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实训课程。本课程以中药材、中药饮片识别和真伪鉴别、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中药分析的方法)、中药炮制方法、中药制剂方法、中药药效、毒理评价方法等操作技能为教学内容,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指出“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为切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结合高等教育中药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拟设立该实训课程,培养能胜任中药采购、检验、炮制、制剂、质量评价、新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重点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识别和真伪鉴别、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中药分析的方法)、中药炮制方法、中药制剂方法、中药药效、毒理评价方法等,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技能,使得学生能胜任中药行业全过程不同环节的工作,秉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落实产学研结合,最终培养出适应中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制好药、用好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该实训课程,培养能胜任中药采购、检验、炮制、制剂、质量评价、新药开发等中药行业全过程不同环节的工作,成为适应中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制好药、用好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基本要求:在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重点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识别和真伪鉴别、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中药分析的方法)、中药炮制方法、中药制剂方法、中药药效、毒理评价方法等,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技能。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融合了《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对后期的《中成药学》《药事管理学》等课程密切相关。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药鉴定学实验的学习,掌握中药鉴定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掌握中药鉴定取样、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方法;熟悉鉴定的依据和要求;了解中药鉴定的适用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药鉴定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重点)
识记:中药鉴定取样、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理解中药鉴定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要求和意义
应用:针对不同类型中药能够正确选择和应用不同鉴定方法
(二)中药鉴定的依据和要求(次重点)
识记:中药鉴定依据;
理解:理解不同中药鉴定的适用性、要求和意义
应用:能够正确选择鉴定依据。
第二章 各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根及根茎类、茎木、皮、叶、花类、果实种子、全草类中药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的共同特征及异常构造;其中重点中药要求掌握其来源、产地、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主要化学成分,熟悉理化鉴定和含量测定,了解采收加工;次重点中药要求掌握其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熟悉主要化学成分,了解其产地;一般中药要求掌握其来源,熟悉性状鉴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根及根茎类重点中药的鉴定(重点)
识记:大黄、牛膝、附子、白芍、黄连、甘草、黄芪、人参、当归、川芎、柴胡、龙胆、丹参、黄芩、地黄、党参、木香、白术、苍术、石菖蒲、川贝母、麦冬、天麻等中药材的来源和主产地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型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
(二)根及根茎熟悉类中药的鉴定(次重点)
识记:狗脊、细辛、何首乌、威灵仙、川乌、延胡索、板蓝根、苦参、葛根(附:粉葛)、西洋参、三七、白芷、独活、防风、北沙参、秦艽、玄参、天花粉、桔梗、泽泻、天南星、半夏、百部、浙贝母、知母、山药、射干、姜黄、郁金等中药材的来源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三)根及根茎了解类中药的鉴定(一般)
识记:骨碎补、川牛膝、太子参、草乌、白头翁、赤芍、升麻、防己、地榆、远志、紫草、巴戟天、南沙参、川木香、天冬、莪术、山慈菇等中药材的来源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
(四)茎木、皮、叶、花类重点中药的鉴定(重点)
识记:牡丹皮、厚朴、肉桂、关黄柏、大青叶、番泻叶、丁香、金银花、红花、西红花等中药材的来源和主产地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或主成分类型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五)茎木、皮、叶、花类熟悉中药的鉴定(次重点)
识记:杜仲、秦皮、蓼大青叶、紫苏叶、淫羊藿、辛夷、菊花等中药材的来源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六)茎木、皮、叶、花类了解中药的鉴定(一般)
识记: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石韦、枇杷叶、艾叶、槐花、款冬花、蒲黄等中药材的来源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
(七)果实种子、全草类重点中药的鉴定(重点)
识记:五味子、补骨脂、小茴香、槟榔、砂仁、麻黄、广藿香、薄荷、石斛中药材的来源和主产地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型
应用:(1)以上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2)以上中药材的显微鉴别
(八)果实种子、全草类熟悉中药的鉴定(次重点)
识记:葶苈子、木瓜、苦杏仁、枳壳、陈皮、吴茱萸、山茱萸、连翘、枸杞子、栀子、豆蔻、紫花地丁、金钱草(附:广金钱草)、益母草、青蒿等中药材的来源和主产地
理解:以上中药材的主成分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九)果实种子、全草类了解中药的鉴定(一般)
识记:肉豆蔻、桃仁、山楂、乌梅、决明子、香橼、化橘红、佛手、胖大海、女贞子、菟丝子、牵牛子、瓜蒌、车前子、薏苡仁、仙鹤草、荆芥、香薷、肉苁蓉、锁阳、茵陈、蒲公英、淡竹叶等中药材的来源
应用:以上中药材的主要性状鉴别
《中药炮制学实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药炮制实验通则、实验辅料和设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中药炮制实验通则、实验辅料和设备。(次重点)
识记:中药炮制通则。
理解:中药炮制辅料的作用。
应用:炮制设备的使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中药材净制、切制、清炒法、加固体辅料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复制法、发酵法、发芽法、其他制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成品质量,并了解以上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实验二清炒法、实验三加固体辅料、实验四炙法、实验五煅法、实验六蒸煮燀法、实验七复制法、实验八发酵法、发芽法、实验九其他制法。(重点)
识记:操作方法。
理解:炮制目的和意义。
应用:判别成品质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药炮制综合性实验的学习,掌握所涉及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炮制原理和主要化学成分。要求重点掌握王不留行、槐米、马钱子、大黄、延胡索、黄芩、川乌炮制前后药效成分或毒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熟悉槐米、马钱子、大黄、延胡索、半夏炮制前后药效和毒性变化;了解实验设计思路和选取评价指标的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炒黄对王不留行浸出物的影响实验(次重点)
