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14070企业运营管理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1 23:48:03 人看过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运营管理                                         课程代码:1407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在这个多元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要求越来越高。要想谋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运营管理的任务在于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安排物料、设备、人力资源和资金等,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的效益。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运营管理》这可课程在了解生产运营管理原理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组织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生产运营管理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专业基础;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有效的课堂训练使学生知晓生产运营管理对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需要了解制造业企业的基本概况,认识到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指导也企业的基本构成,具有典型制造业企业的运用管理能力;掌握具有运用标准、规范及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了解运营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运营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运营是企业为实现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运营管理不仅意味着企业要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同时意味着企业在市场上应该具有竞争优势。运营系统按输出不同可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运营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营管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现代运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运营管理”的概念;掌握产品(服务)生产转换过程;掌握运营概念的发展过程;了解现代运营管理的新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次重点):

识记:运营管理的概念;

理解:运营概念的发展过程。

(二)运营系统的类型及特点(次重点)     

      识记:制造业运营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理解:服务业运营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三)运营管理的目标(次重点)     

      识记:产出要素管理的内容、资源要素管理的内容。

      理解:环境要素管理

(四)现代运营管理的新趋势(重点)     

      识记: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现代运营管理的新特征。

      理解:现代运营管理理论新发展有哪些。

 

                                第二章   运营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运营战略是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传统企业的运营管理并未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运营管理问题,但是在今天,企业的运营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具体途径。企业经营战略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运营战略属于职能部门战略。典型的运营战略包括基于成本的运营战略、基于质量的运营战略、基于时间竞争的运营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战略的含义;了解运营战略的提出历程;掌握运营的基本战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运营战略的提出(次重点):

1.运营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识记:典型的企业战略层次体系结构。

理解: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职能战略。

2.运营战略的提出和发展(一般)

理解:运营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二)竞争力导向的运营战略(重点)     

理解: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识记:基于成本、质量竞争、时间竞争的运营战略。

应用:如何运用全球化运营战略。

 

第三章   新产品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愈加发达,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设计、开发并推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企业越早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获取的利润就越多。利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竞争对手努力追赶产生的新产品溢价,二是市场先进入者可以抢占很大的市场份额。新产品的分类取决于其创新程度。企业需要有几类产品的组合,以确保在短期与长期中获得平衡。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投入必要资源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他们不仅领先于竞争者,也可以对竞争者的追击作出迅速反应。选择何种产品设计方法也很重要,管理者在选择时应分清各种方法的特征以确保所提供和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新产品开发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意义;了解新产品和服务开发中新产品的分类;掌握制造业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以及产品设计和工艺选择的相关内容;掌握服务业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以及服务设计系统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产品开发概述(次重点):

识记:新产品开发意义、新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新产品开发的绩效评价。

(二)制造业新产品的开发(重点)     

识记:新产品开发过程。

识记:新产品开发的组织模式和新产品设计方法。

(三)服务业新产品的开发(重点)     

识记:服务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区别。

理解:服务型企业现场服务方式选择。

应用:服务设计方法。

 

第四章   运营能力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运营能力从宏观角度讲是指一定期间内生产或服务设施的最大产出率。能力决策的重要性在于能力是产出的上限,并且能力是决定成本的重要因素。能力决策在本质上是战略性的。不同的行业,衡量运营能力的标准不同。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需要理解运营能力规划的重要性;掌握定义和测量能力的方法;掌握有效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制造型企业生产能力计划决策的步骤和方法;了解服务能力计划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运营能力概述(重点)

      识记:运营能力的定义、运营能力的分类、运营能力柔性涵盖的内容。

      理解:运营能力的测量相关知识。

(二)有效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重点)

      识记:有效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设施因素、产品和服务因素、工艺因素等。

(三)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划(次重点)

识记:生产能力计划的概念、生产能力计划决策步骤。

      理解:扩大生产能力的时机与规模。

      应用:生产能力计划决策方法。

(四)服务型企业的服务能力计划(一般):

      识记:服务能力的定义、服务能力的五个要素。

      理解:服务能力的特点。

 

