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3年10月制定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系统掌握机械电子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系统集成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总体要求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水平要求基本一致。 本专业考试课程13门,总学分为72学分。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和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论文答辩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授予标准的,按照主考学校有关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秉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机械、电子及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系统集成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力学、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机电控制理论、现代设计制造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设计、工程计算、试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具有常用机电设备和检测仪器的操作能力; 3.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了解机电一体化装备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能够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发展需求; 4.具有初步的机电设备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能够顺利完成机电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5.了解国家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80204
五、主要课程说明 1.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其中,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同时也研究力的一般性质和力系的简化方法等。运动学部分是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度、加速度等),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动力学部分侧重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变化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理论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一系列课程的重要基础。 2.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构和机械零部件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使其在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方面得到基本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力学原理、机构的结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特点和原理、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该课程将介绍机电一体化所必需的一些技术,包括机械设计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等。以机电一体化典型应用为切入,让学生能通过讲授,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现举一反三地去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目的。 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主要内容将微型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微机接口技术整合在一起,以Intel80x86系列微处理器为背景,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概述、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的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中断技术、I/O接口技术、D/A与A/D转换器接口、微机总线和人机交互接口。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软件语言和技术方面的能力。 5.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 该课程将介绍数控技术基础、CNC装置、检测装置、加工工艺分析、数控机床编程基础、编程技术等方面的原理、实例及应用。 6.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工程是用研究产品全寿命过程中故障的发生、发展规律,达到预防故障、消灭故障、提高产品效能的一门学科。它融会了数学、物理、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各类工程实际问题的必要方法。 7.人机工程学(二) 本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在复杂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工程中必须考虑的人因工程基本知识,侧重基于人的特点、能力和局限。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学研究和应用的范围,掌握提高和改善包括人在内的社会技术系统效率的技能,解决人、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达到人在工作中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 8.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9.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1学分、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实践)1学分、计算机软件基础(实践)1学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1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学分、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1学分、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2学分。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
工作时间 09:00-23:00