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天津

天津市自考14643运输组织学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2-12 00:44:05 人看过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运输组织学                                           课程代码:1464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 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运输组织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管理学、运输工程学、运筹学、物流信息等多个学科。本课程以民航运输组织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运输组织学进行了系统阐述。

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运输组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流程,民航运输产品特征与生产组织方式;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民航旅客运输的值机、候机楼服务、行李运输不正常航班保障等业务;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载重平衡、常用业务电报以及计算机离港系统等。通过学习,将提高学生在民航运输生产组织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运算、绘图、流程设计、文本编制方面有较高要求,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组织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使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民航运输实际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运输组织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运输组织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理解民航运输产品特征与生产组织方式

2. 了解值机业务概念和技术趋势;熟悉值机业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要求;熟练掌握值机工作的主要业务知识。

3. 掌握候机楼服务业务主要工作内容和服务内容。

4. 熟悉行李运输概念、运费计算、收运和交付;掌握行李不正常运输的处理方法。

5. 掌握在值机异常情况下,不正常航班的保障业务内容。

6. 掌握飞机实际业务载量配算以及飞机载重平衡业务方法。

7. 掌握常用业务电报组成规定,熟悉重要电报的拍发方法。

8. 熟悉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重点掌握离港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指令;掌握使用离港系统完成值机和配载平衡业务。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民航运输生产组织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运输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熟悉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理解民航运输组织概念和产品。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运输组织学概述(一般)

识记:运输组织的概念及内涵,民用航空系统构成和分类。

(二)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次重点)

理解: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的工作内容和生产组织流程

(三)民航运输产品的特点与生产组织方式(次重点)

理解:民航运输产品的特征;民航运输生产组织方式。

 

第二章 值机业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值机业务的重要性,值机部门岗位设置和职责;掌握值机主要工作流程和值机主要业务知识。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值机业务概述(一般)

识记:值机概念和值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二)值机部门的岗位设置与职责(一般)

识记:值机部门岗位设置和值机部门岗位职责。

(三)值机主要工作流程和要求(次重点)

理解:值机业务步骤;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的时间规定;值机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安排座位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四)值机工作主要业务知识(重点)

应用:乘机证件检查、客票查验、旅费证、机上座位分配、登机牌管理、中转旅客业务、高端旅客业务、特殊旅客服务业务和出港航班商务运输业务文件等值机工作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 候机服务业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问询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广播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导乘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登机口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引导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问询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一般)

识记:问询服务的工作职责,包括旅客服务、行李咨询、航班查询和安全提示等内容。

(二)广播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一般)

识记:机场广播服务主要内容。

(三)导乘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次重点)

      理解:机场导乘服务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对重要旅客、病残旅客、无成人陪伴等旅客等重点旅客导乘服务的要点。

(四)登机口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重点)

应用:登机口服务的工作内容,特殊旅客的保障程序和要求;候机楼特殊情况的服务和处理,航班延误下的候机楼服务要点。

(五)引导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次重点)

理解:航站楼引导服务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流程。

 

第四章 行李运输业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行李运输基本规定;掌握行李运费计算方法;识记行李牌及行李标识;领会行李收运、行李运载与装卸行李交付的程序和要求;掌握行李不正常运输的处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行李运输的基本规定(一般)

识记:行李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不得作为行李运输的物品。

(二)行李运费计算(重点)

理解:不同类型旅客可以享受的免费行李额;逾重行李费计算;行李声明价值以及声明价值附加费计算;行李保险。

(三)行李牌及行李标识(次重点)

      识记:行李牌和行李标识;行李标识的管理;易碎行李标签的使用。

(四)行李收运(次重点)

理解:行李收运的基本规定;特殊行李物品的收运。

(五)行李运载与装卸原则(次重点)

应用:行李运载和装卸的一般规定;行李分拣、行李装机、行李监装监卸、行李卸机要求;装机单和行李装卸的关系。

(六)行李交付(次重点)

理解:行李交付时间的规定;行李交付的程序和要求;行李的保管,对无人认领行李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七)行李不正常运输(重点)

      应用:行李不正常运输的情况,包括少收(遗失)行李、多收行李、迟运行李、内物丢失、行李破损、速运行李、破损行李和行李收运后不正常情况的处理

 

