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动画编剧 课程代码:1348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动画剧作是动画专业的选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动画剧本创作规律与方法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剧本构思能力和脚本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动画剧本,为创作动画作品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本课程要对动画剧作的一些创作规律与技巧进行学习。课程中学习剧本的思维特点、写作格式,主题与剧本定位、角色塑造、情节安排、结构过程、人物语言,以及作品的动画改编。特别是故事讲述中如何从开端、发展、一直到高潮、结局的具体结构过程,并学习连续剧、系列片以及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以动画创作中动画剧本创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动画剧本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编剧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在动画创作实践中剧本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具体使学生具备的能力包括:拥有从事动画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文学艺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动画制作问题;在动画项目策划、制作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基于艺术原理与方法对动画创作与制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拥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服务意识和文化责任感,能够在创作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文化规范;拥有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国家文化艺术创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能够评估动画创作实践对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动画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动画概论》为先导课程,又为《分镜设计》《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画短片创作》《动画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剧本的思维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思维特点。了解剧本的视觉造型性以及声音作为造型元素的特点;了解声音与画面的结合特点;掌握蒙太奇思维;了解动画时空的特点;掌握动画剧作的思维特点:比如关于“禁区”、幻想、滑稽幽默、Q版、视角等的特点;了解动画片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动画剧作思维特点(重点):
识记:主观视角、客观视角的概念和特征。多视角叙述的特征和代表性案例。
理解:关于“禁区”、幻想、滑稽幽默、Q版,知晓其各自特征和代表性作品。
应用:掌握动画视角在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动画片类型(次重点):
识记:动画片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动画片的具体类型和代表性作品。
理解:动画片不同的分类方式。
第二章 剧本写作与格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剧本写作的几个阶段,掌握剧情创意、故事大纲、分集梗概的写法,会创作文学剧本、脚本和分镜头剧本。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剧本写作的几个阶段(重点):
识记:故事大纲应该含有哪些剧作元素,有哪些代表性案例。
理解:故事大纲的主要用途,分集梗概的内涵和特点。
应用:能够从现有故事大纲中准确分析判断出人物关系、主要事件、情节结构、风格等。
(二)剧本格式(次重点):
识记:文学剧本、分场景剧本、分镜头剧本的概念和特点;分镜头剧本的类型和常用术语。
理解:文字分镜头剧本和画面分镜头剧本的概念和格式;镜号、景别、摄法及效果提示、具体画面草图或示意图、内容提示、镜头长度、音乐音响和动效提示的各自内涵、分类、写法。
应用:能够读懂和创作文学剧本、分场景剧本、分镜头剧本。
第三章 素材·主题·剧本定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动画剧本创作的主题提炼方式与剧本定位理论知识,并进行创作主题训练。了解动画片的题材以及剧本的定位;了解生活积累是素材的源泉;掌握素材的整理和素材的组织。掌握主题的设置、主题的提炼、主题的表达和主题的强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题材与剧本定位(重点):
识记:题材广义和狭义的概念;题材的多种划分方式和各自类型;策划的概念,策划的具体内容。
理解:题材的选择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代表性案例;策划书写给谁看;受众定位包括什么;
应用:定位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动画片分别需要考虑什么。
(二)素材(一般):
应用:会从正面、侧面、反面三种表现角度进行素材的组织。
(三)主题(次重点)
理解:主题的概念。
应用:掌握主题设置、提炼、表达的方式,并会实际应用。
第四章 角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角色的设定与表现,以及人物的设置与搭配方法。了解主人公的类型以及主人公与移情的关系;了解行动元、人物的构成;掌握角色的设定与表现,以及人物的设置与搭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主人公(重点):
理解:主人公的类型;主人公与移情的关系。
(二)行动元(一般):
识记:“行动元”的概念。
理解:“行动元”的类型和案例。
(三)人物的构成(一般):
理解:人物的构成要素,社会环境对角色性格设定的重要性。
应用:会为剧本中每个主要角色建立“档案”。
(四)角色的塑造(重点):
识记:角色塑造包含哪些方面,“典型”的概念,动画角色“变形”的方法。
理解:关于“真”“转变”“动机”的涵义和意义;“拟人”的方式和案例;“性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及各自代表案例;
应用:会在撰写剧本时灵活地进行角色性格的设定和性格的表现。
(五)角色的设置、角色的搭配(一般):
理解: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代表性的案例。
应用:在剧本中会设计兼具功能和特色的配角。
