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13869接触镜学(实践)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23:40:22 人看过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接触镜学(含实践)                                  课程代码:13868 13869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接触镜作为一种医疗器具,问世百年来,它的发展在眼视光学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接触镜“接触”了眼球,才让视光学真正成为一门医学学科。与此同时,接触镜相关的知识、技术也不断拓展,涉及医学、光学、材料学、心理学、社会学、凸显交叉学科特色,成为眼视光教育体系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特别是近年来接触镜已成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其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实践已经成为眼科和眼视光学医疗工作者的必修内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既要掌握接触镜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掌握软性接触镜、透气性硬性接触镜、散光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等各种类型接触镜的验配原理和技术,以及验配接触镜的各项配前检查,熟悉接触镜在眼疾中的特殊应用和特殊人群的接触镜验配,指导配戴者如何正确护理和保养接触镜,如何进行接触镜相关并发症的鉴别及处理,了解现代视觉生活对接触镜配戴的影响,以及接触镜在现代和未来临床诊疗中的前景。覆盖了接触镜的各种类型和内涵。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眼视光学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眼科学》、《眼镜光学》、《眼屈光与验光学》、《双眼视觉学》等课程为基础,又对《眼镜制作》、《低视力学》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角膜与氧气的关系,熟悉与接触镜相关的眼解剖和生理,了解接触镜的发展和历史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角膜与氧气的关系(重点)

识记:角膜睁眼和闭眼氧的来源。

      临界氧需求的概念。

理解:角膜糖代谢的主要形式。

应用:接触镜造成的缺氧对角膜的影响。

配戴接触镜时的角膜氧供情况的描述或测量指标。

保持正常角膜生理所需要的最低氧需求。

(二)与接触镜相关的眼解剖和生理(次重点)

识记:角膜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结构。

泪膜的形态结构和来源。

结膜的形态结构和相关腺体。

眼睑的相关腺体。

瞬目频率。

理解:影响角膜形态和生理的因素。

泪膜的功能。

(三)接触镜的历史和发展(一般)

识记:最早表达接触镜基本原理的著名人物。

最早发现用于制造软性接触镜的材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学者。

最早尝试将硅加入PMMA结构中,在接触镜聚合物中引入硅胶丙烯酸脂的新家族。

将最先的巩膜镜片设计改变成为角膜镜的视光师。

首先将接触镜称为contact lens”的学者。

最早提出抛弃式镜片概念的国家。

我国最早引进国外生产的接触镜的时间

我国自行生产最早接触镜的时间。

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接触镜的企业。

 

第二章   接触镜光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接触镜屈光力和顶点距离的概念及临床应用原则,泪液镜的计算及球性硬镜矫正散光的原理。熟悉配戴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时在调节、集合、放大率、视野等方面的差异及机制。了解接触镜光学系统。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接触镜的屈光力,泪液镜及其屈光力的计算,接触镜矫正散光的原理及应用(重点)

识记:接触镜的屈光力的概念。

      有效屈光力的概念。

      泪液镜的概念。 

理解:接触镜自身屈光力的影响因素。

      泪液镜的影响因素。

      球面硬镜矫正散光的原理。

应用:接触镜有效屈光力的计算。

      泪液镜的计算。

      球面硬镜矫正散光的临床应用。

(二)接触镜与调节、集合、放大率和视野(次重点)

      识记:眼镜放大率的概念。

            相对眼镜放大率的概念。

      理解:配戴接触镜和框架眼镜在调节、集合、放大率和相对放大率、视野方面的差异。

      应用:放大率在临床中的应用。

(三)接触镜光学系统(一般)

      识记:接触镜光学系统的组成。

 

                                第三章 接触镜的验配流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接触镜验配的基本流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基本方法泪液和泪膜的评价方法,接触镜的试戴步骤、配戴评估及戴镜验光。熟悉问诊的主要内容,眼部配戴参数的测量,角膜曲率计的临床应用。了解角膜地形图仪的临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接触镜验配的基本流程(重点)

