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 课程代码:0542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的一门必考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设计意识、设计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设计史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考生对现代设计的历史认知,是学生学习现代设计史的理论指导和认知依据。
现代设计史具有“以史为主、史论结合”的特点,能让学生较为广泛的接触不同时期现代设计的代表作品和经典案例,增强设计文化意识,了解世界多元化,与时俱进,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赏能力和选择判断能力。重在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现代设计史概述及相关基础知识,回顾现代设计启蒙时期的新旧工艺美术运动,认知现代设计成型时期的包豪斯、装饰艺术运动等,熟悉现代设计成熟时期中各个国家的现代设计进程,分析现代设计繁荣时期中各个国家的现代设计特征,以及知晓现代设计多元时期新出现的多种新趋势。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有密切的联系,是重要理论知识课,为毕业环节起理论补充的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现代设计概述和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的诞生。重点是掌握现代设计释义、现代设计的类型认知、现代设计的原则和现代设计思想的萌芽。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设计释义、工业革命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活动中对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概述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现代设计概述
1.设计释义(次重点)
识记: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理解:有设想、规划、计划的含义。
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2.现代设计释义(重点)
识记:对生活及工作用品(含工具)、环境及信息传达方式的创造、美化与提升。
理解:运用多种手段和多学科知识科学地、艺术化地、人性化地及可持续性地解决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乃至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
3.现代设计的类型认知(重点)
识记: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
理解: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主要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影视设计等。
工业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产品的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是工业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生活空间。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
4.现代设计的原则(重点)
识记:现代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工艺与技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是对人类生存生活用品、环境及信息传达方式的设计、处理、美化与提升,是一门涉及科技、经济、艺术、创造、心理、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交叉型、系统型的实用性学科。
理解:现代设计的四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应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原则。
(二)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的诞生
1.工业革命(次重点)
识记:设计文化由此又步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围绕机器和机器生产而设计的时代-工业设计时代诞生了。以工业设计的出现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设计的阶段。
理解:一是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
二是新能源动力、新材料
三是设计与制造、销售完全分离
四是大众化、民主化的设计
五是设计的现状显然与代表社会进步的生产方式不同步。
2.现代设计思想的萌芽(重点)
识记:缺少从整体出发的工业品的设计,这成为现代设计运动产生的前奏
理解:英国著名的评论家和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0-1900),拉斯金的理论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重要的理论基础,他本人成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理论先驱。
德国建筑家哥德弗雷特·谢姆别尔(Gottfried Sempell)是德国第一个提出设计革命的人。
法国列昂·德·拉伯德(Leon de Laborde)是法国设计思想的奠基人,其主张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法国新艺术运动。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国的现代设计、美国的现代设计和北欧的现代设计。重点是掌握新艺术运动等知识。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与现代设计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学习中提升对启蒙时期的准确理解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1.威廉·莫里斯(次重点)
识记: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英国著名建筑师、画家、工艺美术家、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理解:莫里斯装饰应强调形式与功能,成为了拉斯金“向自然学习”主张的实践者,也成为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典型特征。
2.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内容(次重点)
识记:设计范围包括家具、陶瓷、金工、纺织、印刷及书籍装帧等。
理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拉斯金、莫里斯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倡导下,提出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追求自然纹样的装饰动机。
(二) 新艺术运动(重点)
识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是继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又一次设计运动。
理解: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用流动的、有韵律的波浪起伏的线或外形轮廓塑造形体的曲线形风格,这是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二是以简洁、抽象的直线和方格有规律结合的直线型风格。这以英国的“格拉斯哥”学派为代表。
应用:在设计实践中鉴别或熟练应用新艺术运动的表现风格。
1.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识记: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其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
理解: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 埃菲尔(1832-1923)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就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精彩之作。
2.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识记:比利时是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主要设计组织有1884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克多·霍塔(1867-1947年)、亨利·凡·德·威尔德(1863-1957年)、普里瓦特-里夫蒙特(1861-1936)等人。
