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含实践) 课程代码:03046 0507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药药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中药学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各类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为培养中药学科技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思路。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了解中药基本理论知识的现代科学内涵,理解并掌握与常用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应考者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做习题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中药基本理论知识的现代科学内涵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2、理解并掌握各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现代研究进展。
3、掌握常用中药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现代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药理学。药理学是介绍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中药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理解并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理解学习中药药理学任务、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药理学概述(重点)
识记: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的概念。
(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次重点)
识记: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理解:现代中药药理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成果
第二章 中药药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药四气(性)的现代认识,熟悉五味理论的现代认识,了解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研究(重点)
识记: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等的影响。中药五味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间存在的规律。
理解:寒凉药、温热药对体内递质、受体、酶、分子等方面的改变
(二)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次重点)
识记:归经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动学的关系。
理解: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中药配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配伍关系研究,了解药对、饮片、组分、成分配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配伍形式及关系的现代研究(重点)
识记:中药配伍形式的研究。
理解:中药配伍关系的研究
(二)中药配伍配比的现代研究(次重点)
理解:中药配伍配比的现代研究。
第四章 中药药效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了解其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重点)
识记:药物因素中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配伍和禁忌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理解: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的内容和特点。
(二)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次重点)
理解: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
(三)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一般)
理解: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药的体内过程、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的体内过程(重点)
识记:中药药动学的概念。中药的体内过程。
理解:中药体内药量动态变化规律。
(二)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次重点)
应用:常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
第六章 中药毒理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毒理学概述(重点)
识记:中药毒理学的概念,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理解:中药急性毒性反应的中毒症状、长期毒性反应的特点、过敏反应症状、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二)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一般)
理解: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
应用:中药毒性的表现。
第七章 中成药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成药概念和基本特点,了解中成药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合理使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成药学概述及基本特点(重点)
识记:中药成药学的概念。
理解:中成药基本特点。
(二)影响中成药的因素及合理使用(一般)
理解:原药材质量和生产过程。
应用:临床合理应用。
各论
第八章 解表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解表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麻黄、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解表药的涵义和类别。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麻黄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解表药发汗、解热的特点。麻黄发汗、平喘的机制。麻黄与桂枝的配伍。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桂枝、柴胡、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桂枝、柴胡、葛根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桂枝扩血管促发汗的特点,柴胡解热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细辛、麻黄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九章 清热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清热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黄芩、黄连、金银花、牛黄、知母、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清热药的涵义和类别。黄连、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黄连、黄芩的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
应用:清热药抗病原微生物的特点。黄连抗病原微生物的特点、黄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金银花、知母、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金银花、知母、苦参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金银花抗菌、抗内毒素特点。知母解热作用特点。苦参抗肿瘤作用。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板蓝根、鱼腥草、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章 泻下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泻下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泻下药的涵义和类别。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大黄、芒硝的相须配伍。
理解:泻下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大黄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常见不良反应。
应用:泻下药泻下、利尿作用的特点。大黄泻下、抗急性胰腺炎、改善肾功能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芒硝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芒硝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芒硝抗肿瘤作用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火麻仁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一章 祛风湿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祛风湿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秦艽、五加皮、雷公藤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祛风湿药的涵义和类别。秦艽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秦艽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祛风湿药抗炎作用的特点。秦艽抗炎作用机制。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五加皮、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五加皮、雷公藤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五加皮对免疫功能的作用。雷公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炎的特点,不良反应。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独活、川乌、独活寄生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 芳香化湿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芳香化湿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广藿香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芳香化湿药的涵义和类别。广藿香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芳香化湿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广藿香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厚朴、苍术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厚朴、苍术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苍术、黄柏常用配伍。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藿香正气散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利水渗湿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茯苓、泽泻、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利水渗湿药的涵义和类别。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茯苓、白术的配伍应用。
理解:利水渗湿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茯苓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利水渗湿药利尿作用的特点。茯苓利尿作用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泽泻、茵陈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泽泻、茵陈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泽泻利尿作用的特点,茵陈保肝利胆作用的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五苓散、茵陈蒿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四章 温里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温里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附子、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温里药的涵义和类别。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功效。附子、干姜的配伍应用。
