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湖北

湖北自考02056仪器分析(一)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3-19 12:31:17 人看过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一)             课程代码:0205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仪器分析》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内容分别介绍常用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应用仪器进行分析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利用现代分析仪器手段,获得食品成分的组成和结构信息,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食品安全中的有害物质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实验必备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各自的特点。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无机、有机、物化、分析化学等四大化学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将化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检测理论结合,完成对食品中成分的分析检测。本课程作为一种手段为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分析数据。

 

第二部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仪器分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仪器分析方法的概念、分类

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的概念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的概念

应用: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第2章  光谱分析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光谱的划分和特征,了解光谱仪的构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电磁波谱的规律与特征物质吸收和散射光的形式

理解: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电磁波谱区的划分原子与分子能级及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

应用:光谱仪的分类和其基本构成以及检测方法。

 

第3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理解:紫外光谱法的定性与定量运用分子外层电子的运动规律。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和特点定性分析应用(化合物纯度鉴定、未知物定性鉴定、分子结构推断)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工作曲线法、标准对比法、标准加入法)

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掌握原子吸收的干扰类型和消除方法以及原子吸收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和原子吸收测量的原理。

理解: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原子吸收与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原子吸收的测量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其原子吸收定量分析

第5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红外光谱仪器部件,掌握红外吸收的原理和谱图解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基团结构在红外光谱图中的特征表现及有机化合物红外谱图的解析。

理解:红外光谱产生的原理与条件

应用:红外吸收的基团频率区和指纹谱图解析步骤

 

 

第6章  色谱分析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色谱分析的发展历史、定义与分类,掌握色谱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色谱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

理解: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色谱学基础理论 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应用:速率理论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7章  气相色谱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气相色谱仪的部件以及填充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了解气相色谱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气相色谱各种检测器的适用范围;气相色谱中各种固定相的应用及气相色谱各种检测器的适用范围。

理解:色谱柱的制备液体固定相和固定液选择原则

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8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固定相和流动相,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重点)

识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各种分离类型,高效液相色谱株的种类和选取原则以及流动相选取原则

理解: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及类型的选择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着“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

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并把握上述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二、指定教材

陈浩.仪器分析.第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应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使阅读教材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把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3、自学过程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做到有归纳、有总结、有理解。自学过程中除了勤于思考外,还要勤于提问,勤于请教,勿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要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

2、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体会与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注意指导考生加强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加强考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4、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

5、辅导时协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层次,不可将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直接挂钩。

6、辅导时应突出重点,对学生要启发引导,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

7、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刻苦学习,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勤于提问。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学时108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

4

第二章

光谱分析导论

12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2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12

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12

第六章

色谱分析导论

12

第七章

气相色谱法

20

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24

合计


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核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实出重点,试题内容不超纲。

2、试卷中试题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理解占35%、应用占45%。

3、反映不同难易度的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25%、一般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应用计算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问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填空题

带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线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

)名词解释

离子选择电极

)简答题

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应用计算题

分析某种试样时,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21=1.11, 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1mm,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完全分离?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