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成药学 课程代码:05079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和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运用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既涉及中医学知识,又涉及药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成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配伍意义、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鉴别应用等,具备分析常用中成药、临证合理应用常用中成药的能力。巩固学生的中药学专业思想和对医药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使学生认识到中成药在治疗临床疾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体会“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真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中药学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对《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成药学的概念、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则治法、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等。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中成药及中成药学的基本概念、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治则治法;能够掌握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能够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防治以及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成药学的概念(次重点):
理解:中成药概念。
中成药学概念。
(二)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则治法(次重点):
理解:中成药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中成药的治则治法: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三)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次重点):
记忆:中成药合理应用原则。
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四)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一般):
理解:影响中成药疗效的药材因素。
生产过程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中成药剂型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中成药应用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第二章 解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解表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解表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解表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解表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桂枝合剂、九味羌活丸、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胶囊、双黄连合剂、参苏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桂枝合剂、九味羌活丸、桑菊感冒片、参苏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解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解表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解表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解表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辛温解表类:
识记:桂枝合剂、九味羌活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桂枝合剂、九味羌活丸、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桂枝合剂、九味羌活颗粒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
(三)辛凉解表类
识记: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双黄连合剂、羚羊感冒胶囊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胶囊、双黄连合剂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
(四)扶正解表类
记忆:参苏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参苏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参苏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三章 表里双解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表里双解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表里双解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表里双解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表里双解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葛根芩连丸、双清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葛根芩连丸、防风通圣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表里双解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表里双解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表里双解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表里双解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解表清里类:
识记:葛根芩连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双清口服液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葛根芩连丸、双清口服液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葛根芩连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解表攻里类
识记:防风通圣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防风通圣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四章 泻下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泻下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泻下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泻下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泻下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通便宁片、当归龙荟丸、麻仁胶囊、增液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舟车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麻仁胶囊、舟车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泻下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泻下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泻下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泻下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寒下类:
识记:通便宁片、当归龙荟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通便宁片、当归龙荟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润下类:
识记:麻仁胶囊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增液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麻仁胶囊、增液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麻仁胶囊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峻下类:
记忆:舟车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舟车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舟车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五章 清热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清热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清热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清热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清热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一清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芩连片、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牛黄至宝丸、西黄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龙胆泻肝丸、西黄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清热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清热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清热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清热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清热泻火解毒类:
识记:龙胆泻肝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黄连上清丸、一清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芩连片、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牛黄至宝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一清颗粒、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芩连片、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牛黄至宝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龙胆泻肝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解毒消癥类:
识记:西黄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西黄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西黄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六章 祛暑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祛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祛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祛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祛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六一散、甘露消毒丸、藿香正气水、保济丸、清暑益气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六一散、藿香正气水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祛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祛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祛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祛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祛暑除湿类:
识记:六一散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甘露消毒丸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六一散、甘露消毒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六一散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祛暑解表类:
识记:藿香正气水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保济丸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藿香正气水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清暑益气类:
