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含实践) 课程代码:14317 1431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学(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详细介绍国内外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企业融资方案设计、股票与债券的发行承销、资产证券化、公司并购等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与风险管理,阐释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监管政策和业务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投资银行的各项基本业务,领会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掌握证券发行、公司并购、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解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熟悉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政策。
学习本课程要求了解国内外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理解投资银行不同业务的核心操作和风险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结合国内外投资银行业务和资本运作的典型案例,运用投资银行基本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金融学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财务管理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为基础,又对《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投资银行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组织形式和作用功能。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理解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熟悉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组织形式,掌握投资银行的功能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与商业银行的异同及主要业务(重点):
识记:投资银行的定义。
理解: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投资银行的存在形式与组织形式(次重点):
识记:投资银行的存在形式。
理解:投资银行的组织形式。
(三)投资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重点):
应用:论述投资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四)投资银行功能的经济学解释(重点):
应用:从经济学解释角度论述投资银行的功能。
(五)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一般):
识记: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阶段。
理解: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投资银行的角度介绍如何为企业设计融资方案。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企业融资需求分析的关注要点,理解融资需求预测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企业选择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此确定资本结构的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企业融资需求分析(次重点):
识记: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理解:基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分析。
应用:基于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二)融资需求预测(次重点):
识记:融资需求预测的步骤。
理解:企业融资需求的定性预测法。
应用:运用销售百分比法和因素分析法预测企业融资需求。
(三)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1.资本结构的确定(重点):
识记:最优资本结构的含义。
理解: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应用:运用比较资金成本法和比较每股收益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2.股权融资(重点):
识记:企业融资阶段的特点。
理解:CAPM法度量普通股成本。
应用:运用股利折现法计算普通股成本。
3.债务融资(重点):
识记:税盾的含义。
理解:财务杠杆系数的度量。
债务成本的构成。
税后债务成本的度量。
应用: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进行分解。
4.结构融资(一般):
识记:结构融资的含义。
理解:结构融资对企业的作用。
第三章 股份有限公司与首次公开发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条件、程序和方式。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司上市融资的动机,熟悉投资银行在首次公开发行中的主要工作,掌握股票发行定价方法和IPO折价问题,理解借壳上市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股份有限公司(次重点):
识记:公司的类型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
理解: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
(二)公开上市的动机(重点):
理解:公开上市的好处和弊端。
(三)首次公开发行与股票上市(次重点):
识记: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类型。
证券发行执行制度的类型。
理解:投资银行的发行准备工作。
股票发行审核的程序。
(四)股票发行方式(重点):
识记:我国现行的股票发行方式。
理解:回拨机制的含义。
超额配售选择权机制。
(五)股票上市(一般):
识记:股票上市的程序。
理解:主板上市、创业板上市和科创板上市的特点。
(六)股票发行定价(重点):
识记:股票发行价格的类型。
市净率的含义。
理解:我国股票发行的定价方式。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
应用:论述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因素。
运用市盈率定价法和股利贴现模型确定股票发行价格。
论述IPO折价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借壳上市(次重点):
识记:借壳上市的含义。
理解:借壳上市的一般过程。
应用:论述借壳上市与IPO的区别。
第四章 上市公司再融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特点和承销风险。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配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掌握上市公司通过增发、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方式进行再融资的特点,熟悉投资银行再融资承销中存在的风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重点):
识记:公开增发的含义和融资特点。
定向增发的含义和融资特点。
理解:配股的含义和融资特点。
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的区别。
应用:计算配股后的除权价。
论述定向增发的财务战略。
(二)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次重点):
识记:优先股的含义和类型。
理解:发行优先股融资的特点。
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
(三)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重点):
识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可分离公司债券的含义。
理解: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优势。
可分离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区别。
发行可分离公司债券的好处。
应用:论述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条款。
(四)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一般):
识记: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含义。
理解: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融资的特点。
(五)再融资的承销风险(次重点):
理解:配股和公开增发方式下的承销风险。
应用:论述投资银行再融资承销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五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投资银行的债券发行与承销业务。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债券交易市场的现状,熟悉债券的特征和类型,掌握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债券的基本知识(重点):
识记:债券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债券的种类。
债券的付息方式与收益。
(二)国债的发行与承销(重点):
识记:国债的概念和特点。
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的含义。
理解:国债的分类。
国债承销的风险与收益。
国债的交易市场、交易品种、交易价格决定机制和监管体系。
应用:论述国债的发行方式。
(三)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承销(一般):
识记: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与分类。
理解:地方政府债券公开承销的方式。
(四)金融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次重点):
识记:金融债券的含义和发行目的。