理解:霍塔的代表作品是泰塞尔旅馆(Hotel Tassel)和布鲁塞尔人民宫。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对新艺术运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设计原则为“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秩序明确清楚”,达到“工业与艺术”的结合。
3.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识记:英国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查尔斯.R.麦金托什(1868-1928),在建筑上的代表作是格拉斯哥艺术学校主楼和图书馆。平面设计的代表有奥伯利·比亚兹莱(1872-1898)、查尔斯·里克茨(1866-1931)等人。
理解:英国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具有如下特点:自然主义风格、大量采用黑白线条、卷草花纹和曲线装饰、受日本装饰风格影响等。
4.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识记: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瑟夫·奥尔布里希(1867-1908)和约瑟夫·霍夫曼(1870-1956)等人。
5.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识记:安东尼·高迪(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人物。
理解:高迪最著名的作品是圣家族教堂和米拉公寓。
(三)德国的现代设计
1.青年风格和德意志制造同盟(次重点)
识记:德国建筑家哥德弗莱德·谢姆别尔成为德国第一个主张设计革命的人。
理解:青年风格是德国新艺术运动的典型风格。代表人物有里查德·里默施密德(1868-1957)和奥托·埃克曼(1865-1902)等人。
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是德意志制造同盟(Deutscher Werkbund,DWB)。
2.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重点)
识记:彼得·贝伦斯(1869-1940)于1893年成为德国“青年风格”组织的成员,
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第一个改革产品设计使之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设计师。
(四)美国的现代设计
1.芝加哥学派(重点)
识记:芝加哥学派强调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体现了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主要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 沙利文(1856-1924)、弗兰克· 赖特(1869-1959)等。
理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路易斯·沙利文,他设计了100多幢摩天大楼。
应用:在专业设计实践中鉴别或熟练应用芝加哥学派的表现风格。
2.美国的生产制造体系(次重点)
识记:大规模、批量化的生产方式
产品零配件的通用性
大型机械装置
建立市场体系
(五)北欧的现代设计(一般)
理解:北欧设计具备崇尚朴实自然、忠实于自然材料的平民化风格、手工艺传统精神与大工业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第三章 现代设计的成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现代主义运动、包豪斯、装饰艺术运动、美国工业设计,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英国和北欧的现代设计。重点是掌握包豪斯的知识。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代主义运动、包豪斯、装饰艺术运动、美国工业设计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学习中加强对现代设计成型时期的准确理解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现代主义运动(次重点)
识记:包括政治意识、哲学思想、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全面的社会运动。
理解:现代主义思想是20世纪现代设计的核心。
1.新建筑运动
识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建筑设计的革新。
理解: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兰克·赖特,德国的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瑞士的勒·柯布西耶和芬兰的阿尔瓦·阿尔图等。“新建筑”六原则。
2.荷兰风格派运动
识记:风格派的创作和设计思想对机器美学的形成产生影响。
理解:主要代表人物除杜斯博格外,还有P.蒙德里安(1872-1944)、格里特·里特维特(1888-1964)等。
3.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识记: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和设计流派。
理解:其主要代表有埃尔· 李西斯基(1890-1941)、弗拉吉米尔· 塔特林(1885-1953)、卡西米·马列维奇(1878-1935)等人。
4.现代主义的实质和内容
识记:①现代主义设计是民主主义的。
②现代主义设计是建立在大工业机器生产之上的。
③机械化时代的设计美学。
④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内核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二) 包豪斯(重点)
识记: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理解:现代主义思想是20世纪现代设计的核心。
应用:能够在专业设计作品中灵活融入包豪斯风格的表现特征、表现形式。
1.沃尔特·格罗佩斯
识记:包豪斯的奠基人。
理解: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他认为只有将机器作为手段才能创造出建筑与设计的新形式。
2.包豪斯
识记:包豪斯的原则。①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②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理解: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魏玛时期和德骚时期。
3.魏玛时期
识记:1919-1925年,双轨制教学体系。
理解:摸索的时期。
4.德骚时期
识记:1925-1933年,双轨制教学体系。
理解:是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现代设计的国际中心。
5.包豪斯的影响
识记:①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面貌。②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体系和模式。③间接促进了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④影响德国现代设计的面貌和特征。
(三) 装饰艺术运动(次重点)
识记: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理解: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
1.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识记:集中体现在巴黎的家具设计上。
理解:装饰艺术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有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1879-1933)、艾林·格雷(1879-1976)等。
2.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识记:主要体现在建筑、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装饰绘画等方面,是建筑引导型的设计运动。
理解:装饰动机与新材料的混合采用成为美国式装饰艺术运动的典型特征。
3.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识记:真正意义上的装饰艺术运动。
理解: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装饰艺术品、实用品设计上。
(四) 美国工业设计(次重点)
1.美国工业设计师
识记:1938年“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简称IDSA)成立。
理解:华特·多文·蒂格(1883-1960)、亨利·德雷福斯(1904-1972)、诺曼·贝尔·盖茨(1893-1958)、雷蒙德·罗维(1893-1986)。