记忆:清暑益气丸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清暑益气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七章 温里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温里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温里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温里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温里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理中丸、小建中合剂、香砂养胃颗粒、良附丸、附子理中丸、参附注射液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理中丸、小建中合剂、四逆汤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温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温里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温里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温里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温中散寒类:
识记:理中丸、小建中合剂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香砂养胃颗粒、良附丸、附子理中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理中丸、小建中合剂、香砂养胃颗粒、良附丸、附子理中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理中丸、小建中合剂的主治、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回阳救逆类:
识记:参附注射液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参附注射液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八章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杏苏止咳颗粒、通宣理肺片、清肺抑火丸、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橘红丸、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膏、小青龙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嗽定喘口服液、降气定喘丸、人参保肺丸、固本咳喘片、蛤蚧定喘丸、苏子降气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杏苏止咳颗粒、清肺抑火丸、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小青龙胶囊、止嗽定喘口服液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散寒止咳类:
识记:杏苏止咳颗粒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通宣理肺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杏苏止咳颗粒、通宣理肺片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杏苏止咳颗粒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清肺止咳类:
记忆:清肺抑火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橘红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清肺抑火丸、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橘红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清肺抑火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润燥止咳类:
记忆: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蜜炼川贝枇杷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膏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止咳平喘类:
记忆:小青龙胶囊、止嗽定喘口服液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定喘丸、人参保肺丸、固本咳喘片、蛤蚧定喘丸、苏子降气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青龙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嗽定喘口服液、降气定喘丸、人参保肺丸、固本咳喘片、蛤蚧定喘丸、苏子降气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小青龙胶囊、止嗽定喘口服液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九章 开窍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开窍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开窍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开窍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开窍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安宫牛黄丸、清开灵口服液、紫雪散、苏合香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开窍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开窍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开窍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开窍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清热开窍类:
识记:安宫牛黄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清开灵口服液、紫雪散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安宫牛黄丸、清开灵口服液、紫雪散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安宫牛黄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化痰开窍类:
识记:苏合香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苏合香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苏合香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章 补益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补益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补益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补益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补益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健脾生血颗粒、人参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河车大造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青蛾丸、龟鹿二仙膏、生脉饮、消渴丸、人参固本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生脉饮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补益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补益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补益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补益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补气类:
识记: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参苓白术散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补血类:
识记: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四物合剂、当归补血口服液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气血双补类:
记忆:八珍颗粒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健脾生血颗粒、人参归脾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八珍颗粒、健脾生血颗粒、人参归脾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八珍颗粒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补阴类:
记忆: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知柏地黄丸、左归丸、河车大造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河车大造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六)补阳类:
记忆: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济生肾气丸、青蛾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桂附地黄丸、右归丸、济生肾气丸、青蛾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七)阴阳并补类:
记忆:龟鹿二仙膏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龟鹿二仙膏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八)气阴双补类:
记忆:生脉饮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消渴丸、人参固本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生脉饮、消渴丸、人参固本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生脉饮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一章 固涩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固涩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固涩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固涩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固涩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玉屏风胶囊、缩泉丸、金锁固精丸、四神丸、固本益肠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玉屏风胶囊、缩泉丸、金锁固精丸、四神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固涩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固涩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固涩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固涩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固表止汗类:
识记:玉屏风胶囊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重点)。
理解:玉屏风胶囊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玉屏风胶囊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涩精止遗类:
识记:缩泉丸、金锁固精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缩泉丸、金锁固精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缩泉丸、金锁固精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涩肠止泻类:
记忆:四神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固本益肠片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四神丸、固本益肠片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四神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二章 安神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安神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安神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安神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安神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片、柏子养心丸、枣仁安神液、解郁安神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片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安神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安神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安神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安神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重镇安神类:
记忆:朱砂安神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朱砂安神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朱砂安神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养心安神类:
记忆:天王补心片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柏子养心丸、枣仁安神液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天王补心片、柏子养心丸、枣仁安神液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天王补心片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解郁安神类:
记忆:解郁安神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解郁安神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三章 活血类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活血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活血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活血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活血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复方丹参片、丹七片、消栓通络胶囊、逐瘀通脉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九气拈痛丸、心可舒胶囊、麝香保心丸、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活血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活血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活血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活血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活血化瘀类:
记忆:复方丹参片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丹七片、消栓通络胶囊、逐瘀通脉胶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复方丹参片、丹七片、消栓通络胶囊、逐瘀通脉胶囊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复方丹参片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活血行气类:
记忆:血府逐瘀口服液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九气拈痛丸、心可舒胶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血府逐瘀口服液、九气拈痛丸、心可舒胶囊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血府逐瘀口服液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益气活血类:
记忆:麝香保心丸、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麝香保心丸、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化瘀通脉类:
记忆:通心络胶囊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重点)。
理解:通心络胶囊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四章 理气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理气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理气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理气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理气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四逆散、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木香顺气丸、越鞠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四逆散、左金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理气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理气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理气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理气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理气疏肝类:
记忆:四逆散、左金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四逆散、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四逆散、左金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理气和中类:
记忆:木香顺气丸、越鞠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木香顺气丸、越鞠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五章 止血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止血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止血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止血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掌握槐角丸、止血定痛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止血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理解:止血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止血类:
记忆:槐角丸、止血定痛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槐角丸、止血定痛片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六章 消食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消食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消食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食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消食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开胃健脾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消食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消食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消食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消食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消食导滞类:
记忆: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健脾消食类:
记忆:开胃健脾丸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开胃健脾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七章 治风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治风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治风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治风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治风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川芎茶调散、正天丸、天麻钩藤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川芎茶调散、天麻钩藤颗粒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治风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治风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治风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治风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疏散外风类:
记忆:川芎茶调散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正天丸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重点)。
理解:川芎茶调散、正天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川芎茶调散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平息内风类:
记忆:天麻钩藤颗粒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天麻钩藤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天麻钩藤颗粒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八章 祛湿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祛湿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祛湿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祛湿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祛湿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风湿骨痛丸、八正合剂、三金片、癃闭舒胶囊、消炎利胆片、香连丸、五苓散、萆薢分清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八正合剂、香连丸、五苓散、萆薢分清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祛湿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祛湿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祛湿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祛湿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散寒除湿类:
记忆:风湿骨痛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风湿骨痛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清热祛湿类:
记忆:八正合剂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三金片、癃闭舒胶囊、消炎利胆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八正合剂、三金片、癃闭舒胶囊、消炎利胆片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八正合剂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清热避秽止泻类:
记忆:香连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香连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香连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消肿利湿类:
记忆:五苓散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五苓散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五苓散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六)扶正祛湿类:
记忆:萆薢分清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萆薢分清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萆薢分清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十九章 外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外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外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外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外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牛黄醒消丸、连翘败毒丸、当归苦参丸、生肌玉红膏、地榆槐角丸、京万红软膏、小金丸、乳癖消胶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牛黄醒消丸、地榆槐角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外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外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外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外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清热治疮类:
记忆:牛黄醒消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连翘败毒丸、当归苦参丸、生肌玉红膏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牛黄醒消丸、连翘败毒丸、当归苦参丸、生肌玉红膏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牛黄醒消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清解收敛类:
记忆:地榆槐角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京万红软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地榆槐角丸、京万红软膏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地榆槐角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散结消肿类:
记忆:小金丸、乳癖消胶囊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金丸、乳癖消胶囊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二十章 妇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妇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妇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妇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妇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八珍益母丸、少腹逐瘀颗粒、更年安片、七制香附丸、乌鸡白凤丸、千金止带丸、妇科千金片、保妇康栓、生化丸、下乳涌泉散、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生化丸、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妇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妇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妇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妇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调经类:
记忆: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八珍益母丸、少腹逐瘀颗粒、更年安片、七制香附丸、乌鸡白凤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八珍益母丸、少腹逐瘀颗粒、更年安片、七制香附丸、乌鸡白凤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安坤颗粒、艾附暖宫丸、固经丸、八珍益母丸、少腹逐瘀颗粒、更年安片、七制香附丸、乌鸡白凤丸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止带类:
记忆:千金止带丸、妇科千金片、保妇康栓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千金止带丸、妇科千金片、保妇康栓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产后康复类:
记忆:生化丸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下乳涌泉散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生化丸、下乳涌泉散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生化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活血消癥类:
记忆: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桂枝茯苓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桂枝茯苓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二十一章 儿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儿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儿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儿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儿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泻速停颗粒、小儿消食片、健脾消食丸、小儿咳喘灵颗粒、清宣止咳颗粒、鹭鸶咯丸、龙牡壮骨颗粒、牛黄抱龙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牛黄抱龙丸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儿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儿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儿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儿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解表类:
记忆: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止泻类:
记忆:小儿泻速停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儿泻速停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消导类:
记忆:小儿消食片、健脾消食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儿消食片、健脾消食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五)治咳喘类:
记忆:小儿咳喘灵颗粒、清宣止咳颗粒、鹭鸶咯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小儿咳喘灵颗粒、清宣止咳颗粒、鹭鸶咯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六)补虚类:
记忆:龙牡壮骨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龙牡壮骨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七)镇惊息风类:
记忆:牛黄抱龙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牛黄抱龙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牛黄抱龙丸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二十二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眼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眼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眼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眼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明目蒺藜丸、八宝眼药散、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眼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眼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眼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眼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清热类:
记忆:明目蒺藜丸、八宝眼药散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明目蒺藜丸、八宝眼药散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扶正类:
记忆: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二十三章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耳鼻口腔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掌握耳聋丸、耳聋左慈丸、千柏鼻炎片、藿胆丸、辛芩颗粒、桂林西瓜霜、玄麦甘桔含片、黄氏响声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分类(一般)。
耳鼻口腔科中成药各类的功能、主治(一般)。
理解:耳鼻口腔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治耳病类:
记忆:耳聋丸、耳聋左慈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耳聋丸、耳聋左慈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三)治鼻病类:
记忆:千柏鼻炎片、藿胆丸、辛芩颗粒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千柏鼻炎片、藿胆丸、辛芩颗粒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四)治咽喉病类:
记忆:桂林西瓜霜、玄麦甘桔含片、黄氏响声丸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桂林西瓜霜、玄麦甘桔含片、黄氏响声丸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二十四章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骨伤科中成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使用骨伤科中成药奠定基础。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骨伤科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使用注意。掌握七厘散、接骨七厘片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掌握七厘散的药物组成、配伍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
识记:骨伤科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次重点)。
理解:骨伤科中成药的使用注意(次重点)。
(二)骨伤科类:
记忆:七厘散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接骨七厘片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重点)。
理解:七厘散、接骨七厘片的主治、使用注意(重点)。
七厘散的配伍意义(次重点)。
应用:功能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重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所学中成药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其临床应用,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临证应用能力的高层次要求;结合中成药的功能和主治,联系实际,对功能相似中成药进行鉴别,能综合运用所学中成药的知识,对其临床应用作出全面的分析比较,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中成药学》(第3版) 杜守颖,崔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年7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分类,常用中成药的功用、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结合功能和主治,联系实际,对功能相似中成药进行鉴别。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应用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张金莲、陈军主编《中成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年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5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90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总论 | 4 |
2 | 解表中成药 | 5 |
3 | 表里双解中成药 | 2.5 |
4 | 泻下中成药 | 3 |
5 | 清热中成药 | 6 |
6 | 祛暑中成药 | 2 |
7 | 温里中成药 | 2.5 |
8 | 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药 | 7.5 |
9 | 开窍中成药 | 2 |
10 | 补益中成药 | 9 |
11 | 固涩中成药 | 3 |
12 | 安神中成药 | 3 |
13 | 活血类中成药 | 5 |
14 | 理气中成药 | 3.5 |
15 | 止血中成药 | 1 |
16 | 消食中成药 | 2 |
17 | 治风中成药 | 2 |
18 | 祛湿中成药 | 4 |
19 | 外科常用中成药 | 4 |
20 | 妇科常用中成药 | 7 |
21 | 儿科常用中成药 | 5 |
22 | 眼科常用中成药 | 2 |
23 | 耳鼻喉口腔科常用中成药 | 4 |
24 |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 1 |
总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 填空题
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宜首选的中成药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功能的中成药是( )。
A.通宣理肺丸 B.清肺抑火丸 C.二母宁嗽丸 D.小青龙胶囊 E.急支糖浆
(三)多项选择题
关于消渴丸的使用注意,说法正确的是( )
A.孕妇慎用
B.阴阳两虚消渴者慎用
C.服用本品时禁止加服磺酰脲类治疗糖尿病药物
D.脾胃虚弱者慎用
E.服药期间忌食肥甘、辛辣食物,控制饮食
(四) 判断题
通心络胶囊主治气阴两虚,血瘀络阻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 )
(五)简答题
什么是解表中成药?简述解表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六)论述题
参苓白术丸与济生肾气丸均可用于水肿,两者如何鉴别应用?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