第五章   设施选址与布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设施选址的概述入手,介绍了设施选址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影响因素、一般步骤,并讲述了设施选址决策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设施选址的评价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优缺点比较法和德尔菲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包括加权因素评分法、量本利分析法、重心法和线性规划--运输模型法,接着介绍了启发式方法来解决如服务业中经常遇到的在一个地区内要建立多个服务点的问题。最后对设施布置进行了概述,分别介绍了设施布置的内容、基本原则、影响因素,以及设施布置的类型。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什么是设施选址,认识设施选址的重要性;掌握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步骤;了解几种常见的选址决策评价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施选址概述(重点)

      识记:设施选址的概念、设施选址的重要性、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

      理解:设施选址的一般步骤。

(二)设施选址决策与评价方法(重点)

      识记:设施选址方案的评价原则。

      应用:设施选址决策评价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启发式方法、仿真法。

(三)设施布置概述(次重点)

识记:设施布置的内容。

      理解:影响设施布置的因素。

      应用:设施布置的形式。

(四)设施布置方法(一般):

      理解: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第六章  工作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为了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在运营管理中非常重视工作设计。本章首先介绍了与工作设计相关的定义、原理以及影响因素等,旨在能使工作设计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提高运营系统的工作效率等。第二部分针对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从气候状况、照明条件、噪声状况和安全情况等对劳动者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出发,简单讨论了在进行工作设计时有关工作环境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工作分析与作业测定的有关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工作设计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等的影响;掌握工作分析以及作业测定的方法;简单了解作业组织相关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工作设计概述(重点)

      识记:工作设计的概念、设施选址的重要性、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

      理解:工作设计决策图。

(二)工作环境因素(重点)

      识记:气候状况、照明条件、噪声状况和安全情况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三)工作分析与测定(重点)

识记:工作分析的概念以及工作分析的工作过程。

      理解:动作研究。

      应用:作业测定的方法。

(四)作业组织(一般)

      理解:作业组织的内容。

 

第七章  生产运作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首先主要介绍了企业生产计划体系的构成,分别描述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特点和内容。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预测的概念及预测方法的特征,然后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备货型和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订方法和内容。第四部分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不确定性入喉,阐述了滚动计划法的定义并详细说明了滚动计划法的制作流程,同时列举了使用滚动计划法的优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企业生产计划体系的构成;了解主要的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掌握备货型和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掌握滚动式计划方法;了解服务业中生产运作计划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生产计划体系(次重点)

      识记: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体系、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二)需求预测(次重点)

      理解: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

(三)年度生产计划的制订(重点)

应用:备货型和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

 (四)滚动计划(重点)

识记:滚动计划法的定义、滚动计划法的制作流程。

 (五)服务业中生产运作计划控制和管理(一般)

       理解:服务业生产运作计划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生产作业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首先对生产作业计划做了总体概述,并从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物料清单、MRP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第三部分介绍了怎样进行生产能力的计算,以及如何进行计划和企业产能之间的平衡。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作业调度的内容和要求。第五部分简单介绍了服务业中的生产作业计划。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内容描述,包括其定义、原理和相关计算;掌握计算生产能力和判断生产能力平衡的方法;了解作业调度的内容以及简单作业排序的几种常用规则;了解其他的生产作业控制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产祖业计划概述(次重点)

      识记: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生产作业计划的影响因素、生产作业计划的工作内容。

      应用:生成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二)物料需求计划(重点)

      识记:物料清单的定义及BOM结构。

      理解: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工作原理。

      应用: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

(三)生产能力平衡(重点)

识记: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应用:生产能力平衡的方法。

(四)作业调度(重点)

      识记:作业调度的内容和要求。

      应用:优先调度规则和技术。

(五)服务业生产作业计划(一般)

理解:排队模型。

 

第九章  库存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库存内容、功能、分类、控制决策及影响因素等基本内容;深刻理解安全库存并掌握订货点库存量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

      识记:库存及其基本功能、库存的分类。

      理解:库存控制的任务。

(二)库存控制决策与库存成本(重点)

      识记:库存控制决策的内容、影响库存控制决策的因素。

      理解:库存成本。

(三)库存控制模型(重点)

理解:连续检查控制模型、周期检查控制模型。     

      应用:库存重点控制方法ABC分析法。

(四)库存控制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次重点)

      理解:确定性固定订货量系统。

 

第十章   生产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现代企业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生产成本管理的概念及任务;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并作比较;掌握成本决策相关理论,包括本量利分析;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原则;掌握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成本管理概念(重点)

