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14181社会行政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2 00:07:24 人看过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行政                                             课程代码:14181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社会行政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试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际业务水平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社会行政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政策实施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提供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社会行政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社会行政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社会行政的运作程序和实施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的行政和管理问题,从而能对社会工作行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要对社会行政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准确的认识,掌握社会行政的一般程序与工作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社会行政相关理论分析的同时,要了解社会政策的实施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实际运行状况,并通过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提升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社会政策概论》等课程为基础,又与《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了解社会行政的发展;理解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了解社会行政的构成要件;理解社会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行政的含义(重点)

识记:行政的概念

      社会行政的概念

      公共行政的概念

      社会管理的概念

理解: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应用:社会行政的领域

(二)社会行政的发展(一般)

理解:推动社会行政发展的因素

(三)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次重点)

      识记:社会政策的含义

            社会福利的含义

      理解:社会行政是社会政策的执行过程

            社会行政是社会福利的传递过程

      应用: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基本关系

(四)社会行政的要件(一般)

识记:社会行政的构成要件

 

第二章  社会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层次社会行政的含义和特点,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指出的行政的任务、社会行政的过程;正确理解社会行政的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行政的层次(次重点)

识记:宏观社会行政的含义

      微观社会行政的含义

理解:宏观社会行政的特征

      微观社会行政的特征

应用:微观社会行政与宏观社会行政的关系

(二)社会行政的内容(一般)

理解:行政管理的任务

      社会行政的过程

      社会行政的职责

(三)社会行政的功能(重点)

应用:社会行政的社会效果

      社会行政的具体功能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世界上不同类型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方式和特点,理解我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次重点)

识记:社会行政体制的含义

      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架

理解:社会行政体制的原则

      社会行政体制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一般)

理解:各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比较

(三)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重点)

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应用:体制改革中的中国社会行政体制

 

第四章  社会服务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特征;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理解中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重点)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含义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社会服务机构的特征

应用:非营利组织的功能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一般)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分类标准

以院舍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

      以服务项目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重点)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机构的经济功能

      社会服务机构的政治功能

      社会服务机构的文化功能

(四)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重点)

理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

应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第五章  社会服务的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制定;掌握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决策,理解社会服务计划的制定程序与文本架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目标与整体规划(次重点)

识记:规划与计划的含义

      社会服务机构目标的含义、层级

      社会服务计划的类型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目标的制定

      社会服务计划的结构

(二)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决策(重点)

识记:决策的含义及作用

      社会服务机构决策的一般程序

理解:决策理论

      社会服务机构决策的类型与方法

(三)社会服务计划的制定(重点)

识记:社会服务计划的程序

      社会服务计划的文本架构

理解:社会服务计划的影响因素

应用: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方法

     

第六章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过程;明确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协调和控制等重要环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一般)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过程

(二)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重点)

识记:领导的含义

      领导的职责

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导发挥作用的条件

      领导模式

应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权威

(三)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沟通与协调(重点)

识记:沟通的定义

      协调的定义

理解:社会行政中的沟通

      社会行政中的协调

(四)社会行政中的控制(重点)

识记:控制的含义与意义

      社会行政中的控制类型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中冲突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应用:社会服务机构中冲突管理与转化的策略

 

第七章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社会服务机构中员工的聘用与培训,理解机构员工的激励、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掌握员工的督导的功能、督导的方法和实施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次重点)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社会服务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应用:志愿者队伍的管理

(二)员工的聘用与培训(一般)

识记:员工聘用的程序

      员工培训的种类

理解:员工培训的意义

(三)员工的激励(次重点)

识记:与社会服务机构有关的激励因素

      绩效与薪酬的含义

理解:绩效考核的方法

应用:薪酬管理的原则

(四)员工的督导(重点)

识记:督导的含义

      督导的功能

      督导的形式与方法

理解:督导的实施与评估

应用:督导的伦理课题

 

第八章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了解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运用原则与运营;掌握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审计原则与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与资金筹集(重点)

识记:社会服务机构的经费来源

理解:服务机构的经费与财务管理的意义

应用:社会服务的资金筹集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管理(一般)

理解:资金运用的原则

      资金的运营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审计(次重点)

识记:审计的概念

      审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  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项目管理的方法、项目监测的内容以及个案管理方面的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项目管理概述(次重点)

识记:项目的含义

社会项目的含义

      项目管理的含义

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应用:项目管理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

(二)项目管理的方法(次重点)

理解:项目的立项与设计

      项目的启动与控制

(三)项目监测(一般)

识记:项目监测的含义、类型

理解:项目监测的意义

      社会项目的监督

应用:服务项目监测的实施

(四)社会服务的个案管理(重点)

识记:个案管理的概念

      个案管理的特性

理解:个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

应用:个案管理与社会行政的关系

 

第十章  社会服务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服务评估的基本含义、类型;理解社会服务评估的意义与作用,掌握社会服务评估的组织过程及模式;掌握社会服务组织的责信、能力及使命评估;了解社会服务方案实施的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评估概述(重点)

识记:“3E”评估理论

     “3D”评估理论

      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理论

      社会服务评估的含义、类型

理解:社会服务评估的意义与作用

(二)社会服务评估的组织过程及模式(次重点)

理解:社会服务评估的组织过程

      社会服务评估的模式

(三)社会服务组织的评估(次重点)

理解:社会服务组织的能力评估

应用:社会服务机构的责信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和战略规划评估

(四)社会服务方案实施的评估(一般)

理解:社会服务方案的输出评估

      社会服务方案的质量评估

应用:社会服务方案的成果评估

 

第十一章  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理论;掌握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基本框架,理解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理解管理主义对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影响,了解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文化建设与社会资本建设。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与能力建设(一般)

识记:组织发展的含义

      能力建设的含义

理解: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意义

      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动力

      能力建设对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意义

(二)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次重点)

应用:以成员为中心的发展方法

      以任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目标管理与成员参与

      工作生活质量

      职业生涯设计 

(三)管理主义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一般)

识记:管理主义的含义

理解:管理主义的兴起及其扩展

      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应用:管理主义及其对社会服务的影响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与社会资本(一般)

识记: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理解:社会资本的含义、功能

应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文化建设

      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资本建设

      社回复机构的外部合作与支持关系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行政的实践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行政的发展概况及其前景;掌握影响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社会行政的历史及其背景(一般)

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及社会福利

      近代中国的社会福利实践及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借鉴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行政(一般)

识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行政的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行政的特点

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福利领域与社会行政

二元社会福利体制的基本特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及社会行政体制(重点)

理解: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建

      社会福利机构改革与社区服务

应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社会行政问题

(四)中国社会行政的发展前景(次重点)

      理解:科学发展观及其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行政的影响

应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行政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是既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社会行政等方面的知识,对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行政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社会行政》(第二版) 王思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3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原则和方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个案管理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服务对象复杂问题的能力等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服务方案,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1

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

4

2

社会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

6

3

社会行政的体制

6

4

社会服务机构

6

5

社会服务的计划

6

6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与运行

8

7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8

8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

6

9

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

6

10

社会服务评估

6

11

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

6

12

中国社会行政的实践与发展

4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35%“应用”为35%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55%,次重点占3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韦伯提出的理想组织形态是(   

A.科层制组织    B.小团体    C.扁平化组织    D.矩阵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冲突的层次包括(    

A. 不适

B. 摩擦

C. 误解

D. 紧张

E. 危机

(三)名词解释

      社会福利

(四)简答题

简述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

(五)论述题

论述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