识记: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
理解:炒制增加中药浸出物含量的原理。
应用:应用浸出物测定方法评价中药质量。
(二)炒炭对槐米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响实验(次重点)
识记:槐米炒炭后检测鞣质的原理。
理解:槐米生品和炒炭品止血作用不同。
应用:采用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评价止血作用。
(三)砂炒对马钱子质量及毒性的影响实验(重点)
识记:马钱子减毒的原理。
理解:高温使马钱子中毒性大的生物碱含量降低和结构发生改变。
应用:学会控制砂炒温度以减毒存效。
(四)醋炙对延胡索成分及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重点)
识记:延胡索醋炙原理。
理解:醋炙的炮制方法对药物的影响。
应用:采用扭体潜伏期的考察评价镇痛作用。
(五)蒸制对黄芩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重点)
识记:黄芩蒸制保存药效的原理。
理解:蒸制是通过加热和水分子的共同作用使药物成分发生变化。
应用:蒸制可杀酶保苷、保存药效。
(六)煮制川乌质量评价实验(次重点)
识记:川乌煮制减毒原理。
理解:煮制过程各因素对川乌中毒性成分的影响。
应用:规范的煮制方法可以降低毒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熟悉查阅文献、实验课题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等的原则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查阅文献、实验课题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等的原则和方法。(一般)
识记:完成设计性实验的主要步骤。
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
应用:实验方案的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药饮片企业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中药饮片生产的工艺设计、生产、包装、储存过程和要求,了解产业化生产过程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中药饮片生产的工艺设计、生产、包装、储存过程和要求。(一般)
识记:各种炮制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理解:企业指控标准指定和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
应用:质量检验中的杂质检验、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有效成分测定等的检测方法。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第二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的学习,掌握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的供试品溶液制备和方法学验证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试品溶液制备(重点)
识记:供试品溶液的提取分离、净化和制备步骤;
理解: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适用性;
应用:针对不同成分能够正确选择提取分离方法。
(二)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重点)
识记:分析方法验证的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出限、定量限、线性的概念;
理解: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出限、定量限、线性的要求;
应用:针对不同成分能够正确应用不同分析方法来评价中药的质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制剂的显微鉴别方法、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水分测定方法、重金属检测方法、以及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的检测方法;熟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一测多评”法的要求;了解实验设计思路和选取评价指标的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显色剂的种类;
理解:使用氨蒸气预饱和展开缸的原理;
应用:能够正确选择显色剂鉴别特征成分。
(二)桂枝茯苓丸与葛根芩连片的薄层色谱鉴别(一般)
识记: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理解:显微鉴别的注意事项;
应用:能够应用显微鉴别技术用于中药制剂中药味的鉴别。
(三)甲苯法测定通宣理肺丸中的水分(重点)
识记:甲苯法测定水分的注意事项;
理解: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的原理;
应用:能够针对不同药品正确选择水分测定方法。
(四)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华山参片总生物碱的含量(次重点)
识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意义;
应用: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生物碱的操作。
(五)注射用益气复脉的HPLC指纹图谱(重点)
识记:指纹图谱的概念;
理解:选择参比峰的依据;
应用:借助参比峰计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六) “一测多评”法测定三黄片中4种黄芩黄酮类成分(次重点)
识记:一测多评法的原理;
理解:一测多评法的优点;
应用:制备续滤液的操作方法。
(七)二妙丸的鉴别与挥发油的测定(重点)
识记:挥发油的测定方法;
理解: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原理;
应用:挥发油含量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进行中药和中成药的鉴别、炮制、质量评价等,并能够将多种操作技术相结合进行中药制药产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管。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是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
(一)《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吴德康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1月
(二)《中药炮制学实验》 陆兔林,胡昌江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年1月
(三)《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第二版) 刘晓秋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年8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中药和中成药的显微鉴别,既要熟记药物的鉴别特征,又要多实践显微鉴别的操作技术,做到快、准找到鉴别特征。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5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90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教材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 第一章 总论 | 8 |
第二章 各论 | 28 | |
中药炮制学实验 | 第一章 绪论 | 2 |
第二章 中药炮制验证性实验 | 8 | |
第三章 中药炮制综合性实验 | 24 | |
第四章 中药炮制设计性实验 | 1 | |
第五章 中药饮片企业见习 | 1 | |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第二版) | 第一章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 | 4 |
第二章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 14 | |
总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考核形式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笔试考核实验原理和原则等基本知识,分值为50分,以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命题)题、简答题、论述题等方式进行;一部分为实验操作,针对中药鉴定、炮制、分析等基本操作进行考核,包含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分值为50分。总评成绩为两部分之和。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