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美学 课程代码:0533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升本)的必修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服装美的本质,理解服饰美的价值体现与意义,体味审美的意境,将穿着作为艺术,有助于创造与众不同的服饰美感。使同学们树立服饰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课程包括服装质料的美学价值、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服装穿着的美学原理、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以及服装研究的美学意义六大部分。本课程特点是,将美学原理与服装设计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美的本质问题,并理解服饰美的价值体现及意义,体味服饰审美的意境,将穿着作为一门艺术,有助于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服饰美感。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服装美学是对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穿着等美学问题的思考。它是从服饰文化学的高度谈美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方面。会同中西服装史、中西工艺美术史、同时还有民俗学、服饰心理学等课程为学生打下审美的基础,为《服装设计》、《服装造型及创意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服装质料的美学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于服装质料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质料的质地和特征,以及在设计中如何运用各种质料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的质料(次重点)
识记:服装质料的四部分及它们的质地和特征
理解:不同质料在服装中的应用情况
应用: 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各种质料
(二)服装的质料的美学价值(重点)
第二章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服装设计的本质问题,识记服装设计的宗旨,以及服装设计的形态美的法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设计宗旨(重点)
识记:什么是设计,服装设计的宗旨
理解:服装设计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服装设计的形态美法则(重点)
识记:造型、色彩、肌理、纹饰、综合形象
应用:如何通过设计实现服装的形态美
(三)服装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及制作过程(次重点)
识记:服装设计的适用价值如何体现、服装设计的一般过程
理解:服装设计者应该具有的素质
第三章 服装穿着的美学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识记有助于塑造完美形象的手段以及服装艺术组合,理解穿着对服装的选择和配套艺术,掌握进行塑造自我形象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的最佳选择(重点)
识记:有助于塑造完美形象的手段
理解:影响服装选择的因素
(二)服装的组合艺术(重点)
识记:服装组合的原则艺术
(三)自我形象的塑造(次重点)
识记:自我形象塑造的特点
理解:自我形象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借助服装去体现
(四)服装与普通着装者(一般)
识记:普通着装者的服装受哪些因素影响
理解:如何解决
(五)服装与特殊着装者(一般)
识记:特殊着装者的服装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解决
第四章 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深刻领会服装创造风格的美学研究,侧重对服装创作和审美情感的进一步探究。包括探究服饰形象的生活来源、艺术依据、美学效果等,引导服装设计创造性思维。
(一)服饰形象的生活来源、艺术依据、艺术效果(重点)
识记:服饰形象的生活来源有哪些,具有何种特点
了解各种艺术风格的特点
了解服饰形象的艺术效果从哪些方面体现
理解:各种艺术形式对服装的影响及其特点
应用: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引导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 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深刻领会各种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及其表现特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将美学思想运用于服装设计中。
(一)天国意境、乡野意境、都会意境、殿堂意境(重点)
识记: 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
理解: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及其特点
应用:如何运用美学意境的方法
第六章 服装研究的美学意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人类服饰文化的特征及服装文化圈的划分,不同的服装文化圈具有的服装特征,掌握服装美学教育方法,理解服装美学的教育意义以及正确进行服装审美批评的重要性。
(一)服装作为审美对象: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重点)
识记:服装美的含义
人类服饰文化的特征及服装文化圈的划分
不同的服装文化圈具有的服装特征
理解:服饰美学的哲学意义
(二)服装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必然结合与社会需求(重点)
识记: 服装美学教育的方法
理解:服装美学教育的意义
(三)服装审美批评的现实性和重要性(重点)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教材
指定教材:《服装美学》,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人类服饰文化学》,华梅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审美社会学》,黄集伟著,人民出版社,1991
《中国服装史》,(最新修订本),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西方服装史》,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二)、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 内 容 | 学 时 |
第一章 | 服装质料的美学价值 | 10 |
第二章 |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 18 |
第三章 | 服装穿着的美学原理 | 27 |
第四章 | 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 | 18 |
第五章 | 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 | 20 |
第六章 | 服装研究的美学意义 | 15 |
合 计 | 108 |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5%、“理解”为25%、“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五)、试题举例
一、单选题
1、下列服装设计哪一点是运用点的形式美法则( )
A军服肩章的穗 B围巾 C衣裙的飘带 D纽扣
二、多选题
1、服装的审美意识存在于( ),他们对于服装美的审美需求与感受,不排除有直觉的,即艺术创作中所称的本能冲动。
A创作 B制作人 C穿着 D观赏者 E普通人
三、填空题
1、服装文化圈的划分是基于每个服装文化圈中存在着相同的 、 、 和 。
2、审美个性源于个人做出的
四、简答题
1、简述服装艺术的殿堂意境的构成主要源于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结合本学期所学课程,谈谈你对服装美学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