管理流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安全管理的流程,结合突发事件,掌握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流程,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灾害与危险

识记:灾害的含义、危险的含义。

理解:灾害的分类、危险的分类、灾害与危险对社会的影响。

(二)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逻辑

识记: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理论观点。

理解: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M模型、伯奇和古斯三阶段模型、奥古斯丁法则、4R模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五个阶段、美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应用: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内容。

(三)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内容

识记: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建构逻辑分类。

理解:缩减的含义、缩减的措施、缩减的意义、缩减的路径、应急预案和资源准备的内容、应急响应的原则、应急响应的作用、应急响应的流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响应内容、应急响应的措施和特殊问题、恢复的含义、恢复工作的原则、恢复的主要内容、恢复的特殊问题、突发事件预警过程、预警系统运行原则。

应用:应急管理的一般决策流程、公共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内容应用与分析、中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内容、预警应用方法。

 

第八章  公共安全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掌握公共安全规划重点,分析我国城市防灾形式,提出城市建设防灾体系的建议,在公共安全中能够提出专项规划,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与必要性

识记:公共安全规划的含义、公共安全规划的基本要求与预期效应。

理解: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的关系、公共安全规划的作用与过程、应对城市安全措施的不足。

(二)公共安全规划的依据

识记:国内外公共安全规划的法律依据、我国灾害情况内容、自然灾害的特点、公共安全蓝皮书内容。

理解:城市灾害构成内容及特点、我国城市安全管理的现状。

应用:居住区灾害危险源构成调查和评估及不足 、城市防灾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

识记:公共安全管规划内容分类、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层级分类、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规划内容。

理解:城市公共安全硬规划内容、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刚性要求内容。

应用: 城市防洪防涝专项规划、抗震防灾专项规划。

(四)公共安全规划的重点区域

识记:公共安全规划重点区域内容。

理解:公共安全规划重点区域特点。

(五)家庭公共安全规划

理解:家庭公共安全规划的意义。

应用:家庭公共安全规划的角度。

 

第九章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遵循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了解我国公共安全形势和立法状况,分析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进展和不足,思考公共安全法律建设路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与法制背景

识记: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传统行政管理与现代公共治理区别。

理解: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制价值、公共安全管理对依法治理的客观要求、我国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立法状况、公共安全管理领域施行问题。

(二)我国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基础理论

识记:公共安全法的内涵和效力范围内容、公共安全法的调整对象。

理解:我国公共安全法的渊源、公共安全法律关系内容。

(三)我国公共安全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理解:突发事件安全法的背景、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总体思路和转变内容、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存在不足。

应用:突发事件安全法的应用。

(四)我国公共安全专门法——《安全生产法》

识记:安全生产法的产生。

理解:公共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关系。

应用:安全生产法的应用与亮点。

 

第十章  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体会安全文化的基础和灵魂作用,加强对观念、行为、制度等安全文化形式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更好的维护公共安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理解:文化的一般含义和作用。

(二)安全文化的内涵与我国的现状

识记:安全观念的含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理解:安全文化的范畴、安全观念的功能、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内涵的不同角度分类内容、我国传统安全文化分析、安全哲学与安全文化的关系。

应用:安全文化的内涵。

(三)安全文化的建设

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精神目标与精神层面内容。

应用:安全文化的教育分析应用、安全文化建设的步骤。

(四)建设守法的安全文化

理解:安全文化的建设原因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公共安全管理》,张琳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公共管理概述

6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

9

第三章

公共安全权益人

11

第四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运作

10

第五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系统支撑

12

第六章

公共行政与公共安全管理

10

第七章

公共安全管理流程

8

第八章

公共安全规划

10

第九章

公共安全管理法规

8

第十章

安全观念与文化

6

合     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40%,应用占3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需求是          

(二)单项选择题

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是

   A.公益组织    B.政府    C.企业    D.居民

(三)多项选择题

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要求

A.结构优良    B.保障有力    C.反应灵敏    D.运转灵活

(四)简答题

现代通信系统的分类是什么?

(五)论述题

试论《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法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题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调查认定,“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有关部门和单位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总体是“天灾”,具体是“人祸”,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根本不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假设你住在北京市房山区,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三分之二面积约为山地、丘陵,多条河流交叉过境,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同时你所住的社区旁有地铁及高速公路,社区内有下沉式广场,请结合案例及区域实际,为你所住的社区提供一份防汛救灾安全规划。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