2.流线型运动
识记: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样式设计运动。
理解: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形,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五) 德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设计(次重点)
识记:国家的标准化、规范化运动。
理解:客观上对提高德国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工业产品设计起了积极作用。
(六) 意大利和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设计(次重点)
1.意大利
识记:代表性人物是吉奥·庞蒂(1891-1979年)。
2.英国
识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弗兰克·皮克(1878-1941)。
理解: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模式是特有的政府扶持型。
(七)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次重点)
识记:瑞典、丹麦和芬兰。
理解:特征是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文内涵。
1.瑞典
识记:1900年瑞典设计协会成立。
理解:北欧最早出现设计运动的国家。
2.丹麦
识记:家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有卡尔·克兰特。
灯具设计的代表人物有保罗·海宁森(1894-1967)
3.芬兰
识记:最有影响的设计人物是阿尔瓦·阿尔图(1898-1976)。
理解:北欧最晚出现设计运动的国家。
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美国、意大利、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日本的现代设计。重点是掌握美国现代设计和乌尔姆学院的知识。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个国家现代设计和乌尔姆学院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学习中加强对现代设计成熟时期的准确理解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美国现代设计(重点)
1.计划废止制
识记:①功能性废止②款式性废止③质量性废止。
理解: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的产品。
2.家具、室内设计
识记:代表人物有查尔斯·依姆斯(1907-1978)和乔治·尼尔森(1908-1986)等。
理解:强调家具的可移动组合的有机设计风格。
应用:在家具设计创意中融入“可移动”、“组合”、“有机设计风格”。
3.飞机设计与人机工学
识记:美国著名设计师德雷福斯出版了《为人的设计》和《人体尺度测量》。
理解:工业设计更加重视设计中的功能性、经济性和宜人性等因素。
应用:基于人机工学进行工业设计的创意实践。
4.反“计划废止制”
识记:代表人物艾略特·诺伊斯(1910-1977)。
(二) 意大利现代设计(次重点)
识记:20世纪40、50年代是意大利的重建时期。
理解:奠定意大利现代设计面貌的重要阶段。
(三) 英国现代设计(次重点)
识记:商业美术与工业设计是英国非官方的最权威的设计师组织。
理解:对英国战后巩固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 乌尔姆学院(重点)
识记:1953年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
理解:继包豪斯之后德国历史上又一座著名而影响巨大的设计学院。首任院长是瑞士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1908-1994)。学院促进了重理性、重功能、重质量、重技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模式的形成。
应用:在设计中强化“理性、功能、质量和技术”的思维。
(五)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次重点)
识记:瑞典“现代家具之父”是卡尔·马姆斯登。丹麦设计国际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汉斯· 华格纳(1914-2007)。芬兰家具设计最著名的设计师是伊马利·塔皮奥瓦拉与安蒂·鲁梅斯涅米。
(六) 日本现代设计(次重点)
识记:现代化运动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后。20世纪50年代进入现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理解:里程碑事件:1951年千叶大学工业设计系成立和1952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成立。
第五章 现代设计的繁荣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现代设计。重点是掌握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的相关知识。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个国家现代设计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学习中掌握对现代设计相关案例的准确理解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识记:20世纪60-70年代现代设计繁荣时期的特点包括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大众消费及审美观的变化、欧日美为主的三大阵营的基本格局的形成。(重点)
(二) 意大利现代设计(重点)
识记:20世纪50年代是基本形成时期,60-70年代是大幅发展时期,并引导世界设计潮流的时代。意大利第一代设计师为吉奥·庞蒂、埃特·索扎斯、卡罗·斯科帕等,新一代设计师为罗德夫·布勒托、卓·柯伦波和马利奥·贝里尼等。
理解:意大利的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汽车设计、电话机设计的案例。
应用:熟知意大利设计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三) 日本现代设计(重点)
识记:20世纪40-50年代是恢复时期,60年代是高度发展时期。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会。特点是与传统文化、传统设计的和谐共处,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理解:日本的汽车设计、家用电器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的案例。
应用:熟知日本设计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四) 美国现代设计(重点)
识记: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产品的设计和更新换代。
理解:美国的公共交通设计、大型航空设施设计、国际性商业公司的案例。
应用:熟知美国设计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五) 英国现代设计(重点)
识记:20世纪60年代波普设计风格。概念、内涵、特点。
理解:英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广告设计的案例。
应用:熟知英国设计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六) 其他欧洲国家的现代设计(一般)
1.德国的现代设计
识记:20世纪60年代多元化发展、特点。
理解: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的案例。
2.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
理解:芬兰、丹麦、挪威、瑞典的发展案例。
3.荷兰的现代设计
识记:采用私人企业与国家企业双轨制的模式。
理解:荷兰工业设计的案例。
4.法国的现代设计
理解:独立事务所的设计案例。
第六章 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孟菲斯设计运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风格、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现代设计、人性化设计和设计人性化。重点是掌握孟菲斯设计运动、人性化设计和设计人性化的相关知识。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代设计多元时期等基础常识。能够在具体设计学习中掌握对现代设计相关案例的准确理解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识记:20世纪80-90年代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特点包括一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分析和探索;二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给现代设计以巨大影响;三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的探索;企业形象系统设计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在企业竞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重点)
