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印刷工艺 课程代码:0071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印刷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课,只有了解了印刷基本知识和印刷制作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的发挥设计水平。任何形式的设计最终都将转化成为印刷品,传达给观众,如果不了解印刷的工艺,造成设计与印刷相脱节,再好的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印刷知识和印刷方法。本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配合参观先进的印刷设备及方式,了解印刷的工艺流程及印刷的种类,掌握纸张与印刷方式相结合的技巧,以及印刷工艺的应用与革新,未来印刷设计的趋向,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等课程为基础,又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招贴设计》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设计准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印刷工艺设计流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设计流程(次重点)
识记 设计调研与考察
理解 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思路构思
应用 方案设计、深化与实施
2. 艺术+技术(重点)
识记 艺术+技术的理念
理解 艺术+技术的方法
应用 艺术+技术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 书籍元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书籍印刷工艺中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开本(次重点)
识记 开本的概念
理解 开本的类型
应用 开本的选择
2. 比例(一般)
识记 黄金分割比与根号比例
理解 比例的变化
应用 比例的选择
3. ISO国际标准 (一般)
识记 各种纸型及规格
理解 书籍开本比例
应用 常见书籍开本的分辨与选择
4. 书籍结构要素(重点)
识记 书籍结构的认知
理解 书籍结构的功能
应用 书籍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第三章 版面编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印刷工艺中版面编辑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叙述方式(一般)
识记 叙述方式的概念
理解 叙述方式的方法
应用 叙述方式的
2. 视觉原理(一般)
识记 格式塔心理
理解 视觉流程
应用 视觉原理的应用
3. 字符 (次重点)
识记 字号的概念
理解 字号的测量与选择
应用 印刷字体与创意字体的设计
4. 插图(次重点)
识记 插图的概念
理解 插图的类型
应用 插图设计应用
5. 版面(重点)
识记 版面设计的概念
理解 版面设计的方法
应用 版面设计的应用
6. 网格(重点)
识记 网格的概念
理解 网格的分类
应用 网格的应用
第四章 印刷工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印刷工艺流程及各环节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印刷流程(一般)
识记 印刷流程:印前--印中--印后
理解 印刷流程的具体内容
应用 印刷流程的设计应用
2. 印前工艺(重点)
识记 印前工艺的概念
理解 印前工艺的类型
应用 印前工艺的应用
3. 印中工艺(次重点)
识记 印中工艺的概念
理解 印中工艺的类型
应用 印中工艺的应用
4. 印后工艺 (重点)
识记 印后工艺的概念
理解 印后工艺的类型
应用 印后工艺的应用
第五章 印刷承印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不同承印物的要求与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纸张承印物 (重点)
识记 纸张的概念
理解 纸张的类型
应用 纸张的选择
2. 特殊承印物 (次重点)
识记 特殊承印物的概念
理解 特殊承印物的类型
应用 特殊承印物的选择
第六章 纸张成型与书籍艺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纸张成型与书籍艺术的印刷工艺要求和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纸张成型 (次重点)
识记 纸张成型的概念
理解 纸张成型的类型
应用 纸张成型的选择
2. 书籍艺术 (重点)
识记 书籍艺术的概念
理解 书籍艺术的类型
应用 书籍艺术形式的选择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应用包括两个含义:“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第2版),雷俊霞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6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概念、重点内容及案例大致情况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审美水平与社会实践、建立文化自信心结合起来,培养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促进综合性、多元化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创意与设计。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刘昕主编《印刷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二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设计准则 | 9 |
2 | 书籍元素 | 9 |
3 | 版面编辑 | 12 |
4 | 印刷工艺 | 12 |
5 | 印刷承印物 | 16 |
6 | 纸张成型与书籍艺术 | 14 |
总计 | 72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题题型为:考试采用课下完成课题实践与现场软件完成规定主题课题设计。
六、 题型示例(样题)
1、设计一本大16开,24页的企业或机构宣传册
2、设计一本正16开、24页的儿童绘本
七、实训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实训项目1
具体内容:设计一本大16开,24页的企业或机构宣传册。
实施要求:CMYK模式,输出PDF格式。设计风格统一,排版合理,色彩协调,能够满足印刷要求。
(二)实训项目2
具体内容:设计一本正16开、24页的儿童绘本。
实施要求:CMYK模式,输出PDF格式。设计风格统一,排版合理,色彩协调,能够满足印刷要求。
(三)实训项目3
具体内容:设计一本大32开、24页的产品手册。
实施要求:CMYK模式,输出PDF格式。设计风格统一,排版合理,色彩协调,能够满足印刷要求。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