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课程代码:14605(笔试) 2024年9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必考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目标、模式、内容与组织、评价等相关理论知识;巧妙地整合幼儿园课程的理念与教学实例;创见性地分析国内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向。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汇报、视频分析等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关于幼儿园课程的专业素质,学生能使用所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方案进行评价,并制定幼儿园课程方案。同时使学生坚定从教意愿,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儿童观以及教育观,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专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要求,为以后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编制等相关理论,熟悉国内外早期教育课程模式与教育方案,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本课程的考核章节为第一到第八章,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无不考核章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核心课,其预修课程为学前儿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学前教育学等课程,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诸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课程的中英文词义及其多样化定义,了解定义课程的四个不同维度和三对基本的课程类型,深入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牢固掌握幼儿园课程要素中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和课程评价等所形成的连续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概述
识记:课程的定义。
理解:课程的类型。
(二)幼儿园课程概述
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应用:掌握幼儿园课程要素中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和课程评价等所形成的连续体。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课程的三大学科基础,深入理解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了解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社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深入理解生态环境与幼儿园课程,能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幼儿园课程中的问题和现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识记: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理解:对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的认识。
(二)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识记: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理解:对哲学作为幼儿园课程基础的认识。
(三)幼儿园课程的社会文化基础
识记: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理解:生态环境与幼儿园课程。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游戏的各种心理学观点以及从文化角度看儿童游戏的各种观点,了解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深入理解游戏和教学的含义、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低结构化教学和高结构化教学的主要特征,能分析和区别教学的结构化程度;牢固掌握游戏和教学的三种结合方式(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能举例说明或运用对这三种方式的理解去分析幼儿园课程中的活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识记:了解儿童游戏的各种心理学观点以及从文化角度看儿童游戏的各种观点,了解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理解:游戏和教学的含义、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理解: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应用: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掌握游戏和教学的三种结合方式(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能举例说明或运用对这三种方式的理解去分析幼儿园课程中的活动。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各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深入理解学前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的相关基本理论;深入理解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
(二)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语言教育。
(三)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数学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
(四)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科学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
(五)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美术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
(六)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音乐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
(七)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识记:了解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相关基本理论。
理解: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教育。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区别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知道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环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评价);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掌握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基本特征及表述方法;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要素,知道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取向,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过程和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理解: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区别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
识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
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应用: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四)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识记: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要素,知道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取向,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过程和原则。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特征;了解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含义;理解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能找到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在“连续体”上的位置;能运用所学原理和原则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及相应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尝试设计教育活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识记: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能运用所学原理和原则对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方案及相应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尝试设计教育活动。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识记:综合性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能运用所学原理和原则对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方案及相应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尝试设计教育活动。
(三)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理解: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之认识。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之启示。
第七章 西方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早期教育课程模式的含义;了解未来社会对早期教育课程的挑战以及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掌握国外著名幼儿园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或文化背景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实施以及教师的作用,理解对这些课程模式的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
识记: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
应用:掌握国外著名幼儿园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或文化背景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实施以及教师的作用,对这些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并评价。
(二)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理解:未来社会对早期教育课程的挑战以及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三次变革的基本状况;了解陈鹤琴和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思想;深入理解当前幼儿园课程变革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历史趋势
识记:我国幼儿园课程三次变革的基本状况。
(二)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
理解:陈鹤琴和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思想。
(三)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主要动向
应用:对我国幼儿园课变革的反思。
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朱家雄、黄瑾、李召存、张婕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幼儿园课程概述 | 6 |
第二章 |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 18 |
第三章 |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 6 |
第四章 |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 12 |
第五章 |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 24 |
第六章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12 |
第七章 | 当代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向 | 18 |
第八章 |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 12 |
合 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笔试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40%,理解占40%,应用占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难。难题部分比例不超过20%。
4.笔试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5.笔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从形式上分,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式、插入式和_______式。
(二)名词解释题
学科课程
(三)单项选择题
由于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该方案的核心是
A.技能学习 B.社会学习 C.知识学习 D.经验学习
(四)简答题
简述过程模式的目标具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
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有哪些发展趋势并尝试举例说明。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