第五章 值机异常及不正常航班保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值机异常情况及相关处理程序;掌握不正常航班保障业务。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值机异常情况的处理(次重点)

理解:对晚到旅客、旅客误机、旅客漏乘、旅客错乘、旅客无票登机、登机人数和值机人数不符、登机牌遗失、旅客拒绝登机、关舱门后旅客终止旅行的处置等值机异常情况的处置。

(二)不正常航班保障业务(重点)

应用:在充分理解不正常航班发生的情景下,分析航班延误的原因;深刻理解对航班延误的处理流程,掌握航班补班处理、返航航班处理以及备降航班处理。

 

第六章 实际业务载量配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最大业务载重量计算方法;掌握实际业务载重量的分配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飞机载量相关概念(重点)

识记:最大业务载重量的构成、相关数据的含义,包括起飞重量、落地重量、无油重量、基本重量和修正基本重量、操作重量、起飞油量和业载的概念;飞机最大业载的影响因素和数据

(二)最大业务载重量的计算(重点)

理解:最大业载、过站业载、最大通程业载和实际业载的意义,最大业务载重量计算方法,实际业载和最大业载的关系。

(三)航段业务载重量的分配(次重点)

应用:各航段可用业务载重量的分配:划线法和比较法;有固定配额、临时索让时的最大业载的计算;剩余业载的利用。

(四)航班的配载与结算(一般)

应用:配载步骤和“三相符”原则;配载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规定和要求;多航段航班的始发站的预配;实际业务载重量的配算方法。

 

第七章  载重平衡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飞机结构与平衡;掌握飞机重心计算;掌握飞机配载配平的原理以及手工配平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飞机结构与平衡(一般)

识记:飞机机体结构和飞机俯仰、横侧和方向平衡。

(二)飞机重心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次重点)

理解:标准平均翼弦和平均空气动力弦等飞机重心的表示方法,代数法、站位法和指数法等飞机重心的计算方法。

(三)载重表和平衡图(重点)

应用:飞机配平原理,载重平衡图表填写,典型机型的平衡图绘制。

(四)装机单(次重点)

应用:典型机型的装机单的填写要求以及填写方法。

 

第八章 常用业务电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业务电报的规则;理解常见电报简语及电报格式;掌握航空运输几类重要的业务电报的拍发。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业务电报的组成与规定(次重点)

理解:电报等级、地址、编号和常用符号;电报报头、正文、报尾的构成和要求;电报的常用简语和格式。

(二)常用业务电报(重点)

应用:掌握载重电报、重要旅客电报、特殊服务电报和行李电报发报方法。

 

第九章 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基本情况,掌握离港系统相关工作流程及航班操作指令,学会使用离港系统开展配载平衡业务。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计算机离港系统简介及基本指令(一般)

识记: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的功能、作用、工作流程及基本指令。

(二)值机控制操作(次重点)

理解:使用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建立航班、准备航班、控制航班、办理值机以及航班关闭业务。

(三)航班配载平衡操作(重点)

应用:使用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办理航班配载平衡业务。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现代意识对其理论价值和缺陷不足予以分析和评价,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用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第二版) 赵晓硕 韩奋畴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911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5. 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韩明亮、赵桂红编《民航运输生产组织》(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 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 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时间

1

民航运输生产组织概述

2

2

值机业务

4

3

候机服务业务

4

4

行李运输业务

10

5

值机异常及不正常航班保障

8

6

实际业务载量配算

16

7

载重平衡工作

24

8

常用业务电报

16

9

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

24


合计

108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 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 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有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选题:

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与飞机的实际落地重量的中正确说法是(    )。

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大于飞机的实际落地重量

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小于飞机的实际落地重量

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等于飞机的实际落地重量

飞机的实际起飞重量与飞机的实际落地重量不定

(二)多选题(略)

(三)简答题(略)

(四)名词解释:

座位变更

(五)计算题:

200158日,B-2532号飞机(B737-300)执行CA1201航班(PEK--SIA)。机组 4/5,起飞油量 11500公斤,航段耗油量 6000公斤,飞机的基本重量为 32598 (4/4)公斤,指数为 34。旅客:F01/Y88.2.1;行李1200公斤;邮件 120公斤;货物 1100公斤。FLAPS 15度。填制本航班的载重表和平衡图。

(六)论述题(略)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