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北京

北京自考12146安全学原理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14:20:38 人看过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安全学原理      课程代码:12146(笔试)            2024年3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安全学原理》课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安全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考课。该课程是安全技术与科学知识概要和总论,属于总论性质的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社会学原理及安全经济学原理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比较宽,既包含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又包含安全方法论、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知识,,它是学习安全工程其他专业课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安全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方法论,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主要是介绍安全科学体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社会原理和安全经济原理。使学生掌握安全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运用正确的安全方法指导开展安全领域的研究、学习和工作,并在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课程目标:

1. 在认识层面,考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安全学原理、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明确该门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2. 在认知层面,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运用正确的安全方法指导开展安全领域的研究、学习和工作,并在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树立系统的观念,对安全管理的计划、决策以及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章第134节,第二章第123节,第三章第25节,第四章第2到第5节,第五章第1234568节,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重点章节是:第三章第35节,第四章第2345节,第五章第1234568节,第六章,第七章;不考核章节为第一章第2节;第二章第4节;第三章第1节;第四章第1节;第五章第7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安全学原理》是安全工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它与《安全系统工程》等课程相互衔接,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科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掌握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识记:安全的基本概念

理解:人类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过程、安全的基本特征

(二)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识记: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现阶段我国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三)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章  安全属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可以理解人的属性与安全属性的相关性,理解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理解如何分析安全的社会属性,并着重掌握以人为本的安全属性及社会安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的属性与安全的属性的相关性

理解:人的生命与安全、安全的本质、对安全本质的分析      

(二)安全的自然属性 

理解:安全的自然属性

(三) 安全的社会属性

识记:人的社会属性

理解:以人为本的安全的社会属性、社会安全

第三章  安全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可以理解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及演变过程,掌握系统论和安全系统观,大安全观的内涵,理解安全价值观及安全价值评价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观确立依据及其价值

识记: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基本保障

理解: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

(二)安全观的演变过程

识记:大安全观

理解:系统论和安全系统观

(三)大安全观

识记:大安全观的发展阶段

理解:大安全观的内涵

(四)安全价值观及安全价值

识记: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及其特点

理解:安全社会价值及其评价方法

安全经济价值及其评价方法

第四章  安全认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安全的哲学性,理解安全系统特性与客观性。理解安全、安全性、事故隐患、风险的概念。重点掌握安全与事故、事故的基本特征及事故预防。理解并能应用事故模式理论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制定事故预防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哲理     

理解:安全的相对性

应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系统安全和安全系统

识记:安全系统的特性与客观性

理解:系统安全和安全系统

(三)安全与事故

识记: 安全和安全性

理解:安全与事故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

应用:事故隐患和风险

(四)事故的基本特征及事故预防     

识记:事故基本特征

理解:主动预防和被动预防

应用:事故的预防原则

第五章  安全方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可以理解本质安全化方法、人机匹配法则、风险、风险评价等内容。理解系统方法、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掌握系统工程在解决安全问题中所采用的方法,能应用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法和奖惩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本质安全化

应用: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二)人机匹配法

理解:人机相互匹配

应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

应用:全面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

(四)系统方法

识记:系统

理解: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理由

应用:系统工程

(五)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

理解: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

应用: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的种类及应用

(六)奖惩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

识记:激励、经济激励法和奖惩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

理解:奖惩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的功能

应用:奖惩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法的原则

(七)风险分析与评估

识记:风险概述

理解:风险分析

应用:风险评价

第六章 安全社会学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掌握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体系结构、基本特征、内涵、功能,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和安全的社会效应,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体制构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文化

识记:安全文化概念、体系结构、基本特征

(二)企业安全文化

识记: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理解: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及测评、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

应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三)安全的社会效应

理解: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四)安全法规与法制

识记:安全法规、安全法制、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理解:我国安全管理体制构成

第七章 安全经济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理解安全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安全效益,掌握企业安全经济的基本术语、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经济学

识记: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涵、基本术语

(二)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

识记:安全投资

理解:安全效益、安全效益评价、最优安全投资确定方法

(三)安全经济管理

识记: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分类

第八章 安全动力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考生理解安全系统建模的内涵,安全系统耗散结构演变,掌握安全系统建模的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系统建模与预测

识记:灰色动态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

(二)安全系统的运行机制

识记:安全系统耗散结构演变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安全学原理(第二版)》,张景林、吕春玲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1章

安全与安全科学概述

4

第2章

安全属性

8

第3章

安全观

12

第4章

安全认识论

16

第5章

安全方法论

16

第6章

安全社会学原理

12

第7章

安全经济原理

12

第8章

安全动力学

10

合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于

A .2000年         B. 2004年        C. 2010年       D. 2014年  

(二)多项选择题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包括

A.安全第一                 B. 预防为主 

C.防消结合     D. 综合治理 

(三)简答题

轨迹交叉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四)论述题

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简述系统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优点。

(五)案例分析题

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可以追溯到1811年。1812年公司就明确规定:进入厂区的马匹不得钉铁掌,马蹄都要用棉布包裹着,以免马蹄碰撞其他物品产生明火引起火药爆炸;任何一道新的工序在没有经过杜邦家庭成员实验以前,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等。

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自然本能反应阶段、严格监督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团队互助阶段,从开始阶段很高的工伤、事故率,到第四阶段的零事故率,杜邦的安全文化形成历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个体的安全意识是形成安全文化的前提,组织环境是安全文化形成的土壤,安全文化的形成,又对个体产生重大的影响,最终对个体形成持久的行为模式。

问题:

1.从杜邦公司安全文化建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安全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试简述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 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3.公司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浅述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