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02087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20:28:48 人看过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课程代码:0208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先行的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有密切的关系,是后继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主要讲述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生物合成与调控以及相互关系。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科中的领头学科之一,进展迅猛,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方法层出不穷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脉络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技术原理具备以科学的方式对本领域的实际问题在所学知识和技能范围内进行探究解析的综合能力;通过课程思政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同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想境界。在探讨科研成果产生的科学背景和研究历程的同时深入挖掘科学家的思想过程以及科学实践背后的思想基础和所蕴含的精神谱系教育引导考生在科学素养和自我修养方面获得双重提升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与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微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紧密关联的课程。它以《普通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对《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等课程起支撑引领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脉络基因等重要概念的演进过程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学习本课程后续内容打好基础。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及分支(重点)

识记: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理解: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关系、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结构

(二)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一般)

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

 

第二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核酸的构成单元,各类核酸的多级结构,能够理解与一、二、三级结构对应的功能;能够根据核酸的理化性质提出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核苷酸(重点)

识记:核苷酸种类、组成、碱基结构与简称、核糖(脱氧核糖)结构、磷酸二酯键

理解:稀有碱基、环核苷酸。

应用: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二) DNA(重点)

识记:形状、细胞分布、一二三级结构。

理解:DNA稳定性、DNA二级结构的多样性。

(三) RNA(重点)

识记:形状、种类、细胞定位、一二三级结构。

理解:sRNAmicroRNA的功能。

应用:RNA研究的新进展

(四) 核酸的性质(次重点)

识记:酸碱性、近紫外吸收及其成因。

理解:变性与复性、DNA二级结构稳定力。

应用:核酸性质与PCR技术。

 

第三章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因的概念、分类及命名;掌握C值矛盾的概念及成因;掌握病毒、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掌握核小体的组成及染色体的形成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基因的概念与命名(重点)

识记: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分类。

理解:c值矛盾及其成因。

应用:基因的基本命名原则。

(二) 病毒与原核基因组的特点(次重点)

识记:病毒基因的特点(基因重叠、基因套嵌)。

理解:原核细胞基因组的特点(操纵子)与生物学意义。

(三) 真核基因组的特点(重点)

识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断裂基因、重复序列等)。

理解: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

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主要成果。

 

第四章   DNA的复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因组复制的分子基础,能够从蛋白与核酸序列互作的角度阐述复制的动态过程。熟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复制的异同以及如何解决线性末端隐缩;了解一些典型病毒的基因组复制机制;理解逆转录现象及其分子机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重点)

识记:DNA复制的特点(自我复制、半保留、半不连续、固定的起点、等速双向等);DNA聚合酶的特点;原核DNA复制的主要过程。

理解: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主要种类与功能、冈崎片段的连接。

应用:原核DNA聚合酶与PCR技术。

(二)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次重点)

识记: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真核与原核生物复制过程的异同。

理解:端粒与端粒酶。

应用: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早期检测。

(三) 逆转录(一般)

识记:逆转录酶的特点。

理解: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史。

应用:抗艾滋病毒药物的分子机理。

 

第五章   DNA的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DNA损伤的概念,原因及其修复方式的分子机理;掌握突变的概念及类型。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DNA的损伤与修复(一般)

识记:损伤的概念与主要类型、直接修复、切除修复。

理解:错配修复、重组修复、易错修复。

应用:修复缺陷与细胞癌变

(二)突变(一般)

识记:突变的种类。

理解:突变的生物学意义。

 

  RNA转录合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DNA转录的概念;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掌握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机理;掌握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类及功能;掌握真核生物转录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重点)

识记:转录单位、模板链、编码链、启动子、终止子,RNA聚合酶的特征,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及各亚基功能、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理解:原核生物启动子的保守序列及功能、原核生物终止子的种类与功能。

应用:σ因子与原核细胞发育。

(二) 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次重点)

识记: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种类与功能、真核转录起始过程与原核的差别、转录因子。

理解: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过程。

(三)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一般)

识记:转录抑制剂的种类与作用机理。

应用:转录抑制剂的药用价值。

 

  RNA转录的剪接与加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原核生物rRNA,tRNA的加工过程;掌握真核生物mRNA的形成过程;掌握内含子切除的分子机制;了解核糖体的形成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rRNA的加工(次重点)

识记:原核与真核细胞rRNA的种类。

理解:rRNA转录后加工的基本过程。

(二) tRNA的加工(一般)

识记:tR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理解:tRNA转录后加工的基本过程。

(三)mRNA的加工(重点)

识记: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过程、帽子与尾巴的基本结构、拼接体的组成与功能。

理解:内含子的剪切过程、内含子的生物学价值、选择性拼接、反式拼接。

应用:mRNA的加工与基因工程、RNA干扰的应用。

(四)RNA的自我复制(一般)

识记:RNA复制酶的功能。

理解:中心法则的意义。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遗传密码表特点;掌握参与翻译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掌握翻译的分子机制;了解翻译后加工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遗传密码(重点)

识记:密码子的基本特征、简并性、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

理解:密码子发现历程的经典实验、密码子的变偶性、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识别。

(二) 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重点)

识记:核糖体的EPA位点及其功能、tRNAiSD序列、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

理解:各种因子在翻译中的功能、Tu-Ts循环、核糖体循环。

(三)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次重点)

识记:帽子的功能。

理解:原核与真核翻译过程的异同。

应用:翻译的过程与基因工程。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基因表达的调控层次,以及转录水平调控的重要性,能够阐述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以及色氨酸操纵子等典型调控机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操纵子的调控机制(重点)

识记:操纵子的概念、原核生物的主要调控层次。

理解:乳糖操纵子的分子机理。

(二) 色氨酸衰减子(次重点)

识记:衰减子的概念。

理解:色氨酸衰减子的分子机制。

应用: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与基因工程。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遗传学理论及原理解释生物学现象,运用相关知识及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初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反思与创新意识。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分子生物学教程》(第三版) 赵亚华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11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版)(ISBN9787040513042),(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6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第一章

绪论

6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2

第三章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0

第四章

DNA的复制

12

第五章

DNA的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10

第七章

RNA的转录合成

14

第八章

RNA转录的剪接与加工

16

第九章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4

第十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14

总计

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名词解释

操纵子

(二)单项选择题

DNA复制时,5-CAGA-3’序列将产生下列哪种互补链?(   )

A. 5’-UCUG-3’ B. 5’-GTCT-3’

C. 5’-TCTG-3’  D. 5’-GUCU-3’

(三)简答题

原核生物翻译延伸阶段的主要步骤。

(四)论述题

真核生物mRNA的形成过程。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