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北京

北京自考14603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14:26:58 人看过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代码:14603(笔试)      20243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设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考课。《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涵盖了儿童游戏和幼儿园游戏的相关基础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本课程密切联系幼儿园实践,使学生熟悉儿童游戏和幼儿园游戏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幼儿园实践中较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本课程是学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及其相关行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的知识要求,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运用科学的儿童游戏观去观察、理解和分析儿童游戏以及幼儿园游戏现象,同时并具备一定的游戏创造力和游戏组织力,能在幼儿园实践中独立创设游戏环境、组织游戏活动、评价游戏结果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到第十一章。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不考核章节为第三章。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在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与《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之间有贯通联系作用,是《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课程的先导课,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幼儿园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起重要的贯通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游戏及其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游戏的定义、特征及儿童游戏的特质,理解、掌握游戏和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游戏的定义

识记:游戏的定义。

理解: 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 游戏的特征

理解: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应用: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三)儿童游戏的特质

理解: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第二章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解儿童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理解: 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游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

      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 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识记: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理解:游戏与同伴关系。

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三)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理解: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

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

(四)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理解: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

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第四章 儿童游戏的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游戏和幼儿园游戏的主要类别,理解自主性游戏及其含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识记: 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理解:根据游戏活动的分类法。

() 幼儿园游戏分类

识记: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理解:幼儿园游戏分类存在的问题。

两类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三)自主性游戏

识记:自主性游戏及其含义。

      自主性游戏的特征。

理解:自主性游戏中的几对关系。

第五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影响儿童游戏的主要因素,能够在幼儿园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应用: 游戏机会。

      游戏时间。

      游戏场地。

      游戏材料。

() 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理解:同伴。

      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

      健康状况。

      认知风格。

(三)家庭的影响

理解:父母。

电视。

六章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建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游戏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游戏在幼儿园中地位的历史演进

理解:第一次“从分离到融合”:清末民初到建国前期。

第二次“从分离到融合”:建国初期至今。

()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法规地位

识记: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首次提出。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申。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再次重申。

理解:游戏是首选的重要活动。

游戏是体育活动项目。

()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理解: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幼儿园课程中几种诠释游戏存在的模式。

      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的几种形式。

(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解

应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明确教师在幼儿园游戏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应用: 渗透在环境中的隐形指导。

      借助观察的参与指导。

      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 参与介入游戏

应用:幼儿园游戏介入法。

      以语言为媒介的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三)通过讨论的构建指导

识记:讨论的形式。

理解:讨论、建构的内容和要求。

应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建构经验的价值。

      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的方法。

第八章 游戏环境的创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游戏环境及其创设,明确教师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能够对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做出初步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游戏环境的概念

理解: 游戏环境。

      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意义。

      游戏环境的要求。

(二)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

理解:游戏空间的规划。

游戏空间的考察。

() 游戏环境的创设

理解: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应用: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

(四)游戏环境的评价

理解:室内游戏环境的评价。

          户外游戏环境的评价。

第九章 玩具和游戏材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玩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种类、配置与安全标准,掌握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明确教师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玩具概述

识记: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

理解:玩具的产生。

玩具的发展。

      玩具的种类。

玩具的配置与安全标准。

(二)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理解:问题和建议。

应用:玩具及游戏材料的要求。

选择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的原则。

选择玩具的注意事项。

玩具的管理与使用。

第十章 游戏观察指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游戏观察,明确教师在观察幼儿园游戏时可以运用的主要量表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观察的意义

识记: 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观察是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 观察游戏评价量表

应用:游戏兴趣量表。

      游戏发展进度量表。

      帕顿/皮亚杰量表。

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

斯米兰斯基角色游戏评估量表。

弗若斯特-沃史曼游戏发展检核表。

(三)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

识记:各年龄班游戏观察的重点。

理解:观察计划制定的依据。

      游戏观察的流程。

      游戏观察指导方法举例。

应用:游戏观察的方法。

(四)游戏观察结果分析

理解:游戏观察结果的类型。

游戏观察结果的分析。

(五)目标儿童观察记录

理解:观察记录的缘起

观察记录的方式

观察记录的格式

观察记录的编码

观察记录编码的利用

第十一章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特点,明确教师应如何在幼儿园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结构游戏指导、表演游戏指导、规则游戏指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识记: 游戏时间的固定性。

     游戏环境的教育性。

     伙伴关系的稳定性。

教育者的指导性。

() 角色游戏的指导

识记:角色游戏的含义。

 理解:角色游戏的结构。

 应用: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指导

识记:结构游戏的含义。

 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

 结构游戏的结构技能。

  应用: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四)表演游戏的指导

识记:表演游戏的特点及类型。

  应用:“小舞台”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式。

(五)规则游戏的指导

识记:规则游戏及其结构。

规则游戏的特点。

理解:民间游戏的教育作用

        应用:规则游戏的指导。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学前儿童游戏(第六版)》,邱学青 编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游戏及其特征

5

第二章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5

第四章

儿童游戏的分类

3

第五章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5

第六章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6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12

第八章

游戏环境的创设

4

第九章

玩具和游戏材料

4

第十章

游戏观察指导

14

第十一章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14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儿童游戏的相应表现,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即练习性游戏阶段、 和规则游戏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提出游戏创造了儿童最近发展区这一观点的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维果茨基    D.艾利康宁

(三)简答题

幼儿园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1:某幼儿园小班室内游戏空间规划图

 

请运用游戏环境相关知识分析图1某幼儿园小班室内游戏空间规划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论述题

教师应如何参与介入幼儿园游戏?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