理解:温里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附子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应用:温里药对心血管、消化系统的特点。附子有效成分与受体的关系,附子助阳的机制。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肉桂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干姜、四逆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五章 理气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理气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枳实与枳壳、青皮、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理气药的涵义和类别。枳实与枳壳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枳实与枳壳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理气药对消化和心血管系统、子宫的作用特点。枳实与枳壳对胃肠、子宫、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点,有效成分与受体的关系。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陈皮、青皮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陈皮、青皮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陈皮、青皮对胃肠平滑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木香、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六章 消食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消食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山楂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消食药的涵义和类别。山楂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消食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山楂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消食药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特点。山楂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特点。
(二)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鸡内金、神曲、莱菔子、保和丸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七章 止血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止血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止血药的涵义和类别。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止血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三七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止血药止血作用的特点。三七止血、抗血栓作用。
(二)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槐花、白及、云南白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八章 活血化瘀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活血化瘀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丹参、川芎、莪术、银杏叶、延胡索、益母草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活血化瘀药的涵义和类别。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丹参、三七的配伍应用。
理解:活血化瘀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丹参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的作用特点。丹参抗心肌缺血、抗血栓的作用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川芎、延胡索、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川芎、延胡索、益母草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川芎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延胡索镇痛作用、益母草对子宫的作用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银杏叶、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十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桔梗、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涵义和类别。半夏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半夏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作用的特点。半夏镇咳、镇吐和催吐、抗早孕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桔梗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桔梗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桔梗祛痰、抗炎作用的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川贝母、苦杏仁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十章 安神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安神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酸枣仁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安神药的涵义和类别。酸枣仁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安神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酸枣仁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远志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远志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远志祛痰作用的特点。
第二十一章 平肝息风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平肝息风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天麻、钩藤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平肝息风药的涵义和类别。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天麻、钩藤的配伍应用。
理解:平肝息风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天麻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天麻镇静作用的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钩藤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钩藤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钩藤降压作用特点。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牛黄、地龙、天麻钩藤饮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十二章 开窍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开窍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开窍药的涵义和类别。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开窍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麝香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冰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冰片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石菖蒲、苏合香、安宫牛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十三章 补虚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补虚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甘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补虚药的涵义和类别。人参、黄芪、甘草、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补虚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人参、黄芪、甘草、当归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应激、延缓衰老的作用特点。甘草激素样作用、抗溃疡、解毒的作用特点。当归对子宫的作用特点。
(二)常用药物(次重点)
识记:熟地、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熟地、淫羊藿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三)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何首乌、枸杞子、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十四章 收涩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收涩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掌握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重点)
识记:收涩药的涵义和类别。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功效。
理解:收涩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
应用:收涩药收涩作用热点。五味子保肝作用特点。
(二)其他药物(一般)
识记:山茱萸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十五章 攻毒杀虫止痒方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攻毒杀虫止痒药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及主要药物(次重点)
识记: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涵义和类别。雄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理解:攻毒杀虫止痒药主要药理作用概述。
(二)其他药物
识记:川楝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中药药理学》(新世纪第五版),彭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6月;《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王鑫国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年3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陆茵主编《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5学分,其中理论课4学分,建议助学不少于72学时;实践课1学分,建议助学不少于18学时。
理论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绪论 | 0.5 |
第二章 | 中药药性 | 1 |
第三章 | 中药配伍 | 1 |
第四章 | 中药药效学 | 1 |
第五章 | 中药药动学 | 1 |
第六章 | 中药毒理学 | 0.5 |
第七章 | 中成药学 | 0.5 |
第八章 | 解表方药 | 5 |
第九章 | 清热方药 | 6 |
第十章 | 泻下方药 | 3 |
第十一章 | 祛风湿方药 | 3 |
第十二章 | 芳香化湿方药 | 3 |
第十三章 | 利水渗湿方药 | 4 |
第十四章 | 温里方药 | 5 |
第十五章 | 理气方药 | 4 |
第十六章 | 消食方药 | 3 |
第十七章 | 止血方药 | 4 |
第十八章 | 活血化瘀方药 | 4 |
第十九章 |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 3 |
第二十章 | 安神方药 | 3 |
第二十一章 | 平肝息风方药 | 3 |
第二十二章 | 开窍方药 | 3 |
第二十三章 | 补虚方药 | 8 |
第二十四章 | 收涩方药 | 2 |
第二十五章 | 攻毒杀虫止痒方药 | 0.5 |
合 计 | 72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 %、"理解"为 50 %、"应用"为 30 %。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如: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镇静 B.镇咳、祛痰 C.止泻、止血 D.利尿消肿 E.降血压
(二)多项选择题
如 :因含有脂肪油类成分而产生泻下作用的是:( )
A.大黄 B.芒硝 C.火麻仁 D.芫花 E.郁李仁
(三)判断题
如:丹参所含的脂溶性成分黄酮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四)简答题
如:请简述大黄泻下作用机制。
(五)论述题
请阐述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学作用。
七、实践考核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
具体内容: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捉持和给药方法
熟悉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熟悉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实施要求:了解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
(二)泻下药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具体内容:药物对实验小鼠碳墨肠推进的影响
实施要求:药量换算、实验动物捉持和给药、实验动物解剖、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三)止咳化痰平喘药实验
具体内容:药物对酚红排泌的影响
实施要求:药量换算、实验动物捉持和给药、实验动物解剖、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使用、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四)祛风湿药抗炎实验
具体内容:药物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的影响
实施要求:药量换算、实验动物捉持和给药、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五)活血化瘀药镇痛实验
具体内容:药物对实验动物痛阈值的影响
实施要求:药量换算、实验动物捉持和给药、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使用、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