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湖北

湖北自考00482人生哲学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3-19 12:03:35 人看过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人生哲学                课程代码:00482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人生哲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掌握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自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设置的。

开设《人生哲学》课程,通过对人的生命原欲、人的本性以及自由的介绍,帮助应考者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对爱情、德性以及审美的介绍,引导广大考生有效地实现自我;通过对如何对待命运、人生如何走向成熟以及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的介绍,引导广大考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人生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哲学》、《伦理学》等均有紧密的联系:人生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好哲学能增加考生的哲学理论功底和哲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伦理学》更能使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人生哲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智慧,更好地指导考生的学习和生活。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解全书的体系结构,以及学习人生哲学的终极目的,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哲学与人生

第二节 哲学及人生哲学

第三节 哲学家之“见”与“蔽”

第四节 人生哲学之派别

考核知识点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二)人生的逻辑过程。

(三)自我智慧的表现。

 

第二章      浪漫派——道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道家的理性内涵及其与自我人生的关系,了解中国传统道家人生哲学在对待自我原欲上的德性主义传统的现代启迪意义,从而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自我的生命原欲。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所谓道德之意义

第二节 何为幸福

第三节 人为之害

第四节 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

第五节 个人之修养

第六节 纯粹经验之世界

第七节 万物一体

第八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道德的内涵与构成。

(二)对待信服的正确态度。

(三)对待生命原欲的德性规范。

 

第三章     理想派——柏拉图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柏拉图与其时代之问题,了解理智的世界与感觉的世界,从而正确认识人性。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柏拉图与其时代之问题

第二节 柏拉图对于此问题之解决

第三节 宿慧说与概念说

第四节 理智的世界与感觉的世界

第五节 灵魂与肉体

第六节 爱与哲学

第七节 灵魂之转变

第八节 概念说之困难

第九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宿慧说与概念说的关系。

(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三)柏拉图的人生观

 

 第四章     虚无派——叔本华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自由与必然、自由与责任、自由与义务的关系,以及自由实现的心灵历程,从而更好地认识自由,实现人生的自由。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叔本华哲学之来源

第二节 何为柏拉图的概念

第三节 概念与个体之关系

第四节 超越的知识

第五节 爱之事业

第六节 永久的公道

第七节 “无”

第八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二)自由与责任、义务的关系。

(三)自由实现的心灵历程。

2.简单应用:(1)如何从消极自由走向积极自由;(2)如何在冲突中进行自由选择。

 

第五章     快乐派——杨朱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快乐派——杨朱对自我生命的探索,了解其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杨朱与道家之关系

第二节 杨朱之人生观

第三节 杨朱之人生术

第四节 不顾社会制裁

第五节 不顾任何结果

第六节 救世之法

第七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杨朱之人生观。

(二)杨朱与道家之关系。

(三)何为救世之法。

 

 

第六章     功利派——墨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快乐派——杨朱对自我生命的探索,了解其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其兼爱思想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普通原理

第二节 客观的标准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方法

第四节 何为人民之大利

第五节 兼爱

第六节 宗教的制裁

第七节 政治的制裁

第八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实用主义的方法。

(二)何为兼爱

(三)何为人民之大利。

 

第七章     进步派——笛卡儿、培根、费希特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进步派——笛卡儿、培根、费希特人生追求的主要表现和方式,了解他们的基本思想探索其人生哲学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进步主义之要素

第二节 进步主义与耶教之关系

第三节 笛卡儿注重知识之动机

第四节 笛卡儿求知识之方法

第五节 笛卡儿对于将来之希望

第六节 培根注重权力之动机

第七节 培根求知识之方法

第八节 培根对于将来之希望

第九节 费希特所主张之道德进步

第十节 费希特对于自我之肯定

第十一节 费希特之求助于信仰

第十二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笛卡儿注重知识之动机。

(二)培根注重权力之动机。

(三)费希特所主张之道德进步。

 

第八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儒家的人生哲学,其礼乐思想的起源及作用,国家与宇宙的关系,何为幸福,探索儒家所倡导的人生哲学。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道之观念