第五章 情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戏剧性情节以及非戏剧性情节的特点与处理方法,学习常用的几种情节模式,学习喜剧片中对喜剧性元素的利用方法。了解情节概念以及情节内涵的演变;掌握戏剧性情节的情境设置、戏剧冲突、悬念·惊奇、巧合、误会等创作手法,掌握“淡化情节”的日常生活化、诗化、哲理化等几种处理手法。掌握常用的情节模式,会利用细节,并掌握喜剧片中对喜剧性元素的利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情节的概述(一般):
理解:“情节”的内涵和代表性案例。
(二)情节的组织(重点):
识记:“情节线”“主线”“副线”“单线”的概念;“戏剧性情节”的概念和原则;“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悬念”“惊奇”“巧合”“误会”的概念;“淡化情节”主要表现在哪几种情况。
理解:“双线”“多线”“主线”“副线”的代表性案例;“外在冲突”“内在冲突”的涵义;“未来式悬念”“过去式悬念”的涵义及代表性案例;“总悬念”“局部悬念”的涵义;设置悬念的主要方式和代表性案例;“淡化情节”的代表性案例。
应用:在剧作实践中会使用上述概念进行情节的组织。
(三)情节模式(次重点):
识记:“情节模式”的几大范畴。
理解:“情节模式”的代表性案例。
应用:会在创作中使用常用的情节模式。
(四)细节、喜剧性元素(次重点):
识记:“细节”的功能;“笑”的设计的几个方面。
应用:会利用细节,并掌握喜剧片中对喜剧性元素的利用。
第六章 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剧本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要素,学习并练习结构技巧。掌握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要素。掌握结构过程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设置。了解开端与开场的区别,掌握激励事件、纠葛、次情节、危机的设置。掌握节奏、伏笔与照应、突转、对比、重复等结构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结构类型、结构要素(重点):
识记:“剧作结构”的不同归类方式,剧作结构的要素。
应用:在剧作实践中掌握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要素;掌握结构过程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设置。
(三)结构过程(重点):
识记:“开端”的概念;常见的开场方式;“激励事件”“纠葛”“次情节”“危机”“高潮”“结局”的概念。
理解:开端与开场的区别,“次情节”与“主情节”的关系,“结局”的类型和用途。
应用:在剧本创作中能灵活进行“激励事件”“纠葛”“次情节”“危机”的设置。
(四)结构技巧(次重点):
识记:剧作中“结构”“伏笔”“突转”“对比”“重复”的概念。
理解:“外部节奏”的构成因素、“内部节奏”的表现方式及代表案例;“伏笔与照应”的案例;“角色对比”“情节对比”“场景对比”“节奏对比”“重复”的代表性案例。
应用:在剧本创作中能灵活运用“节奏”“伏笔与照应”“突转”“对比”“重复”等结构技巧。
第七章 语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叙述性语言和台词的特点,并进行叙述性语言与台词创作练习。了解叙述性语言和台词的特点,了解剧本叙述语言和台词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对白、旁白、独白的概念,能够写出较高水平的叙述性语言和人物的台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叙述性语言、台词(重点):
识记:叙述性语言和台词的概念、特征;台词的分类;“对白”“旁白”“独白”的概念;
应用:会撰写场景对话。
第八章 连续剧·系列片·短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影院片和连续剧、系列片、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并进行系列片、短片创作练习。了解并掌握影院片和连续剧、系列片、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并能进行影院片和连续剧、系列片、短片等样式动画片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院片、连续剧、系列片、短片(重点):
理解:影院片和连续剧、系列片、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和代表性案例。
应用:能进行影院片、连续剧、系列片、短片等样式动画片的剧本创作。
第九章 改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改编注意的问题以及影院长片、系列片、连续剧和短片的改编方法,并进行动画短片改编练习。了解名著改编的优势以及改编注意的问题,掌握影院长片、系列片、连续剧和短片的改编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改编(重点):
识记:常见的改编方法、对原著改编程度的分类。
理解:常见改编方法的代表性案例。
应用:在实践创作中掌握影院长片、系列片、连续剧和短片的改编方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动画专业相关知识,对作品的剧本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通过独立创作展现综合创新设计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动画编剧》(第2版修订本) 王乃华、李铁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涵义、特点、创作原则和手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了解开端与开场的区别,掌握节奏、伏笔与照应、突转、对比、重复等结构技巧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凌纾编著的《动画编剧》(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剧本的思维特点 | 8 |
2 | 剧本写作与格式 | 8 |
3 | 素材·主题·剧本定位 | 12 |
4 | 角色 | 14 |
5 | 情节 | 14 |
6 | 结构 | 14 |
7 | 语言 | 14 |
8 | 连续剧·系列片·短片 | 12 |
9 | 改编 | 12 |
总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30%,“应用”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简答题、微剧本创作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 填空题
日本动画片《再见萤火虫》中,阿泰和妹妹的一切遭遇有赖于其所处社会背景带来的合理性,这一背景指的是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下述哪部影片使用了“浓缩”的改编方法:()
A.动画电影《花木兰》 B.动画片《三个和尚》 C.电影《红楼梦》 D.电影《红高粱》
(三) 多项选择题
从时空角度看,剧作结构包括:()
A.顺叙式 B.正叙式 C.交错式 D.倒叙式 E.“戏中戏”结构
(四) 简答题
分镜头剧本常用的术语。
(五) 微剧本创作
以“邂逅”为题进行“分场景剧本”创作,要求:角色2个以上,情节完整,800字以内。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