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眼镜光学技术 课程代码:1451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眼视光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眼镜镜片作为一种医疗器具,与眼球生理学,眼科学,视光学,双眼视觉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该课程以眼镜镜片的基本理论和光学基本原理为出发点,以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内容为主线,并拓展至特殊眼镜片。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初步了解光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眼镜光学中专业术语的意义和定义、掌握眼镜镜片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球面镜片、球柱镜片、环曲面镜片、棱镜和棱镜移心,双光、渐变多焦点镜片和厚透镜理论等。为考生今后在眼视光技术方面的学习深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研究眼镜及其应用的一门课程,与验光、眼镜定配、眼科学、双眼视觉领域相关课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眼镜光学技术作为眼视光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眼镜光学的基本原理。理解眼镜是基本医疗器具,眼镜矫正的不仅仅是屈光不正,而是从人的整体角度提供更加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质量和视觉功能。了解眼镜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眼镜的发展及眼镜光学的意义(一般):
识记:眼镜的发展历史。
眼镜光学技术的地位与学习意义。
眼镜光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光学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光的本质;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单球面成像、共轴球面系统及理想光学系统;光的干涉和光的偏振。熟悉光度学基本概念、色度学基本概念;几何像差;光的散射和眩光;了解光阑;景深和焦深;以及光的衍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光的基础知识(次重点)
识记:光的本质。
光度学基础
理解:色度学基础。
(二)几何光学(重点)
识记: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单球面成像。
几何像差。
理解:共轴球面系统。
光阑。
景深和焦深
应用:高斯公式、牛顿公式的应用。
理想光学系统作图。
理想光学系统计算。
(三)波动光学(次重点)
识记:光的干涉、光的偏振。
理解:光的衍射、光的散射与眩光。
应用:杨氏双缝干涉计算。
马吕斯定律计算。
第三章 球面透镜光学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球面透镜的概念和分类;球面透镜的光学性质以及屈光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球面透镜的形式、联合、转换以及透镜屈光力和处方的规范写法。了解球面透镜的识别和透镜面屈光力的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球面透镜(重点)
识记:球面透镜的概念、分类。
球面透镜屈光力和处方的规范写法。
理解:球面透镜的光学性质。
应用:球面透镜屈光力的计算。
球面透镜的转换与联合。
球镜的识别与中和。
(二)球面透镜的矫正原理(重点)
识记:眼睛的光学结构。
球面透镜矫正眼睛屈光不正。
理解:球面透镜双面的曲率调配
应用:模型眼和简约眼的计算。
镜眼距对矫正视力影响的计算。
(三)矫正眼镜的放大倍率和相对放大倍率(次重点)
识记:眼视网膜上像的大小。
应用:矫正眼镜的放大率的计算。
矫正眼镜的相对放大率。
(四)球面透镜的测量(次重点)
识记:球面透镜屈光力的临床测量法。
理解:球面透镜的识别。
应用:眼镜片的边缘厚度和中心厚度的计算。
第四章 球柱面透镜光学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球柱面透镜的形式及其光学成像特点;散光光束的光路;柱面透镜叠加、正负柱镜形式以及等效球镜的计算;交叉柱镜的构造和光学特点;环曲面透镜的形式及片形转换。了解散光镜片的放大率及视物变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柱面透镜概述(次重点):
识记:柱面透镜的术语、光学性质、记录方法。
应用:柱面透镜的屈光力及轴向标示。
(二)球柱面透镜与环曲面透镜概述(重点):
识记:球柱面透镜的定义与表示形式。
球柱面透镜的光学性质。
理解:Jackson正交交叉柱镜。
应用:球柱面透镜的联合和转换。
环曲面透镜的形式及片形转换。
(三)散光透镜的矫正原理(重点)
识记:散光眼。
散光透镜的成像。
散光眼的矫正。
理解:散光光束中各参数的计算。
应用:散光眼的等效球镜屈光力的计算。
(四)散光镜片的视物变形(次重点)
理解:散光镜片的放大率。
变形率。
改善散光镜片视物变形的几种方法。
第五章 棱镜光学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棱镜屈光力的概念;棱镜的处方书写;棱镜屈光力的合成与分解;透镜的棱镜效应和相关计算。熟悉棱镜的光学偏向作用;眼透镜棱镜所看到物体像的位置;透镜棱镜效果的临床应用。了解旋转棱镜的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棱镜(次重点):
识记:棱镜的基本结构。
棱镜的光学性质。
棱镜屈光力。
棱镜底向标示。
理解:棱镜度的测量。
应用:棱镜的厚度差。
棱镜分解与合成。
旋转棱镜与视近有效棱镜屈光力。
(二)眼镜片的棱镜效果(重点):
识记:Prentice规则。
理解:眼镜片的棱镜效果现象。
应用:球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柱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球柱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第六章 特殊镜片光学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矫正老视的各种镜片性能特点;非球面镜片的性能特点。熟悉镀膜镜片的特点和镀膜原理;太阳镜及其相关镜片的特点。了解矫正特殊视力的各种眼镜片和助视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老视矫正镜片(重点):
识记:老视。
双光镜子片的度量参数。
渐变焦镜片的基本设计。
理解:双光镜视近点的垂直棱镜效应。
双光镜的近附加。
应用:双光镜的像跳。
(二)非球面镜片(次重点)
识记:非球面镜片的特点。
理解:非球面镜片的识别。
(三)镀膜镜片(次重点)
识记:膜层的分类及作用。
应用:减反膜厚度的计算。
(四)太阳镜镜片(次重点)
识记:有色镜片。
变色镜片。
理解:偏振镜片。
(五)其他眼镜片(次重点)
识记:缩径镜片。
薄膜镜片。
等像镜片。
(六)低视力助视器(次重点)
识记:近用助视器。
视野增大助视器。
理解:远用助视器原理。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眼镜光学技术(第2版),朱世忠 余红,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绪论 | 2 |
2 | 光学基础 | 26 |
3 | 球面透镜光学技术 | 28 |
4 | 球柱面透镜光学技术 | 22 |
5 | 棱镜光学技术 | 18 |
6 | 特殊镜片光学技术 | 12 |
总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题、简答题、判断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有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3.00×90的柱镜,当柱镜在垂直方向移动时,视觉像移现象为( ),当柱镜在水平方向移动时,视觉像移现象为( )。
(二)单项选择题
通过柱面透镜看十字光标,当柱面透镜旋转时其像( )。
(A)平动 (B)剪动 (C)不动 (D)放大
(三)多项选择题(略)
(四)解释概念题(略)
(五)简单题(略)
(六)判断题
( )1、散光镜片轴向的屈光力都是零屈光度。
(七)计算题
折射率为1.523,平柱面透镜最大曲率半径为0.2615m,求此透镜轴方向的屈光力及垂轴方向的屈光力?
(八)论述题(略)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