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产品造型基础(含实践) 课程代码:04853 0485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专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产品造型基础是针对产品设计研究、探讨形式美在三维空间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的基础性入门训练。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将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以各种较为简单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产品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通过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训练学会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
基本要求:
1.能够运用材料在一定的空间法则中创建新的视觉造型。
2.能够把握基础造型在创建的空间遵循一定的形式美规则。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对产品造型基础的基本概述,介绍了设计造型基础概念、设计造型基础的学习目的、设计造型的基本内容、设计造型的拓展等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计造型基础概念(次重点):
识记:设计造型的概念
设计造型基础的三个阶段
以“三大构成”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
理解:艺术设计包括的内容
设计造型的基础
当今设计造型的衍生与流变
(二)设计造型基础的学习目的(重点):
识记:设计造型基础的目的的三个方面
(三)设计造型基础的基本内容(重点):
识记:构成文法的分类
理解:设计构成要素分类一
设计构成要素分类二
(四)设计造型的拓展(重点):
理解:跨学科外延拓展
艺术设计造型形态的拓展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拓展
第二章 平面构成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平面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造型要素、平面构成文法、技法开拓。要求学生识记相关名词和概念,理解并能应用平面构成在产品设计中指导实际设计。
平面构成的概述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文法
技法开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平面构成的概述(重点):
识记: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的价值
理解: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学习平面构成的价值与意义
(二)平面构成造型要素(重点):
识记:点的概念
点的特性
线的概念
面的概念
面的种类
理解:线元素
面元素
(三)平面构成的文法(重点):
识记:骨骼的概念
基本形组合
单形框架演绎的概念
形式美法则
理解:构图
分割与比例
错视
矛盾空间
应用:单形框架的演绎
(四)技法开拓(次重点)
识记:投影点
投影线
投影面
肌理
理解:材料分类
肌理分类
应用:视觉肌理制作
触觉肌理制作
第三章 色彩构成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学习色彩构成的意义、色彩构成的要素和体系、色彩心理、色彩与生活、色彩对比与调和。解决学生的色彩困惑,提升色彩搭配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并理解色彩构成的相关概念,并能应用其指导实际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色彩构成的意义(次重点):
识记:色彩构成的概念
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
色彩构成学的概念
(二)色彩构成的要素和体系(重点)
识记:色彩构成的要素
光源的概念
三原色、间色、补色
理解:色与光的关系
色温
光源显色性
色彩体系
应用:色彩的表示法
(三)色彩心理(一般):
理解:心理学角度对常用色彩的解读
(四)色彩与生活(一般):
理解:色彩与季节
色彩与味觉、嗅觉
色彩与安全性
色彩与年龄
色彩与性别
色彩与形体
色彩与音乐
色彩与印刷
(五)色彩对比与调和(重点):
识记:色彩对比的概念、种类、内容
色彩调和的概念、种类、内容
第四章 立体构成
本章介绍了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立体构成的要素、材料的构成、结构、运动与错觉、技法开拓等内容,主要研究“三维形态”的构成要素,其中包括点、线、面、体、空间等要素。要求学生了解并理解三维形态在三维空间中的呈现,并能应用其指导实际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次重点):
理解:立体构成的学习意义
(二)立体构成的要素(重点):
识记:立体构成要素的概念
立体构成要素的种类及其内容
(三)材料的构成(重点):
识记:材料构成的种类及内容
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
(四)结构(一般):
应用:仿生结构的设计应用
(五)运动与错觉(一般):
应用:运动造型的设计应用
(六)技法开拓(次重点):
理解:多面体
立体分割
集合构成
第五章 光迹构成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光艺术、“光迹构成”概念的提出及内容、光的性质与造型应用、“光运动”造型的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并理解光迹构成及相关理论,并能应用其指导实际设计。
光艺术
“光迹构成”概念的提出及内容
光的性质与造型应用
“光运动”造型的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光艺术(次重点):
识记:光艺术的相关概念
理解:造型艺术中自然光的利用
人工光的开发
光艺术的发展
应用:光源在设计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光迹构成”概念的提出及内容(重点):
识记:“光迹构成”名称的由来
光造型的基础内容
(三)光的性质与造型应用(次重点):
识记:透明的概念
反射的概念
光的干涉的概念
衍射的概念
应用:混合色在设计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镜影像在设计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四)“光运动”造型的基础(一般):
理解:余像
明灭
光迹
放电
展示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设计造型基础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和论述,是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设计造型基础、产品系统化设计、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理论,进行对工业产品设计造型分析和综合评价,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
《设计造型基础》 肖永杰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1月
《造型设计基础》 刘向东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年7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重点案例分析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设计造型基础相关理论对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对设计案例进行评价和解读,利用设计造型理论指导工业产品设计思路。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刘向东编著《造型设计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年7月第1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其中理论课2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36学时;实践课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总论 | 4 |
2 | 平面构成 | 8 |
3 | 色彩构成 | 8 |
4 | 立体构成 | 8 |
5 | 光迹构成 | 8 |
实践 | 设计造型基础的设计实践 | 72 |
总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设计造型基础可基本概括为三个阶段:以 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以 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以 为主导的设计造型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在近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脉络中,设计造型基础即以( )为其概念。
A.装饰图案 B. 三大构成 C. 设计思维 D. 用户需求
(三)多项选择题
平面构成的价值体现在 ( )。
A.基础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高效性
(四)解释概念
1. 设计造型的概念
2. 色彩对比的概念
(五)简答题
简述造型艺术中自然光的利用。
(六)论述题
举例论述混合色在设计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七、实践考核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实训项目一
具体内容:****产品造型设计
实施要求:以设计造型基础理论为依据,应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迹构成中的一个或几个内容,完成一个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设计。设计中应注意应用的造型原理、方法,以及造型与功能、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设计表达方式由设计图和说明书组成,分别说明如下:
1.设计图
1) 采用三视图或透视图均可。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应注意:第一,重点关注产品造型设计,不做结构细节设计;第二,应标注产品的材质、尺寸;第三,说明产品的使用功能。设计图上可附简略的文字说明。
2) 电子效果图,至少5张不同视角的设计效果图,能充分展示产品的整体效果、设计细节、使用方式、人机交互等内容。
2.设计报告册
1)设计报告册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①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②调研与分析(包括现况、实物调研、文献资料收集及其分析归纳)
③方案构思、多方案的对比与抉择。
④对本设计的说明(尤其是说明设计图未能表达的问题)。
⑤设计小结 (包括优缺点、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得失与收获等)
2)设计说明书应纲目清楚、文字简练、表意准确,并注意版式。
(二)实训项目二
具体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理论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的能力。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