理解: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商业银行债券的含义和类型。
(五)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与承销(重点):
识记: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主要条款。
企业债券的分类。
理解: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主要品种。
公司债券的发行模式。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评级。
影响债券定价的因素。
(六)债券交易市场(次重点):
识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点。
理解: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报价方式。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和收益风险。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理解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基本结构,熟悉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掌握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理解: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应用:论述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重点):
识记:按照基础资产分类。
理解:按照现金流支付方式分类。
(三)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分析(重点):
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分析。
应用:论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一般):
识记: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别。
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主要采用的信用增级方法。
第七章 公司并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投资银行的公司并购业务。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司并购的操作程序,理解公司并购的类型和动因,熟悉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掌握杠杆收购、反收购和要约收购等并购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并购的概念和类型(重点):
识记:并购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并购的类型。
(二)公司并购的动因(重点):
识记:公司并购的多元化效应。
公司并购的税负效应。
理解:公司并购的价值低估动因。
公司并购的委托代理关系。
应用:论述公司并购的协同效应。
(三)公司并购的一般操作程序(一般):
识记:并购后的整合。
理解:目标公司的估值方法。
收购的实施。
公司并购的操作程序。
(四)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重点):
识记:现金收购的含义和特点。
资产置换收购的含义。
理解:换股收购的好处和缺点。
证券收购的类型。
(五)杠杆收购(重点):
识记:杠杆收购的概念和结构。
杠杆收购的一般程序。
理解:杠杆收购的价值源泉。
杠杆收购的风险。
(六)反收购策略(重点):
理解:反收购策略的主动性措施。
应用:论述反收购策略的预防性措施。
(七)要约收购(次重点):
识记:要约收购的概念。
理解:要约收购的程序。
私有化的含义。
第八章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和风险管理政策。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熟悉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理解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掌握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投资银行的风险来源(重点):
识记: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含义。
理解:投资银行的业务风险。
(二)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重点):
识记: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架构。
理解: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
风险价值的含义和关键参数。
应用:论述风险价值的特征和补充改进方法。
第九章 投资银行的监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投资银行监管的原则、模式和政策。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了解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熟悉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原因和路径,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重点):
识记: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
理解:投资银行监管的原则。
(二)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次重点):
识记:自律管理模式。
理解:集中监管模式。
混合监管模式。
(三)投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重点):
理解: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原因。
投资银行业务创新的路径。
应用:论述投资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关系。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阐述投资银行主要业务的操作手段,分析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来源和风险管理方法,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投资银行学:理论与案例》(第3版) 马晓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年8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逻辑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命题、投资银行基本业务的大致情况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结合国内外投资银行业务和资本运作的典型案例,运用投资银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5学分(含实践1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90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投资银行概述 | 7 |
2 |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 | 13 |
3 | 股份有限公司与首次公开发行 | 13 |
4 | 上市公司再融资 | 10 |
5 |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 10 |
6 | 资产证券化 | 10 |
7 | 公司并购 | 13 |
8 |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 7 |
9 | 投资银行的监管 | 7 |
总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约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70%,次重点占20%,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有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债券体现的关系是( )。
A.所有权关系 B.控制权关系 C.债权债务关系 D.不可偿还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投资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媒介资金供求 B.推动证券市场发展 C.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D.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E.消除经济危机
(三)填空题
投资银行的发行准备工作主要是完成尽职调查、__________、准备募股文件及报批、提交发行申请等。
(四)简答题
简述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因素。
(五)论述题
论述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
(六)计算题
某公司普通股每股价格为10元,筹资费用率为3%,上年末发放股利每股1元,预计以后每年增长4%,计算普通股融资的成本率。
七、实践考核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实训项目一: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
选择一家上市公司,根据最近两年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数据信息,对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进行分解。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撰写一篇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实训项目二:配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中选择一只已发生配股融资的股票,分析配股前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异同,并通过除权、复权等指标和移动平均线相关准则研判股票价格的走势。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撰写一篇配股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分析报告。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