      识记:成本管理的概念、生产成本管理的任务。

      理解:生产成本管理方法。

(二)成本核算(重点)

      识记:生产费用。

理解: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应用:产品成本计算。

(三)成本决策(重点)

      识记:成本决策的概念。     

      应用:成本决策的方法。

(四)成本控制(次重点)

      识记: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的原则。

      应用:目标成本预测的方法。

 

第十一章  项目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界定了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项目组织如何根据项目目标,计划项目进度,安排项目任务,并提出如何对项目进度进行优化调整。重点讨论了网络计划技术中网络图的绘制,寻找关键路线与网络计划的优化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项目管理的计划方法与灵活运用相关方法的技能;掌握项目综合控制的主要方法与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项目管理概述(重点)

      识记: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

      理解: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项目计划(重点)

      识记:项目计划概述。

理解:网络计划技术。

      应用:项目计划编制。

(三)项目控制管理(重点)

      识记:项目进度控制。     

      应用:项目费用控制。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介绍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然后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现代质量管理是在一定的质量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运用最为广泛的ISO9000体系标准。本章最后一章介绍了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思想、组织架构及其实施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标准;掌握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质量管理概述(重点)

      识记: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理解: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一般)

      识记: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理解:ISO900质量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质量控制(重点)

      识记:质量控制概念。     

      应用:质量控制的七种工具。

(四)六西格玛管理(次重点)

      识记:六西格玛管理的特征。     

      应用:六西格玛的实施。

 

 

第十三章  设备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理解设备的分类、设备购置和几种设备评价的方法;理解设备维修管理的内容和设备磨损的规律,了解设备的合理使用的一些建议;了解设备维修、维护的分类和一些制度状况,掌握几种设备折旧的计算方式;掌握设备的寿命、设备更新的方法和设备更新的决策,理解设备技术改造的概念和一些设备管理的新思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备管理概论(一般)

      识记:设备及设备管理的概念。

      理解:设备综合管理产生的历史时期。

(二)设备的分类购置和评价(次重点)

      识记:设备的购置评价及方法。

(三)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重点)

      识记:设备磨损的规律。     

      应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四)设备的折旧、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

      识记: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应用:设备管理的新趋势。

 

第十四章  业务流程重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掌握流程重组的步骤;了解流程重组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方式;了解现有流程再设计的ESIA法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备管理概论(次重点)

      识记: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及原则。

      理解:业务流程重组的发展趋势。

(二)业务流程重组设计(次重点)

      识记:业务流程重组设计的构成要素。

      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设计方式。

(三)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步骤(重点)

      识记:业务流程重组设计的方法。     

      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

 

第十五章  供应链管理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达到减少废品、压缩时间、灵活反应和降低单位成本等目标并且减少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最大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特征;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了解供应链管理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了解供应链管理下采购与库存控制的特点;了解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了解供应链的未来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次重点)

      识记: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二)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运营特点(重点)

      识记: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订生产计划的特点。

      理解: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库存控制的特点。

(三)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一般)          

      应用:服务、绿色、“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

 

第十六章  精益生产方式 

二、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精益思想的内涵、原则和主要体现;了解实现精益生产方式的系统构成;了解精益服务方式的运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精益生产方式的理念(重点)

      识记:精益思想的五项原则。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记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现代意识对其理论价值和缺陷不足予以分析和评价,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管理学、数学、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管理和运营方面的问题。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运营管理》(第二版) 李新然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8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项目相关的工具和方法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在不同的项目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项目组织结构等等。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2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36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1

运营管理概述

2

2

运营战略

2

3

新产品开发

3

4

运营能力规划

3

5

设施选址与布置

2

6

工作设计

2

7

生产运作计划

3

8

生产作业计划

3

9

库存管理

2

10

生产成本管理

2

11

项目管理

2

12

质量管理

2

13

设备管理

2

14

业务流程重组

2

15

供应链管理

2

16

精益生产方式

2

总计

3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名词解释(命题)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是一切组织最基本的活动。

A.生产      B理财       C营销       D运输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战略的层次有一下几个 

A公司战略                         B职能战略

C运营战略                         D发展战略

(三)名词解释

1.运营管理

(四)简答题

你如何理解运营管理

(五)论述题

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题(略)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