识记:接触镜验配的基本流程。

      问诊的主要内容。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基本方法。

戴镜验光的概念。

理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观察要点。

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二)接触镜验配的特殊检查(次重点)

  识记:泪液和泪膜的评价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角膜曲率的正常范围。

  应用:角膜曲率计的临床应用。

(三)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一般)

应用:角膜地形图的色彩和形态分析。

 

第四章 软性接触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软性接触镜材料的类型和特性,软性接触镜的设计及其临床相关参数,软性接触镜的验配和评估。熟悉软性接触镜的日常护理。了解软性接触镜的制作生产和检测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性接触镜材料的类型和特性,软性接触镜的设计及其临床相关参数,软性接触镜的验配和评估(重点)

识记:软性接触镜材料的种类。

美国FDA软镜材料的分类方法。

弹性模量的概念。

含水量的分类。

氧通透性、氧传导性、等效氧分压的概念。

光学区、基弧、弧矢高度的概念。

软性接触镜使用周期的分类及概念。

软性接触镜配戴方式的分类及概念。

理解:硅水凝胶材料的特点。

      湿润性与湿润角的关系。

      高含水和低含水软镜的特点。

      离子镜片和非离子镜片的特点。

氧通透性、氧传导性、等效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软性接触镜设计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

球性软镜的优缺点。

应用:美国FDA软镜材料的分类方法的应用。

球性软镜参数的选择。

软性接触镜的评估方法。

软性接触镜的病例分析。 

(二)软性接触镜的护理(次重点)

识记:软性接触镜常用的清洁剂种类。

      常用的消毒方法。 

      热消毒的使用方法。

化学消毒的成分及使用方法。

双氧水消毒的成分及使用方法。

多功能护理液的主要成分。

理解:化学消毒的特点。

      热消毒的特点。

双氧水消毒的特点。 

多功能护理液的优缺点。

      应用:软性接触镜的配戴方法。

(三)软性接触镜的生产工艺,软镜的检测(一般)

识记:软镜制造方法的种类及最早的制造方法。

理解:软镜制造方法的各自特点。

 

第五章  硬性接触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RGP镜片的特性,验配适应症,验配原则和评估方法。熟悉RGP镜片矫正的光学优势,材料的特点,护理方法了解RGP镜片的加工、检测及应用展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RGP镜片的特性,验配适应症,验配原则和评估方法(重点)

识记:RGP镜片的概念和特性。

球性RGP镜片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球性RGP镜片直径、基弧的选择方法。

理解:球性RGP镜片的验配原则和评估方法。

      球性RGP镜片配适不良的调整。

应用:球性RGP镜片的病例分析。

(二)RGP镜片矫正的光学优势,参数设计,材料的特点,护理方法(次重点)

识记:RGP镜片与软镜相比的优势。

硬性接触镜的材料种类以及各自物理特性、优缺点。

润眼液的成分及功能。

理解:RGP镜片重力对配适的影响。

RGP镜片设计参数的临床意义。

RGP护理液在清洁、消毒、冲洗、湿润等方面的特点。

      应用:硬性接触镜的配戴方法。

(三)了解RGP镜片的加工、检测及应用展望(一般)

识记:RGP镜片的加工方法及最常用的方法。

      RGP镜片检测方法及目的。

 

第六章  角膜塑形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普通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流程和配适评估,摘戴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简单问题处理。熟悉环曲面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选择和配适评估,镜片的材料特性和设计特点。了解角膜塑形镜的历史、发展和设计变迁,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研究和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和非适应症普通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流程和配适评估摘戴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简单问题处理(重点)

识记:角膜塑形镜的概念。

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和非适应症。

理解:普通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参数选择。

普通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流程和配适评估。

摘戴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问题剖析和处理。

应用:角膜塑形镜的摘戴护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角膜塑形镜的病例分析。

(二)熟悉环曲面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选择和配适评估,镜片的材料特性和设计特点(次重点)

