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港站枢纽 课程代码:1383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该课程介绍了各种运输方式交通港站的特点、应用以及一般理论、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方法与过程。根据交通运输的需求,分别对交通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公路站场设计、铁路站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港口规划设计、民用机场规划设计以及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交通运输学科的发展情况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掌握交通港站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应用以及一般理论、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基本掌握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方法与过程。全面把握交通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公路站场设计、铁路站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港口规划设计、民用机场规划设计以及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等。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框架具有概括的了解,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研究有关交通运输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交通运输专业进行学科引导性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对交通运输系统建立整体概念框架,了解处理专业问题时的考虑问题方法,以及后续各门课程相互之间的关联。本课程强调的是整体性、引导性、示例性,要求学生努力尝试独立思考专业问题。它与交通运输专业的《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交通规划》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交通港站与枢纽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交通枢纽的概念与功能,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分类等相关概念。了解我国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规划等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交通枢纽的概念与功能(重点)
识记:交通枢纽的概念
理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功能。
(二)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分类(重点)
理解:按地理位置划分、按运输方式的组合形式划分、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状况划分、按照交通港站与枢纽的位置特性划分、按交通运输干线与场站空间分布形态划分、按交通枢纽的运输方式划分。
应用: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民用运输机场等。
(三)我国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规划。(次重点)
理解: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应用: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民用运输机场等。
第二章 交通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概述,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相关影响因素,交通枢纽港站布局方法与优化模型等,并通过案例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巩固知识和应用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概述(重点)
识记: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及内容
理解: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原则、思路
应用: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步骤
(二)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相关影响因素。(重点)
识记:辐射范围、自然地理条件
理解:区域社会发展水平
应用: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三)交通枢纽港站布局方法与优化模型。(次重点)
识记:交通枢纽港站布局方法概述
理解: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方法、多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方法
应用:两阶段法。
(四)案例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一般)
应用: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
第三章 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流线的定义与描述、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交通流线疏解、交通流线的标识布置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流线的定义与描述(重点)
识记:流线的定义
理解:交通流线的描述方法
(二)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重点)
识记:交通流线的种类
理解:交通流线分析
应用:流线设计与组织
(三)交通流线疏解(次重点)
识记:交通流线间的关系
理解:交通流线交叉的疏解
(四)交通流线的标识布置(重点)
识记:标识的概念
理解:标识的设计原则
应用:引导标识的设计要求
第四章 公路站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汽车客运站设计和汽车货运站设计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汽车客运站设计(重点)
识记:汽车客运站设计基本规定
理解:汽车客运站建设要求
应用:案例:江门汽车站规划设计
(二)汽车货运站设计(次重点)
识记:汽车货运站设计基本规定
理解:汽车货运站设施构成和建设要求
应用:货运站规模确定方法与案例分析
第五章 铁路站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铁路客运站设计和铁路货场与货运站设计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铁路客运站设计(重点)
识记:铁路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分类
理解: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等设施的相对位置、旅客站台、跨线设备、旅客站房及站前广场、客运整备所、高速铁路车站等
应用:案例:上海南站设计,案例:杭州东站设计
(二)铁路货场与货运站设计(次重点)
识记:货场作业、设备和分类
理解:货场场库设备、货场装卸机械设备、货场配线、货场道路
应用:货运平面布置及配置图、货运站的分类及配置图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分类及组成相关知识,理解车站设计,并通过案例:深圳地铁1号线华强路站设计实际应用和巩固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分类及组成(重点)
识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及分类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
(二)车站设计(次重点)
识记:车站设计原则
理解:车站规模
应用:、车站平面布局
(三)案例:深圳地铁1号线华强路站设计
应用:深圳地铁1号线华强路站设计
第七章 港口规划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港口概述、港口规划设计条件等相关知识,理解港口布局与总体规划、港址选择、港口陆域设施、港口水域设施等内容,并通过案例:青岛港前湾集装箱港区三期规划设计实际应用和巩固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港口概述(重点)
识记:港口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理解:港口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二)港口规划设计条件(一般)
识记:港口的自然条件
理解:港口经济及运营
(三)港口布局与总体规划(次重点)
识记:港口布局规划
理解:港口总体规划、港口港区规划
(四)港址选择(次重点)
识记:港址选择的总体要求
理解: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港口的选择原则
(五)港口陆域设施(重点)
识记:码头的平面布置
理解:铁路与道路
(六)港口水域设施(次重点)
识记:航道、锚地和回旋水域
理解:港内泊稳标准及波况估算、防波堤与口门布置
应用:港口导航设施
(七)案例:青岛港前湾集装箱港区三期规划设计(一般)
应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港区三期规划设计
第八章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机场概况、影响机场布局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理解机场航站楼与陆域布局设计、机场飞行区设计、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导航等内容,并通过案例: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实际应用和巩固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机场概况(重点)
识记:机场的基本概念
理解:空港城市、机场分类
应用:机场的规模等级
(二)影响机场布局的因素(次重点)
识记:地理位置
理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科学技术、人口条件
应用:已有空运网络
(三)机场航站楼与陆域布局设计(重点)
识记:机场的功能与分区
理解:航站区规划设计、地面运输区规划设计
(四)机场飞行区设计(重点)
识记:机场飞行区等级
理解:跑道、停止道、净空道与净空区、跑道端安全区,升降带
应用:滑行道、机坪
(五)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导航(重点)
识记:空中交通管制
理解: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仪表着陆系统
(六)案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规划设计(一般)
应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规划设计
第九章 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评价步骤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相关知识,理解常用的评价模型等内容,并通过实例分析实际应用和巩固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评价步骤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次重点)
识记: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步骤
理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二)常用的评价模型与实例分析(重点)
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事实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达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 胡永举 黄芳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年2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考生自学时,应先仔细阅读本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试目标及所列各章中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掌握课程内容。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教材,把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方法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各章节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完成练习题、撰写论文、综合案例分析、计算等,锻炼自己分析论证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的。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删减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为6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108学时,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 名 | 名 称 | 学时 |
第一章 | 交通港站与枢纽概述 | 4 |
第二章 | 交通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 12 |
第三章 | 交通流线分析与设计 | 12 |
第四章 | 公路站场设计 | 16 |
第五章 | 铁路站场设计 | 8 |
第六章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 12 |
第七章 | 港口规划设计 | 8 |
第八章 |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 | 24 |
第九章 | 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 12 |
总 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
1、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机场的常用名称的是:
A、航空港 B、航空站 C、飞机场 D、港口
2、填空题
按交通枢纽的运输方式划分可分为包括: 和 。
3、简答题
简述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功能。
4、综合题
给出交通枢纽的概念、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分类,并进一步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