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课程代码:0027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科的一门专业课,它是一门以实务介绍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本课程对标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并系统介绍面向不同人群、不同工作方式、不同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协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过程,掌握社会工作实务工作方法,以具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可操作的实务理念和技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掌握不同服务人群、不同服务方式、不同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主要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将其运用于社会工作服务和管理中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学习深造、独立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提升自身的社会科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本课程需要熟记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准确理解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社会工作理论吸收运用到社会工作服务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以《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为基础,又与《服务学习》《家庭与家庭服务》等课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整合社会工作实务观出发,介绍了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具体步骤、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技巧与程序。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工作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的通用过程;掌握每个阶段或步骤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内容、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能够运用通用过程的相关知识,开展不同服务对象的实务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接案(重点):
应用: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识记: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二)预估(重点):
识记: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应用:预估基本步骤与过程。
(三)计划(重点)
识记:服务计划的构成。
理解: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应用: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四)介入(重点)
识记:介入的分类。
理解:选择介入的行动原则
(五)评估(重点)
识记:评估的目的。
应用:评估的方法。
识记: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六)结案(重点)
识记: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应用: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理解: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结合我国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制度建设现状,介绍儿童的概念和特点、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和实务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前序章节结合,具备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次重点)
识记:儿童的含义。
儿童的特点。
儿童的需要。
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理解: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应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
识记:使儿童得到基本的养育和照料。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救助和保护儿童。
理解:传播理念和知识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开展儿童支持服务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应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与整体流程。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识记:方法的概念辨析。
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应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及其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一般)
识记: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原则。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服务青少年成长方面。
理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
应用:预防青少年违法与犯罪方面。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概述。
应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案例。
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一般)
识记:老年的界定。
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的需要。
理解: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理解: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要点。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老年人问题和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应用:老年个案工作方法。
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老年社区工作方法。
老年人社区照顾。
老年人机构照顾。
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妇女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应用:妇女的需要和问题。
识记: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妇女的婚姻、家庭工作。
应用:针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干预。
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工作。
针对妇女就业问题的工作。
妇女参与乡村振兴。
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识记:妇女赋权的方法。
应用: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理解:宣传教育、倡导和多部门合作的方法。
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残疾的定义和残疾人的分类。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应用:残疾人的需求及其面临的问题。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残疾服务的发展。
应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应用: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案管理。
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的方法。
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矫正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理解: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应用: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应用:对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务内容。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应用: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理解: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应用: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英烈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应用: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光荣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军休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理解:社会救助的内容。
应用: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理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应用: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评估。
应用:危机干预。
社区为本的综合性救助方法。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家庭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理念和理论。
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应用: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应用: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校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
应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满足困境学生改善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应用:满足遭遇伤害的学生保护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满足全体学生发展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传统方法创新。
应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举要。
第十二章 社区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区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社区社会工作的含义。
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社区社会工作机制建设。
应用: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
应用: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和第二章结合,具备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医务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
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
应用: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医院社会工作实务。
应用: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理解: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应用: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第十四章 企业社会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企业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及其工作方法与技巧,且能将上述内容与第一章结合,具备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社会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应用: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
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工作的需求。
(二)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企业社会工作对象。
理解: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者。
应用: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三)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应用:个案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小组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社区工作方法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企业社会工作的常用技术。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技能等,进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需求评估与方案设计,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问题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是要求具备动手操作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24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基础、基本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大致情况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分析服务对象问题,提出服务策略并开展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等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 8 |
2 | 儿童社会工作 | 8 |
3 | 青少年社会工作 | 8 |
4 | 老年社会工作 | 8 |
5 | 妇女社会工作 | 8 |
6 | 残疾人社会工作 | 8 |
7 | 矫正社会工作 | 7 |
8 |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 7 |
9 |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8 |
10 | 家庭社会工作 | 8 |
11 | 学校社会工作 | 8 |
12 | 社区社会工作 | 8 |
13 | 医务社会工作 | 8 |
14 | 企业社会工作 | 6 |
总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服务对象是全体儿童及其家庭的是( )服务。
A. 支持性 B. 补充性 C.替代性 D.保护性
(三)名词解释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
(四)简答题
简述老年人的需要。
(五)论述题
结合案例论述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六)方案设计题
案例材料:
企业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该企业某部门员工小李最近工作总是打不起精神。经过仔细观察和询问,发现小李新入职不久,收入较低很难支撑她的日常花销,不得不依靠家里的贴补,这让小李非常内疚。面对这种情况,小李的父母希望她能回家乡找稳定的工作,这让小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吃点苦不算什么,再积累几年应该可以做出点成绩,一方面又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也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因此小李非常苦恼。
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设计一份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