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日本国概况 课程代码:0060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日语(专科)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由日本地理、日本社会和日本历史三部分组成,是学习日本文化的主要课程。课程的知识性强、涉及面广,既是一门了解日本国家概况必不可少的学习教程,同时又是一门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日语的重要辅助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对日本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提高考生素质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日本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以及工农业、企业经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内容广泛,其词汇涉及到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此,对学好《基础日语(一)》、《基础日语(二》、《日语听力》、《日语阅读(一)》、《日语阅读(二)》等课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 日本の地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日本的位置和面积、日本的人口和气候、日本列岛、日本资源、日本的交通、日本的各个地区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日本地理的相关知识,准确记忆所涉及的地名、山川湖泊名等基本信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日本の位置と面積(重点)
识记:日本列岛的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都道府县的政府机关所在地
理解:日本的位置与国土
应用:日本地图的画法
(二)日本の人口と気候(重点)
识记:人口数量、密度、日本的大都市、季风・梅雨・台风、自然灾害
理解:总人口与大都市、日本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三)日本列島(重点)
识记:主要的山地、河流、湖泊、平原、海岸线、动物和植物
理解:日本地形
(四)日本の資源(次重点)
识记:地下资源与能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公害
(五)日本の交通(一般)
识记:陆上交通、海上交通、空中交通
理解:交通现状
(六)日本の各地方(重点)
识记:北海道地区、东北地区、关东地区、中部地区、近畿地区、中国和四国地区、九州和冲绳地区
理解:日本各地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二編 日本の社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日本人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日本社会的相关知识,准确记忆所涉及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日本の政治(次重点)
识记:日本宪法、日本国会的地位和构成、日本内阁、日本司法权和法院、日本的选举和政党、地方自治
理解:日本政治的实质与现状
(二)日本の経済(重点)
识记:日本的产业(农业、水产业、工业、服务业)
理解:战后日本的经济史
应用:日本的经济问题
(三)日本の教育(次重点)
识记:日本的战后教育
理解: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应用:日本的教育问题
(四)日本の文化(重点)
识记:日本的一年当中的活动、日本的传统艺术、日本文学的发展、日本的传统武道、日本的宗教
理解:日本文化的特点、文化的起源
(五)日本人(重点)
识记:日本人的衣食住行、日本人的娱乐方式、日本人的礼仪习俗
理解:日本人的性格
第三編 日本の歴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古代的日本、飞鸟时代、贵族时代和国风文化、武士社会、幕藩体制、近代与战后日本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日本历史的相关知识,特别要准确记住人名、地名、事件等基础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代の日本(一般)
识记:绳文时代以前的日本、绳文时代、农耕文化的成立、倭国大乱与邪马台国、古坟文化与大和政权
理解:大和政权
(二)飛鳥時代(次重点)
识记:律令国家、奈良时代、天平文化、平安初期
理解:推古朝与飞鸟文化
(三)貴族の時代と国風文化(重点)
识记:国风文化、院政与平氏的抬头
理解:摄关政治、庄园和武士、
(四)武家政権の始まり(次重点)
识记:执权政治、镰仓文化
理解:镰仓幕府的成立、幕府的衰退
(五)武家社会の展開(重点)
识记:庶民的台头与应仁之乱、室町文化、战国大名的抬头
理解:镰仓幕府的衰落与室町幕府、守护领国制与日明贸易
(六)幕藩体制の確立(一般)
识记:織豊政权
理解:幕藩体制的成立
(七)幕藩体制の展開(重点)
识记:幕政的安定、元禄文化
理解:经济的发展
(八)幕藩体制の動揺(次重点)
识记:幕政改革、化政文化
理解:幕府的衰退
(九)近代国家の成立(重点)
识记:开国和幕末的动乱、明治维新与富国强兵、立宪国家的成立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国际关系、近代文化的发达
理解:近代产业发展
(十)近代の日本(重点)
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华盛顿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
理解:恐慌的时代、军部的台头
(十一)戦後の日本(重点)
识记:化政文化、日本的复兴、回归国际社会与经济成长、
理解:占领与民主化、石油危机与低成长时代
应用:现代日本的课题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日本国家概况(第四版)》 刘笑明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编· 第一章 | 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 1 |
第二章 | 日本の人口と気候 | 3 |
第三章 | 日本列島 | 3 |
第四章 | 日本の資源 | 3 |
第五章 | 日本の交通 | 3 |
第六章 | 日本の各地方 | 3 |
第二编·第一章 | 日本の政治 | 3 |
第二章 | 日本の経済 | 3 |
第三章 | 日本の教育 | 1 |
第四章 | 日本の文化 | 6 |
第五章 | 日本人 | 7 |
第三编·第一章 | 古代の日本 | 3 |
第二章 | 飛鳥時代 | 3 |
第三章 | 貴族の時代と国風文化 | 3 |
第四章 | 武士政権の始まり | 3 |
第五章 | 武家社会の展開 | 3 |
第六章 | 幕藩体制の確立 | 3 |
第七章 | 幕藩体制の展開 | 3 |
第八章 | 幕藩体制の動揺 | 3 |
第九章 | 近代国家の成立 | 3 |
第十章 | 近代の日本 | 3 |
第十一章 | 戦後の日本 | 6 |
合 计 | 72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65%,“理解”为25%,“应用”为1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约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70%,次重点占20%,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连线题、简答 题、识图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 次の( )に当てはまる数字や言葉を書き入れなさい。
1.( )年、第二次世界大戦が始まる。
(二)次の文の( )の中に入れるものに、もっとも適当な言葉をa.b.c.dの中からそれぞれ一つずつ選んで、記号で答えなさい。
1.日本の農業は米作が中心で、耕地の約( )で米を作っている。
a.40 b.50 c.60 d.70
(三)次の質問に対する答えをa.b.c.dの中から選んで、記号で答えなさい。
(多项选择)
1.ノーベル賞を受賞したのはだれか。
a.川端康成 b.大江健三郎 c.井伏鱒二 d.森鴎外
(四) 次の文が正しければ0、間違いなら×を( )の中に書き入れなさい。
1.八世紀の後半には最古の歌集『古事記』が登場した。( )
(五)次の各問に答えなさい。
1.各宗教の人数はどのぐらいか、直線で結び付けなさい。
①神道 a.316万
②仏教 b.1億7000万
③キリスト教 c.9158万
2. 次の節日の日付を( )の中に書き入れなさい。
①上元 ( )
②中元 ( )
③下元 ( )
④ひな祭り ( )
⑤お盆 ( )
(六)戦後の日本の社会はどのような状態か。
(七)日本の地図を見て、都道府県をかきなさい。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