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北京

北京自考13967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14:24:45 人看过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课程代码:13967(笔试)        20243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的核心必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主要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主体中工会、管理者、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等劳动关系实践制度,突出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理念、理论、方法和手段,构建支持未来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进行劳动关系管理的实践工作,防范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关系管理理念,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基础理论与方法,以有效地适应工作和社会需要,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 第一章到第十二章,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无不考核章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它是《管理学原理(中级)》、《绩效管理》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劳动关系概念和实质及其发展,掌握冲突和合作的含义、根源及其表现形式,了解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识记: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的主体

理解:劳动关系的特点

(二)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识记:合作与冲突的含义                                                                                                                                                                                                                                                                                                                                                                                                                                                                                                                                                                                                                                     

理解:合作与冲突的背景、根源和形式

应用:举例说明合作与冲突

      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三)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识记: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的概念

      理解:影响劳动关系外部环境的体现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描述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

识记: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理解:各学派的主要思想和实践代表者

(二)劳动关系理念溯源

识记:早期的劳动关系理论、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理论、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马克斯·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理解:各学派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三)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理解: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劳动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理解:斯密的管理思想

      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

(二)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理解:科学管理理论

      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

(三)冲突的制度化

识记:霍桑试验、社会系统理论

理解:行为科学理论

      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

(四)成熟的劳动关系

理解:现代管理学的发展

      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

(五)新的矛盾和问题

理解: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应用:各个时期劳动关系特征比较

第四章 管理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方的相关概念、六种管理方的角色理论、管理模式的几种组合,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特征和对待工会的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谁是管理方

识记:管理方的概念、雇主与雇主协会的定义与类型

理解:雇主的作用

(二)管理方的角色理论

理解:新古典经济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劳动过程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决策过程理论

战略选择理论

(三)管理模式和实践

      识记:企业管理模式

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应用:不同管理模式对待工会的措施

第五章 工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会的含义与作用,熟悉工会的职能和行为方式,掌握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工会的概念

识记:工会的内涵

理解:工会的分类

应用: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二)为什么及如何组建工会

识记:工会组建的理论

理解:疏远理论

忧患意识理论

应用:工会在组织运动中采取的措施

      管理方的反工会化措施

(三)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

识记:工会的职能和行为方式

理解:工会的五种职能和五种行为方式

应用:关于工会性的两种分析框架

(四)工会的组织结构

      识记:工会的组织结构

理解:地方工会

全国性工会

(五)劳资合作策略

     识记:劳资合作

           劳资合作模型

理解:劳动关系的形态

劳资合作的方式

第六章 政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理解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熟悉政府的劳动关系战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政府的角色

识记:政府的角色

理解: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5P角色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

(二)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

理解:新保守主义政府理论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

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

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三)政府劳动关系策略与实践

识记:劳动关系模式

理解:劳动力市场政策

应用:社会正义

产业冲突

(四)政府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识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概念

理解:政府在三方机制中的作用

      三方机制的主要职能

第七章 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劳动法如何调整劳动关系,熟悉劳动法确定的劳动标准,掌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规,理解工资法律保障和最低工资的内涵,理解工作场所的就业规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动法与劳动关系

识记:劳动法的概念和功能

劳动法律类型及主要法案

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二)工资的法律保障

识记:工资的法律含义

理解:工资支付的原则

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

应用: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

工资的诉讼保护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识记:工作时间的含义

工作时间的种类

加班加点的概念

休息休假的概念

理解:休息休假的规定

应用:加班加点的条件和限制

年休假制度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理解: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法规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劳动卫生规程

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五)工作场所的规则

识记:就业歧视

      理解:劳动就业标准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未成年工保护标准

应用:就业权利保障

女职工四期保护

禁止性骚扰

第八章 劳动关系之建立、维持与结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劳动合同的概念、种类与功能,理解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订立,了解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及其处理制度,掌握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动合同法概述

识记: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

理解: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劳动合同的作用

应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条件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识记:试用期、培训协议、商业秘密

理解:劳动关系的建立

劳动合同的内容

试用期约定规则

培训协议的服务期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

应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培训违约金及其支付

竞业限制违约金和经济补偿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

识记: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

      法定代表人的概念

用人单位合并的概念

理解:劳动合同履行原则

(四)劳动合同变更

理解:劳动合同变更条件和程序

应用:劳动合同变更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

      识记: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应用:劳动合同解除的类型、条件和程序

(六)劳动合同终止和续订

      识记:劳动合同终止

理解: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限制性规定

应用:劳动合同的续订

(七)经济补偿与经济赔偿

      识别:经济补偿的概念

理解:经济补偿的情形

应用: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第九章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集体协商的概念与作用,掌握罢工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掌握集体合同的概念与作用、内容与条款,理解工资福利调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集体协商

