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网络与新媒体(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3年10月制定
|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制度优势,培养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公共关系等跨学科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层次。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总体要求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水平要求一致。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3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10门,共计46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3门,不得少于24学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和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论文答辩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且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将获得由主考学校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新媒体、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系统的新媒体知识与技能,熟悉国家新媒体传播领域相关政策法规,能够在各类传媒机构从事媒介策划、信息采编、内容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新媒体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获得新媒体传播与运营实践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新媒体创意、传播与运营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新媒体、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媒体传播活动的实践能力; 3.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熟练掌握对文字、图形、色彩、声音等传播符号的操控技术,具有在创新型思维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媒介架构传播信息的技能、技巧; 4.具备运用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整体性、综合性把握现代传媒运营的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的创意与策划能力; 5.熟悉国家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准则; 6.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50306T
五、主要课程说明 1.手机媒体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手机新媒体的发展过程、手机新媒体基本理论、手机新媒体传播和经营。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对手机媒体的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2.舆论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舆论的本质和特征、舆论产生形成的过程、舆论的种类与功能、造成舆论的手段、民意测验的方法、驾驭舆论的技巧与技能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方法和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 3.网络传播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网络传播有关的法律规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熟悉国家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4.音视频制作与编辑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音视频发展过程、实质和特点,音视频制作编辑软件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制作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音视频制作与编辑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同时引导考生自觉地、创造性地把制作与编辑技术所提供的视觉表现手段应用到作品中。 5.动画编辑与设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动画设计创意的思维和方法,原画设计、场景设计、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基本的动画软件使用方法和特效的基本制作方法。使考生拥有动画设计能力和制作编辑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6.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7.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00909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2),14814媒介素养(实践)(5),14268数字影视合成(实践)(6),14266数字摄影(实践)(6),06389动画编辑与设计(实践)(2),14354网站设计与建设(实践)(5)。 2.凡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的课程为一门课程,考生必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3.撰写完成与专业相关的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无。 |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