(二) 孟菲斯设计运动(重点)
识记:索扎斯的思想是孟菲斯设计运动的基本思想。
理解:索扎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孟菲斯设计运动重的相关案例。
应用:掌握孟菲斯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要点,并应用于相关设计实践中。
(三) 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现代设计(一般)
识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设计。
理解: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设计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现代设计的手段、方法和程序,而且改变了现代设计的材料、范围和理念。
(四) 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风格(一般)
识记:风格特征为采用历史主义、古典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折中手法进行处理,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装饰细节处理的含糊性。
理解: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对于经典现代主义的各种批判活动,其中包括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它实际上包括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和后现代时期的其他设计风格两个方面的内容。
2.建筑风格
理解:基本特征是运用建筑设计的造型特点、装饰细节及其他设计语汇来进行产品设计,使产品具有建筑设计的特征和风格。
3.高科技风格
理解:高科技风格又称为高技术风格,它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4.高科技风格
理解:是一种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它常以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的设计为基础,然后进行肆意嘲弄,通过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了设计师对工业化、高科技的厌恶和困惑。
5.微电子风格
理解:是微电子处理器进入产品设计之后出现的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
6.减少主义风格
理解: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减少主义风格又称为简约主义风格,其特征是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
7.解构主义风格
理解: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8.新现代主义风格
理解: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性特征。。
(五)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现代设计(一般)
识记: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设计
识记:Reduce(减少用料)、Recycle(回收再生)和Reuse(重复使用)。
2.生态设计
识记:“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的循环。
3.循环设计
识记:一是最大限度增加材料的多次利用率;二是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4.组合设计
识记:基于循环设计而产生的组合设计,是实现产品循环设计的方式之一。
(六) 人性化设计和设计人性化(重点)
识记:在保持科学的结构和合理的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中注入“人性化”(情感的、心理的、伦理道德的、历史文化的)因素
应用:掌握人性化设计和设计人性化的方法,并用于指导设计实践。
1.设计人性化之趋向
识记: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满足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对弱势人群用品设计倾注热情,设计师设计思维的人性化。
2.设计人性化之原因
识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对于设计理性化的反拨。
3.设计人性化之表达
识记:以情动人,以义感人,以名诱人。
4.设计人性化之思考
识记:设计人性化以功能性为前提,设计人性化是设计中“人化”与“物化”的统一,设计人性化是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平衡剂,设计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防火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现代意识对其理论价值和缺陷不足予以分析和评价,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同时能确立企业的市场阶层地位,使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巩固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巩固企业品牌产品的现状。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现代设计史(第2版),陈鸿俊,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现代设计史概述、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现代设计的成型时期、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现代设计的繁荣时期、现代设计的多元时期等内容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对“计划废止制”的理解,能够梳理出功能性废止、款式性废止和质量性废止的关键词,能够理解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的产品等,从而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效益等。要通过完成相应的练习题,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3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54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绪论 | 4 |
2 | 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9 |
3 | 现代设计的成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 12 |
4 | 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 11 |
5 | 现代设计的繁荣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 9 |
6 | 现代设计的多元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 9 |
总计 | 54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用流动的、有韵律的波浪起伏的线或外形轮廓塑造形体的 风格,这是新艺术运动 的风格;二是以简洁、抽象的直线和方格有规律结合的 风格。
(二)单项选择题
在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计划废止制”不包括( )。
A.功能性废止
B.款式性废止
C.风格性废止
D.质量性废止
(三)多项选择题
在现代设计的成型时期,包豪斯的原则包括( )。
A.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
B.加强机械化时代的设计美学。
C.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D.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四)名词解释
1.波普设计风格
2.生态设计
(五)简答题
简述包豪斯的影响。
(六)论述题
请谈谈你对魏玛时期的包豪斯采取“双轨制教学体系”的成功意义。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