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3年10月制定
|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落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要求,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标准体系建设,在培养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法学大类,专业类别为社会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5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1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社会工作(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和社区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事务管理、社区事务管理、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伦理,系统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基本技能,具备服务社会及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 1.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具有公共情怀、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 3.系统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能够运用相关技能开展介入行动; 4.具有政策分析及社会管理的综合素质,具备弱势人群服务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 5.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前沿,理解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6.熟悉国家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业、学校、医院、社会组织和社区等的实际工作需求; 8.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30302
五、主要课程说明 1.社区社会工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区工作概述,西方国家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社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矫正,社区组织,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区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等专门知识与技巧,了解社区工作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实践场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运用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去分析解决社区问题,开展社会服务、提升社区发展治理的能力。 2.中国福利思想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凯恩斯主义与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当代政治哲学的社会正义理论与社会福利思想,新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女性主义福利思想,迈向现代社会的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及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流派等知识与方法,了解现代社会各种福利思潮和各国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背后所涉及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反思现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及其问题,认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后所隐含的福利价值观取向,提升我们从事社会工作的自觉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分析各种社会福利思想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并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民众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能力。 3.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历史溯源、哲学、价值与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议题,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抉择,家庭社会工作伦理,医务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公共救助伦理,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企业社会工作伦理,灾难社会工作伦理,社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研究伦理及伦理的教育议题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知识构建,以及社会工作实务场景中运用的有关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实际社会工作领域探讨伦理议题,识别符合专业实践要求的价值伦理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进而提高社会工作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能力。 4.社会行政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社会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社会行政的体制,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的计划,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与运行,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社会服务评估,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中国社会行政的实践与发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社会工作机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社会行政的基本内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知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 5.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会研究概述,社会调查的选题,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社会调查的抽样,社会现象的测量,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的基础概念,研究问题提炼、抽样、测量、资料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呈现以及社会工作研究成果撰写的操作技术等社会工作研究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经典研究案例以及不同研究方法背后的理论和逻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独立开展初步的社会工作专业评估与研究的能力。 6.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的内涵、原则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理论,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理念、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在不同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开展专业服务所需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介入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理论方法开展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 7.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治疗关系的建立,会谈技术,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森田疗法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及方法的选择和思考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和临床的实际操作方法,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经典理论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理以及通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初步运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础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能力。 8.家庭社会工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征,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开始与预估,目标设定与介入,结案与评估,夫妻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特殊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了解家庭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治疗性工作、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等的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 9.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儿童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儿童与青少年观,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儿童青少年问题,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治疗性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有关儿童与青少年的相关政策(节选),少年儿童与青年组织介绍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知识与方法,了解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实务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运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开展儿童青少年倡导性工作、发展性工作和治疗性工作等社会工作的实务能力。 10.老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老年人的群体特征,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及权益保障,人口老龄化及用社会工作视角看待老年人,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及应用,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在实务领域的运用,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在老年人服务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如何在社区和机构中开展专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开展老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化的能力。 1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2.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6)、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1)。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无。 |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