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0552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21:33:43 人看过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高自考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课程代码:0552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药用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功效的植物和作医药生产用的植物原料的学科。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份和医疗用途的科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植物学、动物学、化学、中药学以及中医学等多学科的集合体。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药用植物资源普查、生药鉴定、质量评价、中药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

2、掌握植物组织的种类,了解维管束及其类型。

3、掌握植物器官的形态和构造。

4、掌握植物分类的等级、植物学名的构成、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熟悉植物界的分门别类;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了解藻类、菌类、地衣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裸子植物门的特征。

5、掌握生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反应,生药炮制的目的、生药的鉴定依据和方法、重点药物的基源、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和功效。

6、熟悉次重点药的生药基源、突出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和理化鉴定及主要功效。熟悉一般药的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7、应用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知识对主要类似品、伪品等进行鉴定和质量控制。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从事中药的鉴定,提取分析等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药用植物学》部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学科定义及学科任务。熟悉生药学的研究范围和任务;掌握重要的本草著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重点)

 识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定义;生药的分类方法和记载事项。

 理解:学习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任务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发展简史(一般)

 识记:重要本草著作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多少。

 理解:我国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发展简史及现代进展。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基本结构(重点)

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主要部分的生理功能,纹孔及胞间连丝,细胞壁的层次,细胞壁的特化。

应用:能识别细胞的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及鉴别方法。菊糖、蛋白质、脂肪、脂肪油和碳酸钙结晶。

(二)植物细胞的分裂(一般)

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的种类,了解维管束及其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组织的种类(重点)

识记:组织的概念

理解: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二)维管束及其类型(一般)

理解:维管束的概念和各类型特点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器官的形态和构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正常根的形态(重点)

识记:主根、侧根、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

(二)变态根的类型(重点)

应用:识别各种变态根

(三)根尖的构造(一般)

理解:根尖的结构  

(四)根的初生构造(次重点)

理解:根的初生构造,凯氏带结构。  

(五)根的次生构造

理解: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六)根的异常构造(次重点)

理解:根的异常构造产生的两种类型。

(七)正常茎的形态(重点)

识记:节的概念

理解:茎的外形。

(八)正常茎的类型(重点)

理解:依质地和生长习性对茎的类型的分类

(九)变态茎的类型(重点)

应用:区分变态茎

(十)茎的显微结构(重点)

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十一)叶的组成(一般)

识记:叶片、叶柄和托叶

(十二)叶的各部分形态(一般)

理解:叶的全形、叶端、叶基、叶缘、叶片的分裂、叶脉及脉序

(十三)单叶与复叶(重点)

应用:区分单叶和复叶

(十四)叶序(次重点)

理解:各种叶序

(十五)叶的变态(一般)

理解:苞片、鳞叶和叶刺

(十六)叶的显微结构(重点)

理解: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十七)花的组成与形态(重点)

识记:花梗、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概念

理解:花冠的各种类型、雄蕊群的组成和类型、雌蕊群的组成、子房的着生位置、胎座类型。

(十八)花的类型(次重点)

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重被花、单被花和无被花;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和不对称花

(十九)花序(次重点)

理解: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的区别及类型

(二十)果实的形成和特征(一般)

理解:果实的形成;果皮的分层

(二十一)果实的类型(次重点)

应用:区别和识别各种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

(二十二)种子的形态结构(一般)

理解:种皮、胚和胚乳的特征

(二十三)种子的类型(一般)

应用:区分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第四章  植物的分类与命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分类的等级及植物学名的构成,熟悉植物界的分门别类,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植物分类的目的意义(一般)

理解:植物分类学概念和任务

(二)植物分类简史(一般)

理解:世界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三)植物分类的等级(重点)

识记:植物分类等级

理解:种的概念

(四)植物的学名(重点)

理解:植物学名组成

(五)植物界的分门别类(一般)

识记:植物界的16个门

(六)植物分类检索表(一般)

理解:定距式检索表

 