      识记:角膜塑形镜的材料特点。

角膜塑形镜的两种常见设计的设计参数及临床意义。

理解:环曲面角膜塑形镜的验配选择和配适评估。

角膜塑性术和屈光手术的比较。

(三)角膜塑形镜的历史、发展和设计变迁,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研究和应用(一般)

理解:角膜塑性术的历史、发展和设计变迁。

 

第七章  接触镜矫正散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残余散光的概念,角膜散光的类型,环曲面软镜的验配,球性硬镜矫正散光的验配。熟悉残余散光的计算,环曲面硬镜的验配。了解环曲面软镜的稳定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残余散光的概念,角膜散光的类型,环曲面软镜的验配,球性硬镜矫正散光的验配(重点)

识记:散光的概念。

残余散光的概念。

角膜散光的类型。

环曲面软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理解:环曲面软镜的验配方法。

      球性硬镜矫正中高度散光的配适评估。

应用:环曲面软镜病例分析。

      球性硬镜矫正中高度散光的病例分析。

(二)残余散光的计算,环曲面硬镜的验配(次重点)

      识记:环曲面硬镜的设计方式。

            环曲面硬镜的适应症。

理解:残余散光的计算。

            环曲面硬镜的验配。

应用:环曲面硬镜的病例分析。

(三)环曲面软镜的稳定方法(一般)

识记:环曲面软镜的稳定方法及各自特点。

 

第八章  接触镜在眼科疾病中的特殊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圆锥角膜的诊断,圆锥角膜接触镜矫正的方法和验配要求,治疗性镜片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机制。熟悉角膜手术后屈光特点以及接触镜验配要点,治疗性镜片的护理要求。了解彩色美容治疗性接触镜的临床验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圆锥角膜的验配,治疗性镜片的验配(重点)

识记:圆锥角膜的概念。

软硬组合镜(piggy-back)的概念。

软硬结合镜的概念。

圆锥角膜的诊断。

理解:圆锥角膜的矫治方法。

      圆锥角膜接触镜的配适目标。

圆锥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方法。

治疗性接触镜的临床应用机制。

治疗型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应用:圆锥角膜的病例分析。 

(二)角膜手术后屈光特点以及接触镜验配要点,治疗性镜片的护理要求(次重点)

识记:角膜手术后屈光特点。

理解:角膜手术后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应用:治疗性接触镜的护理要求。

(三)彩色美容治疗性接触镜的临床验配(一般)

理解:彩色美容接触镜的临床应用。

            彩色美容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应用:彩色美容接触镜的临床分析。

 

第九章  接触镜验配:特殊人群和特殊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儿童接触镜的验配要求,接触镜矫正老视的方法和验配要求,单眼视的定义和适用范围。熟悉单眼视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问题处理,双焦和多焦接触镜的特点和验配,无晶体眼的特点和验配要点,屈光参差采用接触镜矫正的光学优势,色盲接触镜的验配。了解低视力接触镜的验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儿童接触镜的验配要求,接触镜矫正老视的方法和验配要求,单眼视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老视接触镜的验配(重点)

识记:儿童接触镜验配的适应症。

老视者的眼部特征。

接触镜矫正老视的方法和验配要求。

单眼视的概念。

单眼视接触镜的适用范围。

理解:儿童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老视接触镜的验配方法。

应用:老视接触镜的临床分析。

(二)单眼视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问题处理双焦和多焦接触镜的特点和验配,无晶体眼的特点和验配要点,屈光参差采用接触镜矫正的光学优势,色盲接触镜的验配(次重点)

识记:双焦、多焦接触镜的概念。

同时视、交替视接触镜的概念。

理解:单眼视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问题处理。

双焦和多焦接触镜的特点和验配。

无晶体眼的特点和验配要点。

屈光参差采用接触镜矫正的光学优势。

无晶体眼用接触镜的矫正特点和验配要点。

色盲接触镜的验配要点。

(三)低视力接触镜的验配(一般)