识记:集体谈判的含义和立法目的

理解:协商代表的确立、平等协商代表的职责与更换

集体协商的程序

(二)罢工及其处理

识记:罢工的概念

理解:罢工的分类

罢工的功能

对罢工的法律约束和限制

罢工的原因

应用:合法罢工的条件

罢工的处理和解决

(三)集体合同

识记:集体合同的概念

集体合同的订立原则

理解:集体合同的作用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集体合同的特征

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

应用:集体合同的履行

(四)集体合同条款研究

理解:西方国家集体合同的主要条款

应用:我国集体合同的主要条款

(五)集体合同的立法实践

理解:国外集体合同的立法实践

应用:我国集体合同的立法实践

第十章 灵活用工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明确劳务派遣机构的义务,了解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的义务,熟悉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了解企业劳务用工的主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识记:劳务派遣的概念

理解:劳务派遣单位须具备的合法资质

劳务派遣单位的地位和角色

劳务派遣的一般性规定

应用: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履行的义务

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义务

被派遣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权利

(二)非全日制用工管理

识记: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非全日制用工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

(三)劳务用工管理

识记:劳务用工的主要形式

理解:侵权责任风险

第十一章 劳动争议处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劳动争议的种类和范围、处理原则,理解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熟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识记:劳动争议的概念、类别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一般规定

特殊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

理解: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二)劳动争议调解

识记: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

理解: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三)劳动争议仲裁

识记: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

理解: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四)劳动争议诉讼

识记: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

理解:劳动争议诉讼的当事人

(五)集体争议处理制度

识记:集体争议的含义

理解:我国集体争议处理的程序

第十二章 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会应对跨国公司劳动关系问题面临困难的原因,工会应对跨国谈判的方法和雇主的反应,了解主要国家劳动关系制度的主要特征,理解劳动关系在当代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全球化对跨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

理解:工会在与跨国公司谈判时遇到的障碍

工会处理跨国公司劳动关系时遇到障碍的原因

劳动关系的发展演变

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

(二)主要国家劳动关系制度的发展

理解: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劳动关系制度的发展演变

(三)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理解:促进劳资和谐的基本原则与做法

应用:工会适应变迁与冲击的做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劳动关系(第5版)》,程延园、王甫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培养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1

劳动关系导论

3

2

劳动关系理论

3

3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3

4

管理方

9

5

工会

7

6

政府

3

7

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9

8

劳动关系之建立、维持与结束

13

9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

3

10

灵活用工管理

3

11

劳动争议处理

13

12

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

3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3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是

A 调解    B仲裁    C 协商    D诉讼

(二)多项选择题

工会代表职工签订的集体合同,其法律效力适用于

A 工会会员 B非工会会员 C全体职工  D部分职工

(三)简答题

说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

(四)论述题

论述三方协商机制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

东航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

20083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版纳、芒市、思茅和临沧六地的18个航班在飞到目的地上空后,告知乘客无法降落,又全部飞回昆明,这导致昆明机场更多航班延误。虽然东航官方解释是“天气原因”,但同一天飞往上述地区的其他航空公司航班则正常降落。之后,东航迫于压力,称集体返航事件有“人为原因”。集体折返的原因,据传是飞行员因为待遇低下而集体“罢飞”。无独有偶,3月以来,民航业已发生多起类似事件:2008314日下午,同样由于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上海航空公司40余位机长同时报请病假;328日,东星航空公司11名机长因与公司发生劳资等纠纷,集体“告假”,导致多数武汉始发的航班停飞。

追根溯源,飞行员“罢飞”事件源于快速放开的民航投资闸门。2004年民营资本可以进入民航业筹建航空公司,但当时各航空公司飞行员总数仅1万多人,刚好能满足国内700多架飞机的配备需要。据民航总局预测,到2010年,我国航空运输机将达1 250架,需补充6 500名飞行员,而我国每年培养的飞行员总数只有600~800名。由于民用航空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飞行员,而自己培养飞行员时间不允许,培训费又很高,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去国有航空公司高薪挖人,而国有航空公司则坚决抵制,各种诉讼不断,天价索赔也挡不住飞行员跳槽。国有航空公司为了留住飞行员,与飞行员签订的都是长期合同,有的甚至是长达99年的终身合同。民航总局联合五部委发文要求“飞行员辞职必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要赔偿原单位“70万元~210万元不等的培训费”等,甚至飞行员支付了相关费用,跳槽也不容易。据说东航飞行员集体罢飞就是因为一些飞行员按规定支付了赔偿,但因原航空公司不放档案而难以到民营航空公司工作, 在跳槽受阻,企业内部又没有有效沟通渠道时,无奈之下选择了集体罢飞这种极端手段。返航事件是飞行员和航空公司之间劳资矛盾的一次“井喷”,折射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目前,全国各大小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辞职门”事件都呈愈演愈烈的态势。越来越多的飞行员因不满自己的劳动权益受侵犯以及自己的正当权利得不到保障,而选择以提出辞职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强行辞职到对簿公堂,再到罢飞事件,一系列的辞职案例也都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建立劳动者正常、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避免采用极端手段来表达不满和诉求,已成为管理者、政府和劳动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你怎样看待东航飞行员与航空公司之间劳资冲突?描述冲突的根源和背景。

(2)如何处理好组织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实践课程考核范围

1. 课程代码:13968      课程名称: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实践)

2. 考核章节: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章到第十二章;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无不考核章节。

3. 指定教材:劳动关系(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程延园、王甫希编著。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