第五章 藻类植物Alg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藻类植物(一般)

识记:藻类植物特征

 

第六章 菌类植物Fungi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菌类植物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菌类植物(一般)

理解:菌类植物特征和分门

 

第七章 地衣植物门Lichens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衣植物门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地衣植物门(一般)

识记:地衣植物特征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苔藓植物门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苔藓植物门(一般)

识记:苔藓植物特征,苔藓植物的药用价值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蕨类植物门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蕨类植物门(一般)

识记:蕨类植物门特征,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裸子植物门的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裸子植物门(一般)

识记:裸子植物特征,裸子植物的药用价值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被子植物门(重点)

识记:被子植物特征。重点科:木兰科、蓼科、毛莨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十字花科、木犀科、忍冬科、唇形科、菊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的科特征及主要药用植物。

理解: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区别。

 

《生药学》部分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生药的分类以及中药功效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熟悉生药的分类方法(次重点)

理解:中药功效的应用。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各类成分的概念和分布。

(二)熟悉各类成分的性质。

(三)掌握各类成分的定性反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各类化学成分的性质和鉴别反应(重点

识记:糖类、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木脂素类、鞣质类的性质和鉴别反应。

(二)各类化学成分的分布及各类生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一般)

理解:各类化学成分的分布;各类生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第五章 生药的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我国药典规定的生药品质评价方法。

(二)了解原植物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性状鉴定的意义内容和描述方法;熟悉显微鉴定内容;掌握临时制片原理和方法。

(三)熟悉理化鉴定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熟悉一般理化鉴别、微量升华、荧光分析、显微化学、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药的鉴定依据、生药的鉴定及方法(重点)

识记:生药鉴定的依据。

理解:生药鉴定的意义和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品质评价方法。

应用:生药的鉴定及方法,如何进行真伪品的鉴定。

1、基源鉴定。

2、性状鉴定。

3、显微鉴定。

4、理化鉴定。

(二)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次重点)

识记: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第六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采收、加工、贮藏的原理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采收、加工和贮存的方法(次重点)。

识记:采收期的确定,干燥的原则和干燥的新技术。

理解:生药品质与采制、加工、炮制、贮存的关系。

应用:储藏中易发生的变质现象和对储藏的要求,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发生药材的变质现象。

 

第七章 中药材的炮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二)掌握炮制目的和机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材炮制的方法(次重点)

(二)中药材炮制的目的和机制(重点

识记:生药炮制目的及甘草、地黄、黄柏、川乌、大黄等中药的炮制目的。

理解:中药材炮制的方法及机制

 

第八章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生药的安全性相关问题。

(二)掌握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重点

(二)生药的安全性相关问题(次重点

识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理解: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应用:生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及其检测,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第二篇 各论

各论部分将生药按学习要求不同分为重点药、次重点药、和一般药。具体要求见各章节。

 

第十章 藻、菌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一般药的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般药:茯苓、冬虫夏草、灵芝(一般)

识记: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理解:主要功效。

 

第十一章 蕨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一般药的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般药:绵马贯众(一般)

识记: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理解:主要功效。

 

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重点药的以下内容:

1、名称(中文名、拉丁名)

2、基源

3、简要了解原植物形态特征、产销、采制等。

4、生药主要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

5、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和功效。

6、主要类似品、伪品及其鉴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重点药:麻黄(重点)

识记:生药基源、性状鉴定特征、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

理解:药理作用和功效。

应用:各类生药的鉴定要点、主要掺伪品及其鉴定。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各类生药的鉴定要点

(二)重点药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名称(中文名、拉丁名)

2、基源

3、简要了解原植物形态特征、产销、采制等。

4、生药主要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

5、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和功效。

6、主要类似品、伪品及其鉴定

(三)次重点药要求熟悉以下内容

1、名称和生药基源

2、突出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

3、主要活性成分和理化鉴定

4、主要功效

(四)熟悉一般药的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药(重点)