识记:低视力的概念。

接触镜助视系统的优点。

理解:接触镜助视系统的验配要点。

 

第十章  接触镜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角膜接触镜配戴导致的角膜缺氧症状以及接触镜诱发的感染,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体征、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接触镜相关的过敏性角结膜炎和泪膜改变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接触镜相关的的机械性损伤的处理原则,RGP镜片常见的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角膜接触镜配戴导致的角膜缺氧症状以及接触镜诱发的感染,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体征、诊断和治疗原则(重点)

识记:常见的缺氧性损害内容及临床表现。

接触镜诱发的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体征、诊断和治疗原则。

应用:接触镜诱发的缺氧和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

(二)接触镜相关的过敏性角结膜炎和泪膜改变的诊断和治疗(次重点)

      识记:巨乳头性结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接触镜相关的泪膜改变的诊断和治疗。

应用:接触镜相关的过敏性角结膜炎和泪膜改变的临床分析。

(三)接触镜相关的的机械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一般)

识记:接触镜相关的的各种机械性或非感染性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RGP镜片常见的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应用:接触镜相关的的各种机械性或非感染性损伤的病例分析。

 

第十一章  接触镜与现代视觉生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体育运动对视觉的要求和选取接触镜的注意事项,接触镜的安全防护措施。熟悉视频终端、生活环境对接触镜的影响。了解接触镜在现在和未来临床诊疗中的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体育运动对视觉的要求和选取接触镜的注意事项,接触镜的安全防护措施(重点)

识记:软性接触镜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

接触镜的安全防护措施。

理解:体育运动验配接触镜的原则和验配要点。

应用:运动环境因素对接触镜的影响和镜片选择。

(二)视频终端、生活环境对接触镜的影响(次重点)

      理解:视频终端、生活环境对接触镜的影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接触镜学

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眼视光学的光学、屈光与验光、双眼视分析、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临床病例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进行合理而又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接触镜学》(第3版) 吕帆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7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方法进行软性接触镜的病例分析,通过残余散光的计算进行接触镜镜片类型的选择,联系泪液透镜的原理理解球性硬镜矫正散光等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其中理论课4学分,实践课2学分,助学建议理论课不少于72学时,实践课不少于36学时。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1

概述

4

2

接触镜光学

8

3

接触镜的验配流程

6

4

软性接触镜

9

5

硬性接触镜

9

6

角膜塑形术

6

7

接触镜矫正散光

9

8

接触镜在眼科疾病中的特殊应用

6

9

接触镜验配:特殊人群和特殊需求

6

10

接触镜相关并发症和处理

6

11

接触镜与现代视觉生活

3

总计

72

 

实验

裂隙灯显微镜配前检查和评价

4

实验

软性接触镜的介绍、摘戴和护理

5

实验

软性接触镜的检测和核实

5

实验

软性接触镜的配戴评价

4

实验

硬性接触镜的介绍、摘戴和护理

5

实验

硬性接触镜的检测和核实

5

实验

硬性接触镜的配戴评价

4

实验

散光软镜的轴位评估及摘戴

4

  

3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有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 填空题

1构由外到           层,            层,            层。

(二)单项选择题

1、氧通透性指(   )

A. DK值      B. D值      C. K值       D. DK/L值   

(三)多项选择题

      1、接触镜屈光力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A.接触镜材料的折射率

 B.接触镜前表面曲率半径

         C.接触镜后表面曲率半径

         D.镜片厚度

         E.镜片直径

(四)名词解释

1、基弧

(五)简答题

1、简述球面软性接触配戴的适应症。

(六)病例分析题

      1、某学校教师,男35岁,喜欢运动,框架眼镜处方OD:-5.00DS/-2.00DC x80OS:-6.00DS/-1.75DC x110K读数OD:43.50@90/44.00@180OS:43.00@90/43.50@180