第二节 实用艺术之起源

第三节 礼乐

第四节 国家之起源

第五节 宇宙之演化

第六节 活动之好

第七节 忠恕与正名

第八节 合理的幸福

第九节 合外内之道

第十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何为道

(二)何为礼乐

(三)何为幸福

 

第九章     亚力士多德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探索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不同之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观,其对爱、对快乐、幸福的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亚力士多德与柏拉图之异点

第二节 概念在亚力士多德哲学中之地位

第三节 爱与终因

第四节 所谓上帝

第五节 灵魂与肉体

第六节 不好之起源

第七节 艺术之目的

第八节 国家之起源

第九节 道德与中

第十节 快乐与活动

第十一节 思考的生活

第十二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亚力士多德与柏拉图之异点。

(二)如何思考的生活。

(三)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第十章     新儒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生的智慧在于追求成功并超越成功,了解爱与恶的辩证关系,从而能够正确地面对爱与恶,走向生命的不朽之境。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万物一体

第二节 致良知

第三节 对于“二氏”之批评

第四节 爱之中道

第五节 恶之起源

第六节 动静合一

第七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的智慧。

(二)面对的智慧。

(三)何为万物一体。

第十一章     黑格尔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黑格尔的人生哲学智慧,以及黑格尔对于康德及费希特之批评“在自”、“为自”与“为他”三者的概念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黑格尔对于康德及费希特之批评

第二节 “在自”、“为自”与“为他”

第三节 对于“创世”之解释

第四节 对于“堕落”之解释

第五节 伪与恶

第六节 文化之目的

第七节 绝对的知识

第八节 余论

  考核知识点

(一)何为“创世”。

(二)何为“堕落”。

(三)黑格尔的人生哲学观。

第十二章     一个新人生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实用主义的观点与新实在论的观点,了解天道与人道,探索宇宙之道,给予人生启迪。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实用主义的观点与新实在论的观点

第二节 宇宙及人在其中之地位

第三节 人生之真相及人生之目的

第四节 欲与好

第五节 天道与人道

第六节 中和及通

第七节 人性与道德制度及风俗习惯

第一节 文学美术

第二节 宗教及宗教经验

第三节 意志自由问题

第四节 幸偶

第五节 人生术

第六节 死及不死

  考核知识点

(一)何为“宇宙”

(二)天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

(三)何为意志自由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制定的。目的在于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的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自学考试大纲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和发挥。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面一般也应有;教材里面有的内容,大纲里不一定体现。若教材中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以大纲为准。

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指定教材:《人生哲学》,冯友兰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6年版。

2.参考读物:《人生哲学导论》,宋希仁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关于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原著阅读法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方法,考生应根据实际可能,适当阅读原文。♣本课程学分数为7分。

关于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是考核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内容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照四个认知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这四个层次分别是: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观点、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主要政治活动,掌握有关概念、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理论或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微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要适当联系实际,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试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而考试内容则是全面的,分布到各章。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对教材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把重点辅导与兼顾一般相结合。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本课程共7学分,建议总课时126学时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领会占40%,应用占3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5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并略有复查时间为度。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选题 (在被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献身是 (    )

A为自己      B 为家庭       C 为爱情        D为社会

2.以下选项中不是成熟自我的心灵依据的是()

A知      B情       C 意        D

二、多选题 (在被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生的逻辑历程包括(     )

A认识自我  B实现自我  C超越自我  D评价自我 E成就自我

2.以下哪些不属于自我智慧的表现(     )

A自卑   B自尊   C自强   D自省   E自信   

三、名词解释题

1. 慎独

2. 自我

四、辨析题

1. 人性是自私的

2. 善良是软弱的表现

五、简答题

1. 简述自然山水带给人的审美追求。

2. 简述意志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六、论述题

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战胜无聊感,在孤独中走向成熟。

2. 如何看待:“在人生的追求中,人类永远面临两个悲剧:不成功和成功”。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