识记:生药基源、性状鉴定特征、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

理解:药理作用和功效。

应用:各类生药的鉴定要点、主要掺伪品及其鉴定。

(二)次重点药(次重点)

识记:生药入药部位、主要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

理解:主要功效。

(三)一般药(一般)

识记: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理解:主要功效。

 

具体药物(重点药,冠*号;次重点药,冠0号;一般药,无标记)如下:

1.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廖科:*大黄、0首乌;

毛茛科:*黄连、0川乌、0附子、白芍、赤芍;

木兰科:*厚朴、*五味子;

樟科:*肉桂;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

杜仲科:杜仲;

蔷薇科:苦杏仁、枇杷叶;

豆科:*甘草、*番泻叶、0黄芪;

芸香科:0黄柏;

橄榄科:乳香、没药;

漆树科:五倍子;

瑞香科:0沉香;

桃金娘科:丁香;

五加科:*人参、0三七;

伞形科:0当归、0川芎、0柴胡、小茴香;

木犀科:连翘;

马钱子科:0马钱子;

龙胆科:龙胆;

萝藦科:香加皮;

唇形科:*黄芩、*薄荷、0丹参、益母草;

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

玄参科:0地黄、毛花洋地黄叶;

茜草科:钩藤;

忍冬科:*金银花;*桔梗、0党参;

菊科:*红花、菊花、茵陈

2.单子叶植物类生药:

棕榈科:0槟榔;

天南星科: 0半夏;

百部科:百部;

百合科:浙贝、0川贝、0麦冬;

鸢尾科:西红花;

姜科:砂仁;

兰科:*天麻

 

第十四章 动物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一般药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二)掌握重点药的名称(中文名、拉丁名),基源,入药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和理化鉴定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药:鹿茸、麝香、牛黄、蟾蜍(重点)

识记:生药基源、性状鉴定特征、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

理解:药理作用和功效。

应用:各类生药的鉴定要点、主要掺伪品及其鉴定。

(二)一般药:阿胶、僵蚕、龟甲、蛤蚧、蕲蛇(一般)

识记: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理解:主要功效。

 

第十五章 矿物类生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一般生药的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和主要功效。

(二)熟悉次重点药的名称和生药基源,突出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和理化鉴定,及主要功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次重点药:朱砂(次重点)

识记:生药入药部位、主要显微鉴定特征、主要活性成分、理化鉴定。

理解:主要功效。

(二)一般药:石膏、信石、芒硝(一般)

识记:入药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理解:主要功效。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1、《药用植物学》(第8版) 黄宝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7

2、《生药学》(第8版) 叶敏 秦路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7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在自学每一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没有理解情况下的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提高自学效果,可以结合自学内容,动手做一些练习,这也是达到理解、记忆、应知应会的好办法。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总学时72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教材

《药用植物学》

0

绪论

1

1

植物的细胞

1

2

植物的组织

2

3

植物的器官

7

4

植物分类命名

1

5

藻类植物Algae

0.5

6

菌类植物Fungi

0.5

7

地衣植物门Lichens

0.5

8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0.5

9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0.5

10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0.5

11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8

《生药学》

1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

2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2

5

生药的鉴定

3

6

生药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2

7

中药材的炮制

1

8

生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2

10

藻、菌类生药

2

11

蕨类生药

1

12

裸子植物类生药

1

13

被子植物类生药

28

14

动物类生药

4

15

矿物类生药

2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50%“理解”为2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命题)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大黄根茎髓部较    ,有      环列或散在。

(二)单项选择题

大黄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苷ABCD  

(三)多项选择题

大黄的伪品有(   )

A.河套大黄  B.藏边大黄   C.华北大黄  D.唐古特大黄   E.天山大黄

(四)解释概念或命题

1. 单叶

2. 云锦纹

(五)简答题

请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的特点。

(六)论述题

 生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生药川乌(乌头)炮制前后其成分和毒性有什么变化?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