1)该患者首选接触镜的类型并给出依据

2)写出正确的处方

3)给出合适的护理计划

 

七、实践考核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裂隙灯显微镜配前检查和评价

具体内容:1、就位前准备。

          2、位置对齐。

          3、整体观察。

          4、各部位详查。

          5、沟通和建议。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裂隙灯显微镜、调焦棒、消毒酒精、洗手液、纸巾。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二)软性接触镜的介绍、摘戴和护理

具体内容:1识别软镜的主要参数:基弧、直径、厚度、屈光力等。

2、撕开铝箔片。

3、洗手。

4、戴镜前沟通。

5、辨认正反面及正确的软镜护理。

6、正确戴镜。

7、戴镜后沟通。

8、洗手。

9、正确摘镜。

10、摘镜后沟通。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各种示教用软镜、软镜护理系统。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三)软性接触镜的检测和核实

具体内容:1、识别待测接触镜的材料、所给参数和设计特点。

2、规范洗手并取出接触镜。

3、辨认镜片正反面,确认镜片干净无损。

4、检测镜片的后顶点屈光力,学会比较软镜在干燥时和湿房里的结果。

5、使镜片稍脱水后,练习用投影仪、放大镜加刻度镜测量镜片直径。

6、用裂隙灯显微镜、投影仪或放大镜来检查镜片表面质量和沉淀物。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示教用接触镜、软镜专用镊子、软镜护理系统、裂隙灯、镜片测度仪、投影仪、放大镜。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四)软性接触镜的配戴评价

具体内容:1、戴镜。

2、确认并沟通。

3、调整裂隙灯,用弥散照明法进行配适评估。

4、介绍配适评估检查的目的。

5、评估:中心定位、角膜覆盖度、移动度、松紧度。

6、记录。

7、沟通:检查结束后关闭裂隙灯显微镜光源,锁紧解锁旋钮;讲述:需要沟通配适检查结果。

8、摘镜。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各种示教用软镜、软镜护理系统、裂隙灯显微镜。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五)硬性接触镜的介绍、摘戴和护理

具体内容:1、识别硬镜的主要参数:基弧、直径、厚度、屈光力等。

2、充分洗手。

3、充分清洁镜片。

4、使镜片内曲面向上置于右手食指端,在镜片凹面注入适量的润眼液。

5、将镜片快速地轻轻放到角膜中央,轻轻放松撑着的眼睑的手指。

6、沟通:若有异物感,嘱配戴眼向下转动则可缓解。

8、摘镜:挤出法或吸棒法。

9、摘镜后沟通。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各种硬镜诊断镜、硬镜护理系统。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六)硬性接触镜的检测和核实

具体内容:1在检查和核实诊断镜前先清洁和消毒镜片。

2、简短介绍检测仪器的使用。

3、检查和核实以下参数,包括:基弧、后顶点屈光力、镜片直径、光学区直径、周边弧宽度、中心厚度、边缘检查、光学质量、表面质量。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硬镜诊断镜、硬镜护理系统、镜度测度仪、曲率半径测定仪、角膜曲率计。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七)硬性接触镜的配戴评价

具体内容:1、戴镜。

          2、调整裂隙灯,用弥撒照明法进行动态评估。

3、荧光素染色。

4、调整裂隙灯,用滤光式照明法进行静态评估。

5、综合评估。

6、摘镜。

7、沟通和建议。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硬镜诊断镜、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条、硬镜护理系统。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八)散光软镜的轴位评估及摘戴

具体内容:1、戴镜。

2、前提条件。

3、调整至直接焦点照明法。

4、散光轴位评估。

5、记录。

6、沟通。

7、摘镜。

8、沟通和建议。

实施要求:1、考核环境: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接触镜实验室。实验用品为:各种示教用散光软镜、软镜护理系统、裂隙灯显微镜。

2、考核方式: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笔试考试,实验报告和笔试考试成绩分别以百分制计算。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